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诗里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8:42 1

摘要:提起古代节日,大家先想到的肯定是春节、中秋,可在唐朝农民眼里,有个节日比过年还热闹——那就是诗里写的"社日"。王驾这首《社日》,短短四句就把千年前农民的快乐日子画了出来,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诗里的"烟火气"。

提起古代节日,大家先想到的肯定是春节、中秋,可在唐朝农民眼里,有个节日比过年还热闹——那就是诗里写的"社日"。王驾这首《社日》,短短四句就把千年前农民的快乐日子画了出来,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诗里的"烟火气"。

先看头两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这可不是随便写的风景,藏着农民的"丰收密码"。稻子谷子长得颗粒饱满,猪圈里的猪、鸡窝里的鸡都养得壮实,这说明今年收成差不了。更有意思的是"半掩扉"——农家大门虚掩着,没人担心丢东西。为啥?因为这天全村人都要去"社庙"聚会,地里没庄稼要守,家里也没啥值钱物件,透着一股淳朴的安全感,搁现在就是"夜不闭户"的真实写照。

最热闹的还得是后两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社"是啥?就是春天祭拜土地神的日子。古代农民靠天吃饭,土地神就是"衣食父母",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办"社日",春天求丰收,秋天谢神恩。这天不用下地干活,全村人凑钱买肉打酒,在社庙前摆开宴席,大人喝酒划拳,小孩追着跑,比过年还热闹。

"家家扶得醉人归"这句太真实了!平时省吃俭用,就盼着社日能放开喝几杯。男人们喝得东倒西歪,得家人扶着回家;女人们可能也抿了几口,脸上红扑扑的;就连平时严肃的老人,这天也会多喝两碗米酒,笑着看年轻人闹。夕阳把桑树、柘树的影子拉得老长,空气中还飘着酒肉香,家家户户都透着快活劲儿,这才是农民最实在的幸福。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祭拜土地神吗?至于这么热闹?要知道在古代,农民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难得有这么个集体狂欢的日子。社日不只是拜神,更是大家互相帮忙、联络感情的机会——张家帮李家插过秧,李家帮张家收过粮,这天坐在一起喝酒,所有辛苦都在酒里化解了。

王驾这首诗没写啥大道理,就写了农民的日常,可正是这份真实,让我们看到千年前普通百姓的快乐。现在虽然不兴"社日"了,但那种丰收的喜悦、邻里间的热闹,到今天还能找到影子——就像秋收后村里的宴席,过年时全家团聚的举杯,本质上都是对好日子的珍惜。原来不管过了多少年,普通人的幸福,从来都是这么简单又实在。

来源:大江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