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月饼行业消费与品牌现状白皮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9:15 1

摘要:月饼作为中华传统美食与文化象征,在中秋节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白皮书全面分析了2025年中国月饼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政策环境、消费趋势、产品创新、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方向。

月饼作为中华传统美食与文化象征,在中秋节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白皮书全面分析了2025年中国月饼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政策环境、消费趋势、产品创新、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月饼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25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行业在政策引导与消费理性化双重驱动下,呈现出回归大众消费本质、健康化、零食化及日常化等新特征。传统品牌与新兴力量同台竞技,低温月饼、简约包装与地域特色产品成为市场新增长点。未来,月饼行业将更加注重文化价值与产品品质的平衡,通过全渠道布局与持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专家认为,月饼行业新质生产力不断迭代,工艺技术显著提升,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能力。希望中国月饼领域企业及烘焙行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企业家,继续深耕市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行业的健康成长。

9月28日,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发布《2025中国月饼行业消费与品牌现状白皮书》,简称《2025中国月饼行业白皮书》。

第一章 行业概览

1、2025年月饼市场规模与增长

中国烘焙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将达到6621.5亿元,同比有望实现8.4%的规模增长,且未来五年烘焙市场规模都会持续增长。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增强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度提升,叠加整体烘焙市场向好的大环境影响,月饼市场未来可期。

中国月饼行业持续稳步增长,2023年销售规模已达271亿元,随着消费市场复苏及行业创新加速,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关口,2025年预计将达到325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回归以及产业创新升级等多重因素。

2、产业发展区域分布

消费升级、节日经济、渠道革新和冷链物流支撑是中国月饼行业主要增长动力。消费者行为趋向多元化,健康化和口味创新成为新需求。行业创新趋势表现为产品高端化、功能健康化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渠道变革和供应链优化推动线上销售和即时零售的增长。面对合规风险和价格带压力,行业未来机遇在于日常化、健康化和海外市场拓展,以及数字化赋能。

月饼生产企业分布也具有地域集聚特点,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月饼相关企业超1.7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月饼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2000余家、1500余家和1500余家。此外,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等省的相关企业数量均超过1000家,位列全国前列。

3、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025年月饼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1)政策环境:国家持续推动"健康中国"战略,鼓励食品行业开发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健康食品。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对遏制“天价”月饼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打出监管组合拳。

-价格监管: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要求经营者将交易信息妥善留存2年,以备查核。

-包装规范:月饼包装层数最多不得超过三层,且严禁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同时规定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不得超过15%。

2)经济环境:2025年我国上半年GDP增速为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消费能力稳步提升。但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中高端消费增速略有放缓。

3))技术环境:数字化技术加速渗透月饼行业。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精准推送产品;智能生产线实现月饼制作标准化与个性化定制;AR/VR技术应用于包装设计,提升消费体验。

4)文化环境:传统文化复兴浪潮推动"国潮"消费,消费者对具有文化内涵的月饼产品需求增加。调查显示,72.3%的消费者愿意为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月饼支付溢价。

第二章 月饼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

2025年低糖、无糖月饼的市场占比正在节节攀升,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驱动了产品配方的革新,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天然代糖的应用比例较传统配方显著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低糖的追求。

从月饼品类偏好来看,2025年调研数据显示,南派月饼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超六成消费者选择广式月饼,五成消费者选择港式,近四成消费者选择苏式。以京式为代表的北派月饼仅有不到两成消费者选择。预计到2030年,低糖/无糖月饼占比将超40%,添加益生菌、膳食纤维的功能性产品占比达25%。月饼市场的健康化转型已成现实趋势。

1、产品创新与品类多元化

2025年月饼品类呈现爆发式增长,从传统五仁、豆沙等单一品类,发展为涵盖传统、创新、健康、文创等多品类的丰富体系。

具体到口味方面,功能性月饼的崛起开辟了新的市场蓝海。诸如添加益生菌、胶原蛋白、高膳食纤维的功能性月饼开始登陆市场,更加收获了年轻女性消费者的青睐。燕窝、人参等传统滋补食材与月饼的创新融合,推动了产品单价的上浮,高端化路径日益清晰。

