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这些行为,可能是霸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8:41 1

摘要:课间的走廊上,有同学故意把小明的课本扫到地上,还笑着说 “手滑”;午休时,几个女生围在一起,悄悄议论小雅 “穿得土”,不让其他同学和她一起吃饭;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刚被高年级同学拦住,逼他交出零花钱…… 这些看似 “小事” 的行为,其实可能都是校园霸凌的表现。

课间的走廊上,有同学故意把小明的课本扫到地上,还笑着说 “手滑”;午休时,几个女生围在一起,悄悄议论小雅 “穿得土”,不让其他同学和她一起吃饭;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刚被高年级同学拦住,逼他交出零花钱…… 这些看似 “小事” 的行为,其实可能都是校园霸凌的表现。

校园霸凌从来不是只有 “打架” 这一种样子,它藏在校园生活的很多角落,常见的有这几类:

一、身体霸凌:看得见的伤害

这类霸凌最容易被发现,主要是通过身体动作伤害他人,或者破坏对方的物品。比如:

故意推搡、拉扯同学,比如上下楼梯时突然把人往旁边挤,导致对方差点摔倒;

动手打人、掐捏、踢踹,哪怕只是 “轻轻打一下”,只要是故意伤人,都属于霸凌;

抢夺、损坏他人东西,像抢走同学的文具、漫画书,甚至故意撕坏对方的作业本、校服;

堵住同学的去路,比如在教室后门、学校小巷里拦着人,不让对方走,还威胁 “不准告诉老师”。

这些行为会让被霸凌的同学感到疼痛、害怕,甚至留下身体上的伤痕,更会让他们不敢再独自待在校园的某些角落。

二、言语霸凌:伤人的 “软刀子”

比起身体霸凌,言语霸凌看不见伤口,却能像 “软刀子” 一样扎进心里,常见的有:

起侮辱性的绰号,比如给胖一点的同学叫 “肥猪”,给戴眼镜的同学叫 “四眼”,这些带着嘲笑的称呼,会让同学感到自卑;

故意嘲笑他人的缺点,比如笑话同学成绩差、说话有口音、家里条件不好,甚至模仿对方的样子取乐;

说威胁、恐吓的话,比如 “你再跟老师告状,我就收拾你”“明天不准来上学”,让对方整天提心吊胆;

散播难听的谣言,比如编造 “某某同学偷东西”“某某和谁关系不好”,让其他同学对被霸凌者产生误解。

这些话看似 “只是说说”,却会让被霸凌的同学觉得自己被嫌弃、被讨厌,慢慢变得不敢说话、不敢交朋友。

三、社交霸凌:悄悄孤立他人

这类霸凌像 “隐形的墙”,把同学排除在集体之外,容易被忽视,比如:

故意孤立同学,比如分小组时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吃饭时大家都故意躲开他,让他一个人坐着;

逼迫他人 “选边站”,比如对其他同学说 “你要是跟他玩,我们就不跟你玩了”,让大家不敢和被霸凌者来往;

故意不邀请对方参加活动,比如班里组织生日会、周末小聚,所有人都收到邀请,唯独落下他,还故意在他面前讨论聚会的快乐。

被孤立的同学会觉得自己像 “多余的人”,慢慢失去对集体的归属感,甚至害怕去学校。

四、网络霸凌:延伸到屏幕后的伤害

现在很多同学会用手机、平板,霸凌也悄悄跑到了网络上:

在班级群、朋友圈发恶意消息,比如 P 丑被霸凌者的照片,配上学侮辱性文字;

私信发送威胁、辱骂的内容,哪怕删掉聊天记录,也会让对方在看到消息时感到恐惧;

故意传播被霸凌者的隐私,比如把对方的日记内容、家庭情况发到网上,让更多人议论。

网络霸凌不分时间地点,哪怕在家,被霸凌的同学也会觉得 “躲不掉”,心理压力会更大。

其实校园霸凌从来不是 “小孩子间的玩笑”,无论是推搡一下、嘲笑一句,还是故意孤立、网上辱骂,只要让同学感到害怕、痛苦,影响到他的学习和生活,就是需要重视的霸凌行为。如果看到身边有这样的事,或者自己正在经历,一定要记得告诉老师、家长,不要让伤害继续下去 —— 校园本该是大家安心学习、快乐交朋友的地方,需要每个人一起守护,不让霸凌有藏身之处。

来源:易学知识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