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石门贡米 | 千年贡稻迎丰收,富硒新米待君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10:16 1

摘要:“你瞧这稻穗,沉甸甸坠得稻秆都弯了腰,今年又是个好收成!”旬阳市石门镇贡米厂负责人张有林站在王家坪村的稻田边,指尖划过饱满的稻粒,笑着对身旁的农户说道。秋风掠过成片金黄的稻田,稻浪翻滚间送来阵阵清香,远处的收割机正穿梭作业,奏响了丰收的乐章。作为土生土长的石门

“你瞧这稻穗,沉甸甸坠得稻秆都弯了腰,今年又是个好收成!”旬阳市石门镇贡米厂负责人张有林站在王家坪村的稻田边,指尖划过饱满的稻粒,笑着对身旁的农户说道。秋风掠过成片金黄的稻田,稻浪翻滚间送来阵阵清香,远处的收割机正穿梭作业,奏响了丰收的乐章。作为土生土长的石门人,张有林守着这片稻田几十年,最懂每一粒米里藏着的光阴故事与生态密码。

相传秦朝时,巴山深处的石门镇盛产稻米,且稻米颗粒饱满、米香独特,当地人日日食用。恰逢瘟疫四起,唯有石门人安然无恙,消息传到汉中郡守耳中,石门镇的稻米随即被献予秦始皇,皇帝尝后赞不绝口,钦定为宫廷御膳用米,下旨每年进贡,“石门贡米”的名号就此流传开来。时光流转至明清,这里的稻米凭借稳定的优良品质再度入选贡品,“贡米之乡” 的美誉也跨越千年,深深烙印在巴山崇岭间。

能延续千年荣光,源于石门镇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这片藏于巴山深处的土地平均海拔 700 米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 95%,大神河溪水潺潺流过,滋养着肥沃的富硒土壤。“咱的米是喝山泉水、吸纯净空气长大的!”张有林蹲下身拨开田垄,“经检测每公斤含硒 0.038 毫克,是天然的养生珍品。”独特的生态环境让石门贡米兼具外在品相与内在品质 ——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煮成粥后香甜软糯、厚厚的米油让人回味无穷,堪称米中翘楚。

今年的丰收图景尤为喜人。全镇 3000 余亩贡米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在 “五统一” 标准化种植模式下,从稻种精选到田间管理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产量较往年稳步提升。“光我们合作社就收了20万斤稻谷,刚送到加工厂就接到不少订单,截止目前已经售出3万斤。”张有林难掩喜悦。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旬阳主场活动上,30 个农产品展销区与 5 支电商直播团队同步发力,让新上市的富硒贡米成为焦点,仅活动期间就吸引游客近千人次,打响了品牌知名度。​

这份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扶持。石门镇锚定 “生态渔稻茶乡、农旅康养石门” 发展方向,将贡米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全链条升级。在生产端,严格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面对气候波动及时组织抗旱保苗行动,筑牢粮食生产根基;在加工端,支持合作社引进先进设备建起加工厂,实现从稻谷到精米的十余道工序精细化处理;在销售端,积极对接企业开展订单农业,同时搭建电商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让 “石门贡米” 走出大山、“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石门贡米” 已成功入选全国 “特质农品” 名录,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真正从皇家贡品变成了富民“金米粒”。

夕阳西下,稻田里的收割机仍在忙碌,脱壳的机器彻夜轰鸣。张有林望着眼前的丰收画卷感慨道:“千年贡米香,如今更兴旺。有这么好的生态、这么实的政策,咱石门人的‘金饭碗’只会越端越稳!”

作者:王 倩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来源:陕西法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