传统品类:仍占市场份额的42.5%,但产品创新明显。如五仁月饼加入坚果、果干等新元素;豆沙月饼增加紫薯、南瓜等健康馅料;广式月饼融入茶香、花香等新口味。

创新品类:占比达35.7%,成为市场增长主力。冰皮月饼占比从2020年的18.3%提升至2025年的31.6%;巧克力月饼从2020年的5.2%提升至2025年的14.7%;流心月饼从2020年的7.8%提升至2025年的22.3%。创新品类的高颜值、高口感、高互动性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键。

健康品类:占比达18.4%,成为市场新亮点。低糖月饼销量同比增长28.7%,无糖月饼增长35.2%;低脂月饼增长22.4%;有机月饼增长41.6%。健康品类的崛起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密切相关。

文创品类:占比达3.4%,虽占比不高但增长迅速。融合非遗工艺、地方文化、IP联名的文创月饼成为市场新宠。

2、消费升级与健康化趋势

2025年月饼消费呈现明显的消费升级与健康化趋势。消费者对月饼的期待从"好吃"向"好健康"转变,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

从消费数据看,健康类月饼(低糖、低脂、无糖、有机)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的12.5%提升至2025年的18.4%,且持续上升。其中,低糖月饼最受欢迎,占比达45.3%;无糖月饼次之,占比32.7%;低脂月饼占比18.6%;有机月饼占比3.4%。

健康类月饼的消费者画像显示,25-45岁女性占比68.4%,其中30-40岁占比42.1%,是健康类月饼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关注健康、注重生活品质,愿意为健康产品支付溢价,平均溢价率在15%-20%之间。

健康化趋势也推动了月饼制作工艺的革新。如采用天然代糖(如赤藓糖醇、木糖醇)替代传统白砂糖;采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添加膳食纤维、益生菌等健康成分;研发低GI月饼等。

比如,聚焦“药食同源”理念成为热点新品类。苏州稻香村重点推出三款创新口味:陈皮豆沙灵芝月饼、枣蓉核桃阿胶月饼和玫瑰西洋参月饼。越来越多中医院、中医机构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推出了一批真正兼具养生功能与节日风味的新式月饼。如荣昌区中医院的“棠苓膳和”品牌推出了药膳月饼,选用黄精、天麻、酸枣仁、茯苓等经典食材;滕州市中医医院推出了黄精五仁、陈皮山楂、红枣枸杞等药膳月饼,专注脾胃调理、滋阴润肺等功效;青田县人民医院推出黄精牛肉、茯苓等口味的药食同源月饼。

3、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2025年,月饼行业文化内涵日益丰富,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成为重要趋势。

传统文化融入:月饼包装设计融入传统纹样、书法、国画等元素,如"敦煌飞天"主题月饼、"宋词意境"主题月饼、"二十四节气"主题月饼等,产品故事化营销也成为新趋势。

地方文化融合:各地特色月饼持续发展,如天津"麻花月饼"、北京"豆沙月饼"、云南"鲜花月饼"等。2025年,地方特色月饼销售额占比达28.7%,较2020年提升12.3个百分点。

IP联名合作:与知名IP联名成为行业新亮点。如故宫文创联名月饼、良品铺子携手敦煌研究院联名月饼,中之杰长春电影节等。IP联名月饼销售额占比不断攀升。

非遗工艺应用:将非遗工艺应用于月饼包装或产品本身,如崔莺莺品牌将平遥推光漆技艺融入首饰盒月饼包装,既提升产品文化价值,又增强收藏属性。

4、渠道变革与新零售融合

2025年,月饼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数字化、场景化趋势。月饼销售渠道呈现“线上崛起、线下深耕”的二元格局。2024年,直播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达22%,同比增长65%,抖音电商“月饼季”单日GMV破亿元。下沉市场成为增量主力,三四线城市礼盒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5年的47%,冷链物流覆盖率提升至82%,推动鲜肉月饼、冰皮月饼等区域性产品走向全国。

