摘要:9月26日下午,“健康陕西基层行·百场科普惠三秦”全国科普月系列公益活动——“护苗行动”青少年涉毒麻精药品宣教活动在西安医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药学创新服务与药师赋能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人民医院联合主办,西安医学院承办,是学会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9月26日下午,“健康陕西基层行·百场科普惠三秦”全国科普月系列公益活动——“护苗行动”青少年涉毒麻精药品宣教活动在西安医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药学创新服务与药师赋能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人民医院联合主办,西安医学院承办,是学会推动医学科普走进校园、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实践。
活动通过“医警联合+AI数字人+智能客服+禁毒志愿者”四维融合的创新宣教模式,结合专家宣讲、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科技平台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青少年对麻精药品的认知与防范意识,打造了一场集科普性、互动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禁毒宣教盛宴。
多方联动 共筑青少年禁毒防线
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杨胜军,团省委青社部部长吴闯,西安医学院副校长李雪萍,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俊超,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警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药学创新服务与药师赋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张鹏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多方力量汇聚一堂,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次活动由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张羽扬主持。
陕西省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张羽扬
团省委青社部吴闯部长
西安医学院副校长李雪萍
权威专家倾情宣讲,禁毒知识入脑入心
宣讲环节中,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门诊组长闫蓉以《涉毒麻精药品概述》为题,系统梳理了麻精药品的种类、滥用危害及法律边界;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禁毒办杜警官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青少年涉毒行为的诱因与后果,强化法制教育。
活动创新引入“AI数字人讲师”,通过虚拟克隆技术生动讲解药品分类与防毒知识,实现科普资源的低成本、高效率持续输出。依托陕西省人民医院开发的“麻精药品合理使用智能咨询平台”,整合509种列管药品数据及法规,支持24小时AI答疑,成为学生触手可及的“禁毒知识库”。
互动体验寓教于乐 禁毒意识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设置“禁毒科普集市”,涵盖三大主题区:“了解敌人”药品模型观摩区:通过实物模型辨识伪装成“糖果”“贴纸”等涉毒物品;“认识敌人”禁毒知识擂台:结合答题闯关增强知识吸收与应用能力;“打击敌人”非遗手作体验区:学生制作禁毒主题漆扇,在传统文化中深化禁毒文化认同。
现场还开展有奖问答、非遗剪纸、禁毒文创制作等互动环节,学生踊跃参与,在实践中学知识、强意识。活动尾声,学生高举自制的禁毒漆扇,齐呼“AI志愿·药健康!”口号,展现新时代青年拒绝毒品的坚定决心。
学生反响热烈 护苗行动成效显著
“以前觉得毒品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有些药品滥用也会成瘾。”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慨道。本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覆盖学生500余人,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对麻精药品的警惕性与自我保护能力。
立足科普月 推动青少年健康教育常态化
本次“护苗行动”是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全国科普月”系列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将以“全国科普月”为抓手,持续推进青少年健康宣教工作常态化、系统化,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防护网络,打造“内容精、形式新、影响广”的科普品牌,为“健康陕西”“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学会力量。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