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arantz SACD 30n播放机和Model 30合并功放是Bowers & Wilkins 805 D4音箱的推荐搭配之一,称为“无界”套装。这个套装不但具备完善的兼容性,还有着出色的音乐感染力。我清楚的记得在Masimo Consumer Audio
Marantz SACD 30n播放机和Model 30合并功放是Bowers & Wilkins 805 D4音箱的推荐搭配之一,称为“无界”套装。这个套装不但具备完善的兼容性,还有着出色的音乐感染力。我清楚的记得在Masimo Consumer Audio公司组织的培训现场当天,一段由小提琴和钢琴演奏肖邦的“升C大调夜曲”,优美且感人的旋律让在场的人听得如痴如醉,音乐结束后大家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这段音乐来自郑京和的《Con Amore》专辑,是一张被广泛音响发烧友认可的唱片。在一篇郑京和的采访文章当中,郑京和提及婚姻和儿子,也提到《Con Amore》专辑,也讲述了儿子听到这张专辑时的反应。大致意思是,《Con Amore》这是郑京和最喜欢的一张专辑,里面充满着美好回忆。她儿子听到时就对她说:妈妈,你在这张专辑里面表达的情感比其他作品更充沛。音乐载体与音响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张用心演奏的专辑,也需要一套音乐表现力出色的音响重放才能给予聆听者美妙的音乐享受。
01
带着情感的声音
Marantz的调音取向是带情感的!我自己用过Marantz的产品,公司里也有Marantz的家庭影院放大器和HIFI功放以及SACD机。以SACD 30n播放机和Model 30合并功放为例,从个人感受的角度,我每次用它们听音乐时总有一种美好的感受,它的声音风格内敛,温暖。听小品类的古典音乐,还有艺术歌曲时,声音温婉动人,耐人寻味。它的低音带有一种电子管功放般的松弛感,听爵士音乐可谓别有风味。听Reference Recording公司《HRx Sampler 2011》专辑里面的“Donaldson-Moten — You're Driving MeCrazy/Moten Swing”时,Double Bass演奏出来的低音轻松自然。细听之下,我还能感受到乐器的声音带点轻盈,柔和,再细听,甚至还发现乐器的声音带有空气感。还有《Quiet Winter Night - An Acoustic Jazz Project》专辑,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安静的冬夜”,整个专辑的音乐调性静谧。当中有一段“Blágutten”我非常喜欢,小号吹出来的声音广阔、自然,空灵,而且音乐里面有一个用鼓演奏的低音,这个低音并不强烈,但却有一种深沉,震撼,无边际的效果,氛围感相当好。
SACD 30n的DAC部分使用了Marantz Musical Mastering,它的理念源自DAC7 1bit DAC技术,被发烧友认为非常有“模拟味”的数字技术。而Marantz Musical Mastering可视为它的演化,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更充分反映出音乐中的情感细节
02
把805 D4推出饱满的,广阔的声音
如果我提前告诉你,这功放用D类功放技术,你会有什么反应?是马上就皱眉头吗?但如果我不告诉你,让你自己听,你又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恐怕你对Model 30的印象会来个180度的大反转。Model 30的功率放大器部分使用了Hypex的D类功放,每声道输出功率100W(8欧姆)/200W(4欧姆),供电部分也是Hypex的开关电源。前级放大器电路由Marantz设计,这部分电路由独立变压器供电。因此,Model 30实质上是前后级独立供电的设计。
Model 30的推力很强,可以把Bowers & Wilkins 805 D4推出饱满的,广阔的声音。在另一方面,Model 30驱动Bowers & Wilkins 805 D4的音色取向有一种温暖柔顺的特点,低音可不是横冲直撞,而是如上述说的那样有一种松弛感,这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D类放大器的声音特点。其实不仅仅是Model 30,我一直使用的PM-KI Ruby合并功放,还有上一代旗舰型号PM-10也是如此。我曾经跟一位设计功放的朋友聊过这个事情。他说Hypex D类功放模块只是功放中的其中一部分,前级放大电路以及供电的设计,零件的使用,甚至震动隔离等环节都是影响最终声音效果的方方面面。只要外围电路设计得当也能发出温暖细腻的声音。
Model 30合并功放的功率放大器部分。没错!就是使用Hypex的D类功放模块。不过,声音可不是大家以为的冷和硬。相反声音十分温暖饱满,而且推力强劲
03
从SACD/CD唱片,数字音乐文件与流媒体
一台SACD 30n满足要求