线上渠道:电商渠道成为主力军,占比达43.6%。其中,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占比为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占比迅速提升,直播带货成为重要销售方式,2025年月饼直播销售额占比达12.7%。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中秋节前月饼成交额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近30%。其中,店播(即商家自播)成交额较日常提升910%,成为推动月饼消费的重要渠道。店播已成为月饼商家经营的重要模式。平台数据显示,店播成交额环比7月提升910%,31个商家通过店播实现成交额超百万。54个品牌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线下渠道:商超、专卖店、品牌专柜等传统渠道仍占重要地位,占比46.4%。其中,商超占比32.4%,专卖店占比15.7%,品牌专柜占比9.3%。社区团购、企业团购等新兴渠道占比达10.2%。

新零售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如"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模式,"线上预订、线下体验"模式,"线上定制、线下制作"模式等。2025年,新零售模式销售额占比达25.3%,较2020年提升18.7个百分点。

场景化营销:围绕不同消费场景,如家庭团圆、商务馈赠、朋友互赠、自我犒赏等,推出差异化产品和营销策略。如家庭团圆场景主打大包装、实惠型月饼;商务馈赠场景主打高端、精美、有文化内涵的月饼;朋友互赠场景主打创意、趣味性月饼;自我犒赏场景主打健康、低糖、小包装月饼。

5、海外出口成为新兴渠道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中秋前夕中国月饼出口量激增至日发200车规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35%,创下历史新高。出口目的地覆盖亚洲、欧洲、北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市场占比达到45%。出口月饼种类从传统广式、苏式扩展到冰皮、流心等新式品种,单个月饼平均出口价格为2.5美元。出口企业数量从去年的80家增至120家,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跨境电商平台月饼销量同比增长200%,B2B渠道仍占据75%的主要份额。

月饼出口激增背后是海外中餐市场的持续扩张。过去五年间全球中餐馆数量增长40%,达到约60万家。这些餐馆成为月饼文化输出的重要节点,每年中秋期间会主动采购月饼作为节日营销。海外华人社区规模已达5000万人,形成稳定的传统食品消费群体。社交媒体上月饼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10亿次,TikTok上月饼制作视频平均获赞50万。

月饼制造商针对不同市场调整产品配方和包装设计。出口欧盟的月饼糖度降低30%,符合当地健康食品标准。中东版本去除猪肉成分,改用牛肉和坚果作为馅料。日本市场偏好抹茶和红豆口味,占总销量的60%。包装规格从传统礼盒改为小份量家庭装,单盒售价控制在1520美元区间。部分企业开发清真认证和有机认证产品,溢价幅度达到50%。

第三章 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1、品牌梯队现状

2025年月饼行业形成"金字塔型"品牌梯队:

第一梯队(全国领导品牌,占比35%):以传统老字号品牌为主,如广州酒家、稻香村、五芳斋等。这些品牌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优质产品和品牌影响力,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第二梯队(引领性品牌,占比40%):以现代食品企业为主,如元祖、金凤成祥、美心、杏花楼、中之杰等。这些品牌通过创新产品、精准营销和渠道拓展,快速占领中端市场。

第三梯队(新兴市场品牌,占比25%):以新兴品牌为主,如良品铺子、嘉华饼屋等。这些品牌凭借差异化定位、文化内涵和创新营销,迅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建立影响力。

2、品牌营销策略比较

传统老字号品牌:以"文化传承+品质保障"为核心,强调品牌历史和工艺传承。如广州酒家强调"百年老字号,月饼专家",稻香村强调"非遗技艺,匠心传承"。营销渠道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注重口碑营销和情感营销。

