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十五,也称之为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它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所以八月十五的传统习俗特别多,比如说赏月、拜月、吃月饼、祭月、烧天香、以及中秋
八月十五,也称之为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它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所以八月十五的传统习俗特别多,比如说赏月、拜月、吃月饼、祭月、烧天香、以及中秋燃灯、烧塔以及走月等等。
老祖宗认为,八月十五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同时也是一个祈福的日子,因此老一辈总结出了很多过八月十五的讲究,就比如“十五二不出,到头一场空”,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二不出”究竟指的是啥呢?
十五,指的就是八月十五,到头一场空这个很好理解,说的就是到最后,落得啥都没有,空欢喜一场,所以这句话,最为关键的其实前半段的“二不出”,这个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讲讲。
一不出:不出门
八月十五的讲究有不少,要说最讲究的还是走月,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湖上,谈笑风生。在赏月的同时,健身强体。
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讹称“见子桥”。
不管是什么说法,八月十五出门走一走,看看月亮,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而且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你都不愿意出门去,身体怎么好得了呢?而且没有一个强健的体格,你再有钱,到头也是空忙活一场。
二不出:不把礼盒扔出去
八月十五,有送节的一个传统,尤其是在我们赣北地区,人们都会忙着送礼,谓之送节,而这个时候,一定记得不要把礼盒给扔出去,尤其是别人送的礼,当你在这天扔出去的话,会容易引起误解。
别人到你家里来送礼,更多的是出于敬重,而且此时如果别人的礼物扔出去,倒是有些不近人情,而且还会造成矛盾的加深。
尤其是家里有很多孩子的,同时来看望父母,礼品当中,也会有轻有重,如果这个时候,把谁的给扔出去,都会引发家庭的一个矛盾,甚至都不要过多的去讨论礼物的事情,不然的话,就容易形成攀比之分,本身儿女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个时候,如果不把控好,团圆宴,就变成散伙饭,这多少会让人有些唏嘘。
因此,在这天的时候,无论是谁的礼物,也不论是轻重,人家送给你,是表达其爱心孝心,这个时候,就不要轻易去拒绝,尤其是一些亲朋好友送的礼物,更是不能把它拒之门外,更不要扔到外面去。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我们要以和为贵,记得不要出远门,也不要把礼盒给扔出去,以免引起别人的一个误会,造成不必要的一个麻烦。
来源:小谈食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