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速途网特别策划:2025年17款游戏停运后,没有电子墓碑,网络上也没有了这些电子生命的任何存在痕迹,如果电子生命也有亡魂,那么这个世界将无处安放!所以本文想要祭奠一下那些“死亡的游戏”,以及被删档后没有名字的“玩家亡魂们”!
导语:速途网特别策划:2025年17款游戏停运后,没有电子墓碑,网络上也没有了这些电子生命的任何存在痕迹,如果电子生命也有亡魂,那么这个世界将无处安放!所以本文想要祭奠一下那些“死亡的游戏”,以及被删档后没有名字的“玩家亡魂们”!
近日,随着网易游戏《射雕》宣布正式的停运时间,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7款知名游戏突然宣布停运,最短的运营周期只有半年。在媒体都在报道厂商,分析他们为何停运,游戏在停运前都经历了什么“困难”时,今天速途网想要聊一聊,停运后,游戏玩家都获得了什么补偿?
作为弱势群体的一方,为什么他们只能被迫接受游戏停运迁移到其他游戏?为什么非付费玩家得不到任何补偿?他们花时间获取的游戏币、虚拟物品以及对游戏的情感投入可以这么简单的被删档归零?为什么,有些游戏停运可以仅发布一条感谢邮件,就这么心安理得的退场?
作为媒体人,也作为二十多年的老玩家,今天速途网想要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游戏厂商停运后的那些事儿!在大家庆祝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同比再创新高的时候,我们想要祭奠一下那些“死亡的游戏”以及被删档后的“玩家亡魂们”!
作者┃王佩
编辑┃李楠
在腾讯财报重点提及像《王者荣耀》、《无畏契约》与《和平精英》等长青游戏的收入增长时;在网易游戏庆祝《梦幻西游》端游在线人数再创新高时;在早期上市的游戏厂商,依然在靠像《征途》、《天龙八部》、《诛仙》、《传奇》、《魔域》等持续贡献收入时,我们是否想到,假如有一天,你们这些游戏“死亡”(停运)时,那些中国玩家,你们如何安置?
可惜的是,在速途网统计2025年上半年“死亡游戏”补偿方案中,我没找到合适的答案!
游戏死亡,就和人的死亡是一样的,都有生命周期。有些是“猝死”,有些是“人为”,有些则是外部环境导致的“活不下去”。
在统计今年上半年游戏停运名单中,速途网意外的发现,今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增长依然是双位数的腾讯、网易,在停运的游戏里,占了10款。
图:速途网统计制图,如有使用请标明出处
在大家以为大厂的成功概率更高的同时,这样的停运数据,也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真相”:游戏死亡概率,同样高。
而这些游戏的“死法”我们结合官方说法,以及速途网了解的实际信息,总结大致死法如下:
先说网易游戏的《射雕》一款不卖数值的MMO,用了金庸老先生的IP,加上网易做游戏这么多年,本身技术以及美术都没毛病,所以最少应该也是个8分的游戏。但是在速途网打开游戏评测时,就发现这游戏美术特别丑,官方非宣传强调说“我们的时装最低8块钱,还有很多免费的”,丑而不自知,他们认为便宜才是王道!
图:射雕本来想要做一个少年感的画风
后面正式上线后发现真不行,回炉换了美术,上了2.0,人物是好看了点,但是一个大地图是真的大,跑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一个费老大劲获得的炫酷顶级武学“降龙十八掌”,也是技能刮痧。最后说要运营150年的游戏,在1年8个月后:卒。
再说说腾讯游戏的《仙剑奇侠传Online》,其实中国老玩家对仙剑IP都是有感情的,但是不知道他们是被什么脏东西缠上了,开始好好的,后面开始不断加入一堆离谱的氪金点。游戏一天到晚都有下不完的副本,刷不完的装备,你说这是MMO的通病吧,但是很多玩家是玩仙剑单机IP过来的,当玩仙剑IP不再有沉浸感,就变了一个普通的MMO,所以享年“8岁”已经算是长寿的“寿终正寝”死法了。
像《宝可梦大探险》国服,我看到这个游戏的第一眼就想问:到底是《我的世界》劈了腿,还是“宝可梦”你出了轨,好好的你为什么变方块了?当宝可梦的形象变得不再是我们熟知的小精灵,速途网只能说:走好,不送!享年“4岁”。
其他的14款游戏虽然“死法”不同,但大致可以总结为:合约到期了;投资人不投入,老板都变黑户了;竞品太强,玩家大量流失服务器没人了;阉割的手游版不行,关服继续搞PC版去了。
这都是游戏厂商公告里面他们自己说的,速途网就是做个总结,我问了一些停运游戏的老板,他们说:一切“死法”以官方公告为准。
好了,说完了“死法”,我们再来聊聊本文的重点,就是游戏厂商对于那些死亡后都没个电子墓碑(停运就删档了)的游戏亡魂们,死后是怎么安顿的?