现代食品企业:以"创新+品质+体验"为核心,强调产品创新和消费体验。如金凤成祥强调"创新口味,精致体验",美心强调"高端品质,时尚生活"。营销渠道线上线下融合,注重社交媒体营销和KOL合作。

新兴文创品牌:以"文化+创意+情感"为核心,强调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如与辉同行联名款,营销渠道以线上为主,注重社交媒体营销和IP联名合作。

3、区域品牌与全国性品牌对比

全国性品牌:如广州酒家、稻香村、五芳斋、中之杰、金凤成祥、美心、杏花楼等,全国性品牌通过全国性渠道布局和品牌营销,实现跨区域扩张。

区域品牌:冠生园、海龙阁、蔡林记、双合成、福同惠等,主要在本区域有较强影响力,区域品牌在本区域市场占有率高,但跨区域扩张能力有限。

2025年,区域品牌与全国性品牌在市场份额上呈现"区域品牌稳中有升,全国性品牌稳中有降"的态势。区域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8.5%提升至2025年的35.2%。这表明区域品牌在本地市场的深耕和差异化竞争取得成效。

4、新兴跨界品牌崛起分析

2025年,新兴跨界文创品牌崛起迅速,成为月饼行业新亮点,凭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和精准营销,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建立影响力。比如,与辉同行和稻香村合作推出的定制礼盒月饼,在平台首发后突破了月饼单品的历史销售峰值,其非遗工艺展示专场中,仅1小时就售罄24万盒,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消费潜力。

新兴品牌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1. 文化认同: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愿意为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支付溢价。

2. 差异化定位:新兴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开与传统品牌的正面竞争。

3. 精准营销:新兴品牌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KOL进行精准营销,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4. 创新设计:新兴品牌注重产品设计和包装,提升产品颜值和文化价值。

第四章 消费者购买需求特点

2025年月饼市场呈现出轻伴手礼、健康化、零食化、实用性及多维度营销五大趋势变化。

“轻伴手礼”成为市场主流。在政策引导与消费观念升级的双重影响下,礼盒设计呈现轻量化、便携化和高感知特点。

数据显示,约59%的消费者偏好简约包装,关注价格适中、携带方便和可重复利用。不少品牌通过精简包装层数、内置提手、附赠心意卡等方式,回应现代消费者实用与情感兼顾的需求。

成分健康也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73%的消费者明确关注“成分健康”,低糖、无添加类产品显著增长。用户不再仅看配料表,更深入关注特定人群需求、健康管理等细节。

除了礼节馈赠,月饼的消费场景也显著拓宽。有54%的用户将月饼当作日常零食,推动产品从节令专属走向高频消费。品牌积极推出非礼盒装、散装及混合装产品,杨枝甘露、桃山皮等创新口味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零食渠道加大月饼铺货,进一步模糊了节令食品与日常零食的边界。

1、消费群体画像

2025年月饼消费群体呈现"两极分化、中间扩大"的特征:

年轻群体(25-35岁):占比42.7%,是月饼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注重产品颜值、健康和文化内涵,愿意为创新产品支付溢价。消费场景以朋友互赠、自我犒赏为主。

中年群体(36-55岁):占比45.3%,是月饼消费的主力。他们注重产品品质、品牌和健康,消费场景以家庭团圆、商务馈赠为主。

老年群体(56岁以上):占比12.0%,消费偏好传统口味,注重品牌和品质,消费场景以家庭团圆为主。

从性别看,女性消费者占比68.4%,男性消费者占比31.6%。女性消费者更关注产品颜值、健康和文化内涵,男性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质和品牌。

2、购买动机与决策因素

1)购买动机:

情感表达(45.6%):用于表达亲情、友情、爱情,如中秋团圆、朋友互赠、恋人礼物。

健康需求(32.7%):追求健康、低糖、低脂等健康属性。

文化认同(18.3%):追求传统文化、非遗工艺、文化内涵。

时尚体验(3.4%):追求时尚、新潮、独特体验。

2)决策因素:

