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商务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会上公布了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嵩明县申报的《嵩明县“商圈引领+物流赋能”双轮驱动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上榜!
近日,商务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会上公布了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嵩明县申报的《嵩明县“商圈引领+物流赋能”双轮驱动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上榜!
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是商务部在《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造一批示范县,推动县域商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消费和乡村振兴。评选标准包括商业设施完善度、物流配送体系、电商发展水平等。
近年来,嵩明县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商贸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2亿元;网络零售额达2.63亿元,同比增长13.84%;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04亿元,同比增长12.98%。此外,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快递进村覆盖率均达100%,各项核心指标位居云南省前列。
以下为案例原文:
嵩明县“商圈引领+物流赋能”双轮驱动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材料
一、案例背景与基础数据
嵩明县地处云南省中部,常住人口43.47万人,城镇化率为57.65%。自2021年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来,嵩明县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商圈引领+物流赋能”为核心,创新商业网点布局,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2亿元;网络零售额达2.63亿元,同比增长13.84%;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04亿元,同比增长12.98%。此外,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快递进村覆盖率均达100%,各项核心指标位居云南省前列。
二、商圈引领:构建多层次商业网络
激活县域消费引擎
商圈引领是嵩明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打造县域商业综合体、提升乡镇商贸中心以及完善村级便民商店,形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商业网络,进而提升硬件设施、服务功能和消费体验。
(一)打造县域商业综合体,强化集聚辐射效应
嵩明县以“五大商圈”(兰茂广场、银杏广场、创富中心、里外里、汇尔佳)为重点,着力打造县域商业龙头。这些商圈汇聚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吸引众多知名品牌入驻,显著提升了商业集聚度与辐射力。其中,杨林镇的里外里商业中心业态丰富,让居民在乡镇就能享受肯德基、电影院和“711”便利店等服务,契合了“保留乡土气息和传统文化”的要求。从成效来看,商圈建设推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83.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2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由19户增加到95户,批零住餐对GDP的贡献率年均达43.7%。
(二)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实现全域覆盖
嵩明县投入资源建成18个乡镇商贸中心,覆盖3个乡镇和2个街道,覆盖率达100%。其中,“基本型”有5个,采用单体商超形态,提供农产品、食品等零售服务,满足乡镇居民的日常需求。同时,结合农集贸市场改造,已完成7个市场的标准化提升,解决了“功能不健全、分区不科学”的问题,增强了群众的消费体验。
成效方面,乡镇商贸中心带动了周边乡村消费发展。202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492元,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049元。
(三)完善村级便民商店,打通“最后一公里”
通过连锁经营和升级改造,嵩明县建成350个村级便民商店,覆盖率达100%。这些商店拓展了代收代缴、快递收发等服务功能,为村民消费提供了便利。同时,村级商店整合了电商物流功能,实现“村到县”便捷服务。
从成效来看,村级网点促进了农村消费提档升级。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98%,总量达1.04亿元。
商圈引领的协同效应体现在培育了新消费热点。嵩明县注重“民族与商业结合”以及“旅游与居住结合”。其中,小街镇积德村的民族美食集市年增收超20万元,杨林镇云林社区的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年带动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激发了消费活力。2024年核销7183笔,销售额3563万元,获得省级财政补贴资金681.87万元;2025年一季度累计核销7572笔,核销金额320.76万元。自开展活动以来,带动4户家电家居企业入限纳统。
三、物流赋能:构建高效配送体系
支撑商业与电商发展
物流赋能是嵩明县商业体系的另一驱动轮,通过整合资源、发展共同配送和强化电商物流,提高配送现代化水平、发展共同配送、降低成本,实现了“县到村、村到县当日达”的高效流通。
(一)整合物流资源,发展共同配送模式
嵩明县已建成2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整合顺丰、京东、“三通一达”等10家快递企业资源。通过统筹县域商贸、邮政、供销、物流等主体,整合订单、数据、车辆等要素,形成“县、镇、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
目前已建成18个镇级分拨站点和85个农村互联网超市(兼具物流仓储功能),实现快递物流“镇级1天送1次、村级周送2-3次”。实现了“发展共同配送,有效降低成本”,除边远地区外,物流成本与省会城市持平。成效上,全县乡镇快递物流站点34个、村级站点88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确保了“乡村快递通达率100%”。
(二)赋能电商发展,促进农产品上行
物流体系有效支撑了农村电商。自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嵩明县扶持物流快递企业116家,培育带货主播93名。物流赋能提升了农产品上行能力:配备分拣、包装等设施。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0.65亿元,同比增长16.41%。成效方面,全县电商主体约60家,产品涉及花卉、雪莲果等本地特产,25户电商企业获评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98%,总量达1.04亿元,位于全省前列,符合“农村电商发展环境良好”的特点。
(三)创新物流方案,提升通达率与可持续性
针对边远农村,嵩明县探索可行配送方案,如整合快递包裹数据优化线路,从昆明发货可实现全县80个村当天送达。同时,强化冷链物流建设,依托省级花卉示范园区,引进冷链物流企业8户,保障了园区鲜切花的进出口流通,2024年园区花卉产值达9.93亿元。物流赋能带动了政策落地:电商项目扶持资金用于培育主播和物流企业。成效上,县域快递物流包裹量增长,物流体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实现了物流快递成本持平、通达率有效提升。
四、双轮驱动协同效应:
整体成效与典型经验
嵩明县“商圈引领+物流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形成了协同放大效应,推动县域商业从“基本型”向“增强型”升级。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照《县域商业建设指南》,高标准完成指标。商业网点方面,县城综合商贸中心(五大商圈)、乡镇商贸中心(18个)、村级便民商店(350个)覆盖率达100%;物流方面,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个)、乡村快递通达率(100%)、共同配送率(实现周送多次)等量化数据均达标。农产品上行设施完善,冷链物流有效支撑蔬菜、花卉等产品出口。
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县域商品和服务销售额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20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1.04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0.65亿元,总量位于全省前列。县域主要商业设施/万人保有量提升,如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达100%。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至5.3万元,农村居民至2.3万元。
打造典型标杆:在商业网点改造(例如民族美食集市)、物流资源整合(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农村电商发展(培育了93名主播)等方面积累了可复制的经验。相关做法获得了主流媒体的报道,比如“嵩明有礼”区域品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颇高,符合“打造典型标杆”的标准。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27亿元,第三产业占比为60.61%。
下一步,嵩明县将持续畅流通、聚资源,激活县域新动能,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嵩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