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交通让要素流动更顺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0:18 1

摘要:“以前路面坑坑洼洼,时常积水,海鲜拉去城区卖,颠颠簸簸一个半小时,影响口感。”下白石镇渔江村村民张妙团印象深刻。福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职工王净有同感:“过去这条路时常修修补补,路面清扫难度大,工作量增加不少。”

四好农村路铺展在青山间

平整的沥青公路穿行在青山碧海间,串联起福安下白石镇南浦村至塘楼下村之间的20个行政村,让沿线渔村生产运输和群众出行成通途。

“以前路面坑坑洼洼,时常积水,海鲜拉去城区卖,颠颠簸簸一个半小时,影响口感。”下白石镇渔江村村民张妙团印象深刻。福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职工王净有同感:“过去这条路时常修修补补,路面清扫难度大,工作量增加不少。”

24公里路如何铺就沿线2.3万名群众出行新坦途?今年,福安投入4200多万元,增加路面结构层、提高路面标高、增设排水设施,昔日“次差路”蜕变为“优等路”,当地优质水产品出村进城、鲜达市场。

“现在40来分钟就能到城区,海产品鲜度好,价格自然高了。”让张妙团感受更深的是,路好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住在村里更舒心了。

大道通途,幸福变迁,这样的故事在福安不胜枚举。

“嗒嗒嗒”,清晨五点多,伴随着阵阵马达声,坂中畲族乡廉岭村种植户吴玉松新鲜采摘的八角丝瓜已搭乘山地“轻轨”,从半山腰的丝瓜棚运到村道旁,而后装上皮卡车出村进城。“沿着福穆公路,10来分钟就能到城关,新鲜、卖相好,不愁销路。”吴玉松笑意盈盈。

坐落于仙岫山南麓的廉岭村,距福安城区直线距离仅3公里,然而就是这3公里,大山重重阻挠,发展的春风吹不进来。“过去村里农产品拿到城区卖,村民肩挑手扛、翻山越岭,真不容易。”廉岭村党支部书记钟伏谢坦言。

随着福穆公路落地,廉岭村发展密码被激活。“靠山吃山,山上种了50多亩畲药,山坡上有100来亩八角丝瓜,田里还养了2000多只鹅……”钟伏谢信心满满。

村民的好日子,一如那长了一茬又一茬的八角丝瓜,不断有新盼头冒出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福安站)在廉岭村建设正酣;由民居改造而来的福安市畲族文化传承体验示范基地,前来研学的学生络绎不绝。

曾经,因路而贫;如今,因路而兴。农村公路连接的是城与村,打通的是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福安农村公路里程超1700公里,所有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自然村道路也实现全面硬化。借力“外通内联、畅村入组”的城乡路网,福安构建“一点多用、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打通农村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

松罗乡,原有的客运站被改造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引进“村村通”新能源客车联结起运输服务站与各村,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实现快递下行、农产品上行。“松罗乡共投放8辆‘村村通’,覆盖19个行政村,每天早晚两个班次,司机还化身快递员,投递收取包裹,每件能得0.2元到0.5元。”客货邮融合松罗服务站站长郑跃忠介绍。

“以前出门靠摩托车,拿快递要跑乡里。”松罗乡王隶村村民雷翰生说,得益于“村村通”投用,家门口有“专车”,快递有人送到村口多功能快递智能柜,扫码就能取件,“和城里一样方便!”

在福安,每天有206辆融合车,穿梭在78条融合线路上,连接起16个镇级客货邮融合服务站和222个村级客货邮融合(智能快递)服务点,畅通群众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之路。“今年第二季度,客货邮上行件9.81万件、下行件105.42万件,快递件同比增长20.24%。”福安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股负责人黄蕾介绍。

8月21日,福安农村客货邮融合运输迎来“升级版”——客货邮融合立体运输体系启动,通过引入专业运输服务企业运营线路,配置15辆新能源客货邮专用车、空中吊运无人机等,探索“客货邮融合+低空物流”运输模式,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闽东日报 陈雅芳 文/图)

来源:东南网宁德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