产品品质(38.2%):包括口感、原料、工艺等。

健康属性(25.7%):低糖、低脂、无糖等健康属性。

文化内涵(22.5%):传统文化、非遗工艺、文化故事等。

价格(13.6%):价格合理、性价比高。

包装设计(10.1%):颜值高、设计精美。

3、消费场景与渠道偏好

1)消费场景:

家庭团圆(48.5%):中秋家庭聚会,用于家人分享。

商务馈赠(27.3%):用于商务往来、客户维护。

朋友互赠(15.8%):用于朋友间互赠、表达友情。

自我犒赏(8.4%):用于自我奖励、提升生活品质。

2)渠道偏好:

线上渠道(43.6%):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线下渠道(46.4%):商超、专卖店、品牌专柜。

社区团购(5.2%):社区团购平台,如美团优选、多多买菜。

企业团购(4.8%):企业批量采购,用于员工福利或客户礼品。

4、价格敏感度与价值认知

1)价格敏感度:

高端市场(100元以上):价格敏感度低,消费者更关注品质、品牌和文化内涵。

中端市场(50-100元):价格敏感度中等,消费者关注性价比。

低端市场(50元以下):价格敏感度高,消费者关注价格和实惠。

2)价值认知:

高端市场:消费者认为高端月饼的价值在于品牌、品质和文化内涵,愿意支付溢价。

中端市场:消费者认为中端月饼的价值在于品质和性价比,对价格敏感度较高。

低端市场:消费者认为低端月饼的价值在于价格实惠和实用,对价格敏感度最高。

调查显示,72.3%的消费者愿意为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月饼支付10%-20%的溢价,65.4%的消费者愿意为健康类月饼支付5%-15%的溢价。

第五章 产品变化特点与创新方向

1、传统月饼的现代演绎

传统月饼在保持经典口味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演绎,焕发新生机。据京东线上统计,今年中秋人均购买月饼的数量超过了4盒,而且广式、港式、苏式等南方流派月饼完胜北方口味。

口味创新:传统五仁月饼加入坚果、果干等新元素;豆沙月饼增加紫薯、南瓜等健康馅料;广式月饼融入茶香、花香等新口味。如广州酒家"五仁新派月饼"、稻香村"豆沙紫薯月饼"、五芳斋"茶香广式月饼"等。

工艺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提升品质和效率。如采用智能生产线实现标准化制作,保留传统工艺精髓;采用真空包装技术延长保质期,保持口感。

包装创新:传统包装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提升颜值和文化内涵。如采用简约设计、环保材料,融入传统文化符号,提升包装的视觉美感和文化价值。

2、新兴品类的崛起

健康养生类:如盒马推出的低糖流心奶黄月饼、低糖豆沙松子陈皮月饼,以及用大米制作饼皮的米月饼;沈大成无糖月饼、鲜品屋鲜品祥礼礼盒采用海藻糖、藜麦等健康食材。

特色食材类:各地将特色食材融入月饼中。浙江的鱼子酱月饼,每粒含有 3.35 克鲟鱼子酱,配以意大利黑松露酱;青岛的豆橛子月饼,以青稞面粉为饼皮,豆角和猪肉为馅料;山西的老醋月饼,在糖浆馅料中加入老陈醋;贵州的 “苦荞刺梨火腿饼” 和 “苦荞玫瑰火腿饼”,融合了苦荞、刺梨、玫瑰等当地特色食材;黑龙江的蛋黄鱼松、椒盐鳇鱼月饼,利用鳇鱼资源创新馅料 。

新奇口味类:包括各种新式口味组合。如千丝生椰拿铁流心月饼,融合了生椰拿铁的丝滑香醇;卢师傅西红柿月饼,带来清新爽口的风味;还有小龙虾、榴莲芝士、燕麦咖啡、白毫银针、奇亚籽、龙井等口味的月饼也纷纷涌现,满足消费者追求新鲜感的需求。

