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第二届“金牛故事王”百姓故事大赛决赛在成都市金牛区府河书场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晓玲,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胤出席大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9月28日,第二届“金牛故事王”百姓故事大赛决赛在成都市金牛区府河书场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晓玲,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胤出席大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次大赛由金牛区委宣传部联合金牛区委党史研究室、金牛区文体旅局、金牛区文联主办,金牛区地方志编纂中心、西华街道协办,金牛区融媒体中心、成都散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大赛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散打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国家一级演员、省曲艺家协会理事会顾问、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张廷玉,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金芙蓉文学艺术奖获得者陈功担任评委。
历史回音 英雄故事感人至深
决赛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11组选手运用评书、讲述、话剧、金钱板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故事盛宴。选手们各展所长,用声音和表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听众沉浸其中。
其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对家国情怀与红色基因的深情诠释。金牛区文化馆团队带来的《蜀光》,以孙女讲述曾爷爷参加抗战的感人故事,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川人英勇不屈的精神内涵。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演绎,让观众感受到了蜀地人民的坚韧和智慧,现场掌声雷动。
邱宇枫的《微澜永续 天回回响》通过“菜单里的脾气”、“黄泥里的勇气”等内容,讲述了李劼人的传奇人生和革命情怀。胡德元的《壮士出川》气壮山河,再现了川军将士的铮铮铁骨。江林峰的《三审赵一曼》聚焦英雄内心的坚韧与光辉,深情讲述了英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成都市第四幼儿园团队在《烽火中的育苗人》中,讲述了四幼创始人、幼儿教育学家陆秀在战火中坚守着育人使命的感人事迹。而成都市天回实验小学校孩子们带来的《川魂不散三板响》,用稚嫩却坚定的金钱板表演,讲述了日军轰炸成都的惨烈场面和成都人民的不屈抗争。
市民刘女士表示:“蜀光这个故事太感人了,演绎得也很好,致敬这些革命先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文化传承 金牛印记谱写新篇
故事不仅关乎宏大的历史,更落脚于鲜活的当下。张海燕通过《我在金牛区“考古”:陈毅读过的学校,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讲述自己在金牛区“考古”的经历,历史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对建筑的提档升级让历史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吕佳霖则通过《张大千的金牛印记》,向大家展示了张大千与金牛区的渊源。金柏邑的《一盏烛火照千秋》,讲述了教育家叶圣陶抗战时期在茶店子致力于国文教育改革的故事,金牛教育人正传承着这位教育家的精神,努力建设教育强区。徐会的《金牛之心 在烟火与星光之间跳动》,则用直播的形式为大家展现了金牛区的人间烟火和美好未来。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金牛区文化馆团队的《蜀光》获一等奖,《三审赵一曼》等两个节目获二等奖,《烽火中的育苗人》等三个节目获三等奖,《我在金牛区“考古”:陈毅读过的学校,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等五个节目获优秀奖。
“选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有的堪比专业演员,故事结构和语感都很好,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现场,李伯清一一点评了11组选手的表现,表示金牛故事王还将继续举办下去,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金牛故事王很精彩,金牛的文旅资源更精彩。国庆中秋就要来了,大家看了比赛,还可以去天府艺术公园、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走走看看,感受金牛区不一样的魅力。”评委张廷玉老师现场当起了金牛区的文旅推广人。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故事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选手们用他们的讲述,展现了金牛区的红色基因、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金牛。(石秀 严芃 文/图)
来源:掌上金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