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上街商圈是漯河市地标性商业综合体,聚集6栋楼宇、487家商户,治理主体多、难度大。今年以来,源汇区干河陈街道深入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打造“河上街·治惠商圈”专属网格核心品牌,创新“组织圈、服务圈、安全圈、经济圈”四圈融合机制,使“老商圈 ”焕
河上街商圈是漯河市地标性商业综合体,聚集6栋楼宇、487家商户,治理主体多、难度大。今年以来,源汇区干河陈街道深入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打造“河上街·治惠商圈”专属网格核心品牌,创新“组织圈、服务圈、安全圈、经济圈”四圈融合机制,使“老商圈 ”焕发“新活力”。
建强横向联动“组织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上。“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以来,网格内新排查出党员3名,新建立党支部5个。目前,网格内共有89党员,10个党支部。建立轮值制度,由听风的蚕、佳晟传媒、美年大健康等“两企三新”企业轮流主持网格党建活动。“听风的蚕”利用网络大V影响力向商户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佳晟传媒党支部通过直播培训助力商户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美年大健康定期对商户义诊并提供体检咨询服务。企业党支部各展所长,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商圈发展动能。
拓展便民惠商“服务圈”。坚持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创新商户“每周双访”制度,推广网格员“两进四问”工作法,即进楼宇、进商户,问矛盾诉求、问治安状况、问服务需求、问意见建议,全面摸排痛点难点。针对商户,重点规划颐高数字总部港人才会客厅项目,并联合人社局举办商圈专场招聘会解决用工难问题;设立周二集中办公日,联动多个下沉职能部门开展现场办公解决反映集中的“办证难、跑腿多”问题;针对游客和消费者,新建游客驿站,优化维权通道,实施“接诉即办”,将投诉平均办结周期缩短至4小时以内。针对新就业群体,在商圈内建成4个源汇小哥红色驿站,吸纳32名外卖骑手担任“移动网格员”,累计排查并解决问题150余件,有效延伸治理触角。通过上述举措,便民惠商“服务圈”持续扩容、提质增效,商户满意度和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筑牢平安稳定“安全圈”。探索“白+黑”“日常+应急”双轨运行机制,实行“人防+技防+群防”三防融合。日常白天专职网格员常态巡格、下沉网格员轮班值守检查、网格长每日收集汇总信息并研判上报。晚上、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时段启动应急值守模式,划定20个重点点位,组建7支巡逻队开展人流疏导、秩序维护、便民指引服务。遇极端天气等突发状况时,网格长统筹公安、医疗等应急力量快速响应,确保风险及时处置。利用遍布商圈的97个摄像头,实现风险及时识别和预警。推广“漯小智”“随手拍”及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商户群众参与自治。网格运行半年来,实现了隐患处置时间和安全投诉率的两个下降,切实守牢安全底线。
引领高质量发展“经济圈”。发挥专属网格资源枢纽作用,联合百货零售、住宿、餐饮等企业商户创建“异企向未来”工作模式,定期开展“围炉煮茶”“咖啡会友”商谈会。商谈会上,神州鸟园联动汤盛温泉酒店和漯河市海洋馆推出学生专属联票,暑期客流量同比提升15%;促成天禧酒店与长申玉超市合作,拓宽销路、降低成本;河上街街区盘活闲置资产11.59万平方米,招引鸿联九五等141家企业入驻,其中4家电商企业入库纳统,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双赢互促。
经过半年的治理实践,河上街商业专属网格通过党建轮值、每周双访、双轨运行、“异企向未来”等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组织有活力、服务有温度、安全有保障、经济有跃升的阶段性目标。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以“四圈融合”为抓手,实现高效能治理推动商圈高质量发展。(王政)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