3、健康化产品开发趋势

健康化成为月饼行业的重要趋势,2025年健康类月饼销售额占比达18.4%,较2020年提升大幅度提升。

低糖月饼:低糖月饼采用天然代糖(如赤藓糖醇、木糖醇)替代传统白砂糖,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

无糖月饼:无糖月饼完全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和严格控制糖分摄入的人群。

低脂月饼:低脂月饼采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减少脂肪摄入。

有机月饼:2025年,有机月饼销售额占比3.4%,较2020年提升2.7个百分点。有机月饼采用有机原料,符合有机食品标准,适合追求健康和环保的消费者。

低温月饼:低温月饼表现尤为亮眼,整体销售额增速高达73%。凭冷链配送能力,京东超市解决了消费者对低温存储和配送时效问题,成为品牌拓展低温品类的关键助力。

4、包装设计与文化内涵融合

包装设计成为月饼产品的重要竞争力,2025年,包装设计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占比达10.1%。

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融入传统纹样、书法、国画等元素,如"敦煌飞天"主题月饼、"宋词意境"主题月饼、"二十四节气"主题月饼等。

地方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如天津"麻花月饼"包装融入天津文化元素,北京"豆沙月饼"包装融入京味文化元素,云南"鲜花月饼"包装融入云南民族风情。

IP联名合作:包装设计与知名IP联名,如故宫文创联名月饼、敦煌研究院联名月饼、中之杰联名长春电影节推出“光影团圆饼”直径达30厘米。

非遗工艺应用:将非遗工艺应用于包装设计,如崔莺莺品牌将平遥推光漆技艺融入首饰盒月饼包装,既提升产品文化价值,又增强收藏属性。

5、地域特色月饼关注度高

地域特色与健康需求成为消费和内容热点,广式月饼、鲜花月饼、滇式火腿月饼、苏式酥皮月饼、荞麦酥皮粗粮月饼、无蔗糖草本月饼等成为热门选择。话题#用中式糕点提前解锁中秋、#全国地域特色月饼图鉴,均登上抖音热榜第一。期间,广西、河南、四川、山东等超35个地方文旅官方抖音账号也参与互动,推动了地方文化与健康需求的结合,持续激发用户对特色月饼的关注与购买兴趣。

6、技术创新与应用

智能制造:智能生产线将广泛应用,提升月饼制作的标准化、效率和品质。

大数据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实现精准营销和产品定制。

AR/VR技术:AR/VR技术应用于包装设计和营销,提升消费体验。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产品溯源,提升产品透明度和消费者信任。

7、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月饼行业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各方积极应对:

同质化竞争:月饼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品牌需加强差异化定位和创新能力,通过产品特色、文化内涵或服务体验建立竞争优势。

成本压力:原材料、人工、物流成本持续上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需通过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和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

监管趋严:对食品安全、包装环保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加强合规管理,将监管要求转化为创新动力。

年轻消费者连接:如何吸引年轻消费者,是传统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品牌需通过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变革和渠道拓展,增强与年轻群体的情感连接。

第六章 2025年中国月饼行业智造先锋奖

随着消费升级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国月饼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2025年,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布局工业4.0技术,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数字化供应链管理、AI品质管控等创新实践,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产品价值升级。

月饼行业正从“手工作坊”向“智能工厂”转型,比如,企业通过5G+AI视觉检测系统,将产品不良率从3%降至0.15%,单日产能提升40%;企业研发“竹钢复合材料”包装,成本降低30%且可降解,响应“双碳”目标。到2027年,智能生产线在月饼行业的覆盖率将超60%,推动行业从“规模经济”向“效率经济”跃迁。

