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有喜讯!血常规这 3 项正常,复发风险降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08:07 1

摘要:对血液病患者而言,血常规检查是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 “窗口”,其中有 3 项指标若能长期维持正常,往往意味着病情控制稳定,复发风险也会显著降低。

对血液病患者而言,血常规检查是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 “窗口”,其中有 3 项指标若能长期维持正常,往往意味着病情控制稳定,复发风险也会显著降低。

1.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 “防御兵”,其计数和分类不仅能反映免疫功能,更与血液病的活动度直接相关 —— 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复发时,常伴随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且可能出现异常细胞(如原始细胞、幼稚细胞)。

尤其对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而言,白细胞及分类长期正常,是判断病情处于 “完全缓解期” 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复发风险低的重要信号。

2. 血小板计数正常

血小板主要负责止血凝血,其生成完全依赖骨髓中的巨核细胞 —— 当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ITP 等)复发时,异常细胞会挤占骨髓空间,抑制巨核细胞成熟,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进而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正常参考范围为 100-300×10⁹/L)。

若血小板计数能长期稳定在正常区间,且无明显波动(如无不明原因的突然下降),说明骨髓中巨核细胞造血功能正常,未被复发的疾病 “破坏”,间接证明疾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3. 血红蛋白水平正常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负责携带氧气,其水平直接反映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 —— 当血液病复发(如白血病、MDS、多发性骨髓瘤等)时,异常细胞会抑制红细胞生成,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面色苍白)。

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若血红蛋白持续正常,结合其他指标(如 M 蛋白阴性、骨髓浆细胞比例正常),可判断病情处于深度缓解,复发风险显著降低;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正常也是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病情稳定的重要标志。

来源:血液科岳主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