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帝(朱棣)身世之谜,为什么封支提山为“天下第一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21:31 1

摘要:明朝初年,应天府(南京)城里,宰相白文弼的府邸,原本是满门清贵。白宰相的妻子白夫人,长得那叫一个端庄秀丽,是出了名的美人儿。谁也没想到,这份美貌竟成了祸根。

明朝初年,应天府(南京)城里,宰相白文弼的府邸,原本是满门清贵。白宰相的妻子白夫人,长得那叫一个端庄秀丽,是出了名的美人儿。谁也没想到,这份美貌竟成了祸根。

宁德支提山

有一回,太祖皇帝朱元璋驾临白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一眼就看中了白夫人,心里痒痒的。没过多久,一道旨意下来,硬生生地把白夫人召进了宫,封了个贵人。白宰相心如刀割,可那是皇帝啊,他能怎么办?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被夺走。

朱元璋像

更揪心的是,白夫人被召进宫时,肚子里已经有了白文弼的骨肉,刚刚怀上两个月。这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可是滔天的祸事!白夫人进宫后,日夜悬心,生怕露馅。她天天跪在佛像前,特别是那尊送子观音像前,诚心祈祷,哭得眼睛都肿了,求菩萨保佑这孩子平安,保住这个天大的秘密。

观音菩萨

也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一天夜里,观音菩萨在梦里显灵了,对白夫人说:“莫慌,你怀的是真龙,是未来的天子。我帮你一把,让这孩子在你肚子里多待两个月。怀足十二个月再生,就能瞒过当今皇帝了。”白夫人醒来,又惊又怕又有些盼头。

果然,白夫人这一胎,足足怀了十二个月!孩子生下来了,是个大胖小子,哭声洪亮。朱元璋老来得子(虽然不是他的),高兴得不得了,这就是后来的四皇子朱棣。这孩子生得结实,又赶上是四月所生,农历四月为蛇月,蛇为小龙。是真龙之子,宫里宫外都说这是大吉之兆,是真龙天子的命数。朱元璋对这孩子格外疼爱。

朱棣像

再说宫外的白文弼。妻子被夺,骨肉分离,这口气堵在心口,像压了块大石头。他恨朱元璋霸道无情,可那是皇帝,手握天下生杀大权,他一个臣子,满腹冤屈又能向谁申诉?看着皇宫的方向,想着里面受苦的妻子和不知情的亲生骨肉,白宰相的心彻底凉透了。什么高官厚禄,什么锦绣前程,在他眼里都成了浮云粪土。

没过几个月,心力交瘁的白文弼递上了辞官的折子。朱元璋大概也觉得有点理亏,加上白文弼态度坚决,也就准了。白宰相散尽了偌大的家财,遣散了仆从,只带着一个最贴心的老仆,离开了繁华的京城(南京)。他没有回乡,而是一路向南,像是在逃离这个伤心地。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也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月,穿州过府,最后来到了福建东北部层峦叠嶂的深处——宁德霍童地界。

霍童溪

这里真像世外桃源啊!霍童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如黛,云雾缭绕。山里的百姓淳朴善良,待人和气。远离了京城的尔虞我诈、宫廷的波谲云诡,这里的宁静山水,像一剂良药,慢慢抚慰着白文弼破碎的心。他在霍童溪畔驻足良久,望着远处云雾缭绕、梵音隐约的支提山(霍童山的一部分,古称支提),仿佛听到了解脱的召唤。他遣走了最后的老仆,让他回乡安度晚年,自己则毅然踏上了进山的路,最终在支提山的一座古寺落发出家,遁入空门,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只求忘却尘缘,也盼望着远方的妻儿能平安。

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朱元璋驾崩了,皇位几经波折,最终落到了燕王朱棣头上。朱棣起兵“靖难”,夺了侄子建文帝的江山,成了大明朝的永乐皇帝。他的亲生母亲白夫人(此时在宫中的封号已很高),终于熬成了太后。看着儿子坐稳了龙椅,成了真正的天下之主,白太后觉得是时候说出那个压在心底几十年的秘密了。

霍童溪

她把朱棣叫到身边,屏退左右,泪水止不住地流,说出了那个惊天身世:“儿啊,你的亲生父亲,不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啊!你是当年宰相白文弼的骨血!当年太祖强占我入宫时,你已在我腹中两个月!是菩萨显灵,让你在我腹中多待了两个月,才瞒过世人……你生父他……他心灰意冷,辞官远走,听说去了闽东深山,怕是早已……早已……” 白太后泣不成声。

朱棣听完,整个人都懵了,如遭雷击。几十年的认知瞬间崩塌。原来自己血脉里流淌的,不是朱元璋那杀伐果断的血液,而是那位被父皇逼得遁入空门的白宰相!震惊、愧疚、对生父命运的牵挂,种种复杂情绪猛地涌上心头。他想起偶然间听到的关于自己身世的种种传言,原来并非空穴来风!更想起母亲这些年眉宇间深藏的忧郁,原来如此!

从那天起,“寻找生父白文弼”就成了朱棣心里一件极其隐秘又极其重要的大事。他不敢也不能大张旗鼓,只能派出最亲信、最得力的心腹密探,装扮成商人、僧侣、游方道士,一次次地秘密南下,目的地只有一个:福建宁德霍童山一带!尤其是支提山附近的寺庙道观。

根据民间传说,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永乐年号共22年),竟有六次派出这样的秘密使者深入闽东山区!“寻父”成了他后半生一个深深的执念。密探们在霍童溪畔、支提山间细细查访,寻找任何关于几十年前一位气度不凡、怀着满心悲愤在此出家的北方官员的蛛丝马迹。

有的故事讲得更细:说密使们最终在支提山一座僻静的禅院里,找到了一位须发皆白、沉默寡言的老和尚。这老和尚眼神深邃,像是看透了世间万事沧桑。当密使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提起当年的往事,提起京城,提起白夫人的名字时,老和尚枯井般的眼神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但随即又归于沉寂。他闭目良久,手中佛珠捻动,最终只是深深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叹尽了人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和无可奈何。他摇了摇头,只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众生皆苦,万般皆空。前尘往事,如烟如雾,施主,何必执着?回去吧。” 便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

密使们不敢强求,只能将所见所闻,老和尚的神态话语,一字不漏地飞马报回京城深宫。朱棣看着密报,想象着那位可能是自己生父的老僧枯寂的身影和那声沉重的叹息,想必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是父子相认?他已是一朝天子,牵扯太大。是补偿?生父早已看破红尘。也许,让那个心碎的父亲在佛门清静中了却残生,不再被打扰,不再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反而是对他最大的慈悲?

于是,故事的最后,只留下闽东重重青山之中,一个老和尚孤独的背影,和紫禁城里,一位皇帝深夜对着南方天际的无言凝望。山风吹过霍童溪,吹过支提山的千年古刹,仿佛还在低语着那段被皇权碾碎、被时光掩埋的尘缘。是真?是幻?只有那悠悠山水,默默见证。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