柔性供应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央厨房+区域分仓”模式,实现非中秋季销量占比15%,全年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2%。AI与物联网技术将重塑月饼行业,2027年,超50%的企业将采用AI算法优化生产排期,通过边缘计算降低数据延迟;区块链技术将实现原料溯源。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基于企业智能制造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反馈等核心指标,评选出"月饼行业智造先锋奖"十强品牌。榜单不仅展现了行业智造水平的最高标准,更为中小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

同时,2025年中国月饼行业智造先锋奖十强品牌,展现了传统节庆食品行业的现代化转型成果。从数字孪生工厂到AI品质管控,从柔性生产到智能供应链,这些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更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可持续"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国月饼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中国月饼行业智造先锋奖十强品牌榜单,包括中之杰、广州酒家、五芳斋、美心集团、元祖食品、桃李、安琪酵母、杏花楼、华美食品、稻香村。

2025年中国月饼行业智造先锋奖十强品牌介绍

第一名:中之杰

中之杰成立于2002年,是集面食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品牌管理输出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是中国北方月饼行业龙头企业,专注于传统节庆食品的现代化转型。目前拥有多家工厂,现有连锁店面百余家,市场覆盖由东北三省延伸到全国市场。依托东北优质农产品资源,企业构建了"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布局。中之杰连续多年是长春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2025年特意为电影节定制专属月饼礼盒“金鹿映月”,直径达30厘米,成为明星嘉宾的“伴手礼新宠”。并且中之杰千层酥蛋黄翡翠月饼斩获2025年度全球美食大奖SuperiorTasteAward“国际美味奖”。

智能制造介绍:2025年吉林中之杰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位于长春占地76432平方米生产基地,是国内烘焙领域标志性的智能工厂,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内部划分原料存储、智能生产、品质检测、成品仓储等全链路功能区,实现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一站式闭环”。生产环节“全流程无人化+精准化”,以“10万级恒温净化车间+全自动化产线”的核心配置,实现月饼产能单日破百万枚成绩。

第二名:广州酒家

作为百年老字号(始于1935年),广州酒家是广式月饼的领军品牌,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企业业务覆盖月饼、烘焙、餐饮三大板块,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月饼国际化的代表企业。

智能制造介绍:广州酒家的月饼生产由集团旗下利口福食品公司负责,该工厂是广式月饼领域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具有以下特点: 生产规模与自动化 利口福食品公司位于广州番禺区,占地10万平方米,拥有梅州、湘潭、茂名等多个生产基地,日产能达7万盒月饼。生产流程实现全自动化,包括馅料制作、成型、烘烤到包装全流程覆盖。

第三名:五芳斋

五芳斋始于1921年,最初以制作粽子闻名,后逐步扩展到其他食品领域,包括月饼。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五芳斋在传统食品制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月饼在市场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五芳斋月饼口味丰富,包括豆沙、蛋黄、果仁、莲蓉、紫薯、红豆沙、巧克力等多种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推荐其蛋黄莲蓉月饼,选用优质蛋黄和莲蓉制作,外皮酥脆,内馅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智能制造介绍:五芳斋2025年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五芳斋烘焙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占地面积超8000平方米,热加工区配备全自动隧道烘烤线,日产月饼、桃酥等产品超40吨;冷加工区达十万级空气净化标准,专注生产青团、米糕等,日产能达8吨,自产基地不仅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更为五芳斋烘焙的未来发展赋能了新质生产力。

第四名:美心

美心集团成立于1956年,是香港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以提供中国传统喜庆应节食品知名,包括贺年糕点、端阳粽子、中秋月饼及各款腊味产品,其月饼业务以"高端品质+创新口味"著称。香港美心流心奶黄月饼连续八年蝉联香港月饼销量冠军。

智能制造介绍:美心月饼加工厂扎根于中国广式月饼核心产区——广州番禺,占地面积超5万平方米,拥有30年以上传统工艺积淀。工厂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与人工质检双轨模式,例如在莲蓉馅料制作环节,每100公斤湘莲仅能提炼65公斤纯莲蓉,通过标准化配比确保口感绵密;月饼烘烤环节则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将误差精准控制在±1.5℃以内,实现传统风味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第五名:元祖食品