在中国游戏市场,中国玩家可以说是最长情的用户了,他们愿意为情怀买单,有些厂商就用一些IP换皮游戏洗他们;他们愿意游戏不停运,就一直玩下去,游戏厂商因为自己的运营不善,可以在停运前向玩家发送个包含游戏内道具的感谢邮件就“跑路”。
有的时候看到这些信息时,你不得不感叹:游戏玩家把你当个宝,你们说个谢谢就想跑。
先说这个“发感谢信的”星线网络《雾境序列》,他们在游戏停运前两个月按照法规发布了停运公告:“为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调查官们,我们发放了感谢邮件,调查官们可以上线领取:招募票x100,矿料结晶x100(每个100体力)”。
是的,没提补偿,发了一封感谢信,送了一些游戏道具,就走了,像下定了某种决心。你可能会问:“这不违法、违规吗?”
后面速途网了解到,该游戏虽预约超200万且首月流水8000万元,但因可玩性不足、上线半年停更,叠加公司涉案资金2400万元、CEO被限制高消费,运营仅18个月即于2025年5月停服。
B站代理的《千年之旅》更具戏剧性,2025年2月因亏损停服后,8月开发商英澈网络接手复活,开服首日制作人直播宣布辞职并招聘“懂ML(Master Love)的制作人”,然而开服仅半天,制作人在直播时顶不住压力直接跑路,直播间光速下播,《千年之旅》以一种很抽象的方式成功载入了二游史册。而据有幸进入游戏的玩家吐槽:复活版还存在资源暗改、氪金拆分等问题。
不得不提的是,2025年8月28日,锐我科技代理的《决战》国服宣布10月31日停服,推出"虚拟货币全额退款"方案:玩家可在9月1日-11月7日申请退还2025年3月1日后充值的未消耗点数,审核通过后原路返还。算是为数不多,玩家满意度较高的补偿方案。
游戏大厂的做法:补偿礼包也是套路 换一种方式“割韭菜”
在游戏大厂的补偿方案中“分级礼包补偿是主流”,如腾讯运营8年的《仙剑奇侠传Online》2025年3月停运时,补偿方案要求玩家在4月1日—6月2日期间领取其他游戏礼包。根据玩家账号余额分级发放《火影手游》、《天涯明月刀》、《剑侠情缘》等游戏礼包,余额0-100元兑换10元礼包,5000元以上可领取多个500元礼包。
当时一个身边在玩《仙剑奇侠传Online》的朋友向速途网展示其账号:充值5000多元只剩3000代币,只能换3个《剑侠情缘》礼包。该玩家吐槽“根本用不上,且仅限特定游戏使用(如《火影手游》《天涯明月刀手游》道具)”灵活性不足。尽管符合《暂行办法》要求,但微博话题#仙剑停服补偿#仍引发2.3亿阅读,超70%玩家认为“强制引流不合理”。
代币返还通过跨游戏转移部分缓解损失,但使用场景受限。例如《重生边缘》允许玩家将未消耗代币兑换为《无畏契约》、《王者荣耀》等腾讯系游戏道具。《天天富翁》停服后补偿《全民农场》、《QQ飞车》或《欢乐斗地主》大礼包,被大量玩家吐槽“选择性低”。
现金退款最符合玩家预期,但厂商成本压力显著。完美世界《火炬之光》2022年停运时提供"剩余钻石退还现金"选项,玩家需提交充值记录和身份证信息,15个工作日内原路返还。雷霆游戏《世界弹射物语》2025年5月停运更创新推出"现金+周边"方案,玩家可选择按充值比例退款或兑换等值手办,该方案获大量玩家好评。
另外,跨游戏数据转移也成为新趋势。网易《超激斗梦境》2024年6月停运时,将玩家未消耗的"收费宝石"转换为网易通用点数,可在《永劫无间》、《逆水寒》等游戏中使用。《黎明杀机》手游2025年停服则允许玩家将充值金额按比例转换为PC版的"暗金细胞",最高可兑换5000个(约合200美元)。
网易《射雕》则可将付费金锭按1:1转换为网易点数,可在《梦幻西游》等7款游戏使用,同时提供"成长福利"——创建新角色达30级可领取时装和道具。上海玩家王女士表示:"虽然不能提现,但点数通用比礼包灵活,至少没完全打水漂。"
整体而言,补偿机制的合理性需以“玩家损失覆盖度”与“厂商成本可控性”为双轴,分档规则透明化、跨平台权益互通,可以成为未来游戏厂商优化方向。
在这里速途网想要站在玩家角度说一句的是:游戏停运后别光想着把这部分核心用户引流,玩家不傻,你们运营不善或者别的原因搞黄了,还想“老乡别走”,能多送点福利就多送点,你这是补偿,不是施舍!别把补偿礼包也变成套路,换一种方式继续“割韭菜”,做游戏赚钱可以,也需要一点良心。“补偿合法”是底线,不是说只这么做就够了!