SACD 30n是我最喜欢的Marantz HIFI音响产品之一,原因很简单就是功能完善,音质好。我现在的音源获取方式有SACD和CD唱片,付费下载音乐以及在线流媒体。我相信这种情况在音响发烧友圈子里面十分常见。SACD 30n不仅有强劲的数字音频兼容能力,而且还使用了Marantz自己设计的Marantz Musical Mastering解码技术和SACDM-3L转盘。
我收集的音源里面,对于经典的录音,例如70~90年代录制的古典音乐,我倾向选择老版本CD唱片,新录制的专辑更倾向于SACD和下载数字音乐文件,数字文件存在公司的NAS里面,在线流媒体音乐作为补充音源。我通常会使用Marantz的HEOS App,它能让SACD 30n播放NAS里面的音乐。还有就是使用USB数据线连接电脑,将SACD 30n作为外置DAC使用。通常的,我使用的音乐播放软件是Audirvana Origin,它可以支持DSD音乐播放(最高支持DSD256),也能绕过Macbook内部SRC,还能向网络上支持DLNA功能的播放器推送音乐。
另外,SACD 30n还能支持ROON Tested,当电脑里面安装了ROON,或者有专用的ROON主机时,使用USB数据线连接SACD 30n,软件与播放机之间能够实现更好的优化。从主观听感方面,我挺喜欢ROON + SACD 30n的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扎实,声像呈现更鲜明。
805 D4是宝华韦健的旗舰级书架音箱,它不仅用到了宝华韦健当今的顶级的技术,而且工艺水平堪称一流,只要功放搭配得当,它能够发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声音饱满感,以及宽广的声场
04
精细,透明,干净的805 D4
805 D4的钻石高音单元留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声音精细,透明,开阔,一尘不染。中音高清晰度,听小提琴和巴洛克音乐的效果十分好。我听Gidon Kremer(克莱默)在DG录制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大师》专辑里面的“帕格尼尼偶记”。小提琴的音色光彩夺目,弓与弦的摩擦质感非常清晰,还有那些细微的空间残响细节。在巴洛克音乐方面,我听琴鸟(DECCA旗下古乐品牌)和飞利浦制作的专辑,805 D4这种精致细腻的高音更能突出精雕细琢,富丽堂皇的声音效果。
低音和声场呈现在两分频两单元的书架音箱里面属于出类拔萃。很难想象,这么一对书架音箱在将近50平方米面积的视听室里面使用Model 30驱动依旧有着出色的表现,正如前文所描述“能将805 D4推出饱满,广阔的声音”。
我喜欢在教堂录制的音乐,因为我喜欢教堂那种独特的混响和声场效果,形成了强烈的空气感,宽阔、深邃,有高度感的声场,可以通过这些录音来体现出音响系统的声场和空气感的呈现。比如说,Proprius公司在教堂录制的专辑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说,《Antiphone Blues》(俗称“白教堂蓝调萨克斯风”),我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个专辑出色的声音立体感,尤其是管风琴的声音,温暖广阔,深邃而且庞大,我能很清晰的感受到管风琴的声像定位是从音箱后方传来,而萨克斯风的定位相对靠前,声音同样广阔,悠扬,温暖又具备鲜活的效果。《Cantate Domino》(俗称:黑教堂)当中一段“Rejoice, you bride of Christ”,这是一段纯粹的女声独唱,805 D4可以播放出丰满,清晰的人声,以及丰富的空间残响。“Adolphe Adam”选段里面的人声合唱部分,805 D4还能呈现出有高度感的声场,从听感上不仅是往音箱后方延伸,还会往音箱上方延伸。
还有Reference Recording公司的专辑《安魂曲》里面有一段“Pie Jesu”。在此我必须先说明一点,一套好的音响是完全能够反映出专辑的录音水平。SACD 30n + Model 30搭配下的805 D4就很好的反映出这段录音的出色之处。在人声合唱响起的时候,音箱似乎消失了一样,声场不仅深邃,而且宽广,其宽度可以超出两只音箱摆放的宽度。在人声独唱的声音定位清晰,空气感十足,有一种飘荡在空气中的感觉。
总结
这是一套从功能和音质方面都非常出色的音响系统。在当前的音响爱好者群体,他们的音源获取方式往往是多样化的,既有实体唱片,也有数字文档,也有在线流媒体资源,所以这样的音响系统的确非常重要。在声音方面,Marantz是带有情感的调音方向,Bowers & Wilkins 805 D4讲求精细,透明和干净,当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重播出来的声音有音乐性,有人情味,会感到乐手在用心演奏,歌手在用心演唱,能带给聆听者一种美妙的享受。SACD 30n /Model 30作为805 D4推荐配置之一,在Marantz的非旗舰机型却能让805 D4展现出色的音乐重播魅力,用“超乎想象”来形容应该是适合不过了!
Marantz(马兰士)
来源:影音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