元祖月饼是源自中国台湾的品牌,自1981年创立以来,一直秉持着高品质和创新的产品理念,深受消费者喜爱。元祖食品自199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以上海为基地,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分公司和门店,成为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和礼品消费品牌。元祖月饼还涵盖了经典的苏式月饼、广式月饼以及多种台式月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智能制造介绍:元祖食品作为行业龙头,其中在成都高新区的现代生产基地,有3条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及全国食品行业首屈一指的4000平方米的10万级无尘无菌生产车间。

第六名:桃李

沈阳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于1997年1月23日在沈阳成立。公司是一家集面包、月饼、粽子等烘焙类食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国知名企业,也是行业知名上市公司。

智能制造介绍:公司现有专利54项,涵盖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并拥有1项版权著作权。桃李面包在上海、天津、沈阳设立了三大研发中心,构建起强大的研发网络。从原料筛选到工艺优化,每一款新品上市前都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口味测试。生产车间,数字化粉仓输送系统高效运转,50余套先进生产线马力全开,其中两套全自动化生产线配合9台智能机器人,精准完成每一道工序。

第七名:安琪酵母

安琪酵母成立于1986年,是全球第三大酵母企业,同时为月饼行业提供核心原料及技术解决方案。企业在湖北、新疆等地建有多个生产基地,为全国80%以上的月饼企业提供酵母、改良剂等产品,是月饼行业的"隐形冠军"。

智能制造介绍: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检测中心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主导和参与制定了酵母行业所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第八名:杏花楼

杏花楼始于1851年,是上海百年老字号品牌,以广式月饼为核心,兼具苏式、京式月饼生产能力。企业拥有上海、苏州两大生产基地,其豆沙月饼、莲蓉月饼连续十年获得"上海名牌产品"称号。

智能制造介绍:杏花楼广式月饼拥有现代化生产工厂,讲究16道工序和8个关键控制点,一天要生产100万至120万只月饼。3条每条总长38米的‘隧道炉’全力开工进行烘制。流水线上,面饼包“芯”造型,月饼排队入烤箱,进冷却塔,最后通过机械手臂自动分拣装箱,一系列自动化操作配合标准过硬的ISO质量体系,为上海老字号带来全新升级。。

第九名:华美食品

华美月饼是中国著名的月饼品牌之一。华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工业区,主要从事月饼、饼干、糕点等烘焙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大型的专业食品制造企业之一。

智能制造介绍:华美食品在广东东莞和湖北仙桃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拥有多条现代化生产线,员工数千名。华美食品还采用了MES智能制造系统,采用 IT 技术规范生产过程(配料、投料),让系统按工艺要求指导员工进行配料、投料,引进先进视觉检测系统,通过光学成像识别产品缺陷,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采用高性能金检机、X光机、克重机等多种自动化检测设备,保证食品安全。

第十名:稻香村

苏州稻香村始创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的苏州,国家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一代代稻香村人的传承与创新,苏州稻香村已成为闻名中外的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集团。

智能制造介绍:苏州稻香村与江南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了“低糖低脂烘焙中心”及“健康烘焙实验室”,致力于推动健康烘焙领域的发展。在江苏、北京、山东等众多省市拥有10大先进的加工园区,总面积超过1500亩,此外,还建立了7大原料基地,配备了100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并设立了馅料厂、印务厂等配套设施。

结语

2025年是中国月饼行业转型深化的关键一年,在政策引导与消费升级的双重作用下,行业正摆脱"天价化""过度包装"的发展误区,回归"大众消费品+传统文化载体"的本质定位。未来,随着健康化、文化化、数字化趋势的持续推进,月饼行业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专家认为,月饼企业应继续深耕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通过全渠道布局与精准营销拓展市场空间。同时,行业应加强自律,共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让这一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楼市资本论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