我突然想到,马化腾在说那些长青老游戏在持续做出贡献,说新游《三角洲行动》DAU突破3000时。那些曾做出收入贡献的游戏停运后,对于玩家的补偿方案,这些老板们是否知道,是否会有时间关心一下,我想应该不会。毕竟法务都审核过了,合法合规,就是不合情理。
在说回正题,如果玩家不想接受上面说游戏厂商的“游戏礼包”,在游戏里面付费充值了怎么办?
我国早在2010年出台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22条就明确要求:游戏停运需提前60天公告,并按比例退还未使用虚拟货币。尽管该办法2019年废止,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进一步明确: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服务却未履约的,应退回预付款并承担利息。2021年《民法典》第127条更首次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最高人民检察院2025年3月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明确游戏账号、装备等属于"具有财产属性的网络虚拟财产",玩家有权要求赔偿。
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争议。北京互联网法院2023年判决的"余某诉某游戏公司案"显示,法院支持玩家要求退还剩余充值金额的诉求,但对虚拟道具的价值评估缺乏统一标准。中国政法大学朱巍教授指出:"当前法律对虚拟财产的规定仍较笼统,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玩家对于补偿方案不满意,不想要上面的其他大礼包转去别的游戏,速途网告诉你“四步保护好你的虚拟财产”。
第一步:固定证据
立即截图保存充值记录(含订单号、金额、时间)、账号余额和停服公告,建议录屏记录客服沟通过程。
第二步:主动协商
通过游戏内客服或官网提交补偿申请,明确诉求(退款/转服/礼包)。参考《射雕》玩家反馈,提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可提高协商成功率。若客服推诿,要求出具书面拒绝证明。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投诉
12315平台是主要渠道,需填写游戏公司全称(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投诉事由和证据清单。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市场举报平台"可投诉未提前60天公告等违规行为,2024年数据显示该渠道投诉处理成功率达68%。
第四步:司法途径
若损失超过5000元,可向游戏公司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广州互联网法院2023年"余某诉某游戏公司案"中,法院判决按充值金额的70%赔偿,成为虚拟财产保护典型判例。需准备起诉状、双方身份信息和证据副本,诉讼费根据金额收取(5000元标的约50元)。
随着玩家维权意识增强和监管趋严,游戏停运补偿正逐步规范化。2025年7月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运营企业需在停服前60天公告补偿方案,提供"法定货币退款"和"用户接受的其他方式"两种选择,并设立至少30天的申请窗口期。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黄澄清表示:"未来将建立游戏企业补偿信用评级,对用户投诉响应不及时、补偿方案不合理的企业实施信用扣分,相关结果拟纳入版号审批参考指标。"
游戏停服作为行业周期性现象,其本质已超越单纯商业决策范畴,成为关乎玩家虚拟财产权与情感记忆的社会责任议题。2023 - 2025年间,国内大量案例均揭示停服不仅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终结,更可能引发玩家对数字资产灭失的维权行动及情感创伤。当前补偿机制虽形成跨游戏转移、数据继承等多元模式,但因关联性不足、透明度缺失及履约能力差异,玩家满意度普遍偏低;法律实践中,国内法院已明确虚拟财产保护原则。
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构建三维改进体系:技术层面推动离线模式普及以保留核心玩法数据,制度层面建立补偿标准化框架(含经济弥补度评估与沟通机制),法律层面加速虚拟财产立法与运营商告知义务规范。唯有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才能让“数字葬礼”转化为有尊严的告别,实现厂商责任与玩家信任的长期共生。
写在最后其实写到这里就写完了,速途网本期这篇报道,并不是想单纯的吐槽游戏厂商,而是希望能为游戏玩家群体发声,可以引起一些“停运厂商”的思考。不是游戏停运就“一切归零”,让玩家成了“炮灰”,补偿方案变成了继续“割韭菜”(引流都其他游戏)。
如果游戏厂商愿意为付过费、花过时间的玩家多考虑一些,不至于让玩过自家游戏的玩家,再看到自己公司的名字时喊一句:又是他,垃圾!游戏在停运后,也应该想一想怎么安顿那些“游戏亡魂”。
“某某出品,必属精品”一定是靠长期的运营,以及善待玩家积累下的口碑!(完)
换了一种风格,吐槽一些我知道的游戏行业内幕八卦,欢迎大家留言给我们爆料你们认为不合理的“游戏停运补偿方案”,那我们就给这些停运游戏继续第二场“数字葬礼”。
来源:速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