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靳玉志:L3级自动驾驶2027年规模放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07:42 1

摘要:最近朋友圈里刷屏的都是同一件事——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说实话,这种行业大会往年也不少,但这次有点不一样。华为那个负责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靳玉志,上台讲了一番话,直接把会场气氛点燃了。他不是那种照着PPT念数据的风格,反而像在跟你聊家常,但说出来的每一个数

最近朋友圈里刷屏的都是同一件事——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说实话,这种行业大会往年也不少,但这次有点不一样。华为那个负责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靳玉志,上台讲了一番话,直接把会场气氛点燃了。他不是那种照着PPT念数据的风格,反而像在跟你聊家常,但说出来的每一个数字,都让人忍不住在心里“哇哦”一声。

他说华为的乾崑智驾现在已经是“用户最信赖的智驾品牌”了。这话要是放在几年前,估计底下会有人偷笑,但现在没人笑——因为人家真的拿出了成绩单。100万辆车已经装上了这套系统,从鸿蒙智行那几个“界”到阿维塔、深蓝,甚至奥迪、方程豹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整整28款车都在用。你想啊,这就像突然发现身边那么多朋友的车,其实都在悄悄用着同一套“大脑”。

最让我吃惊的是那个50亿公里的总行驶里程。50亿公里是什么概念?绕地球12.5万圈。我们普通人一辈子能开多少公里?可能连它的百万分之一都不到。而就在这些里程里,这套系统已经帮车主避免了271万次可能的碰撞。这个数字背后,可能就是271个没有发生的车祸,271个平安回家的夜晚。

我们都有过那种经历——下班累得不行,还要全神贯注开车回家。但现在很多人好像找到了偷懒的窍门,每个月平均用智驾开727公里,差不多是北京到上海往返一半的距离。在城里开车时,超过一半时间都交给了智驾,连找车位停车这种最头疼的事,也都交给了系统,每个月平均要用36次智能泊车。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数字时,还特意问了问身边开智能车的朋友:“你们真的这么依赖自动驾驶了吗?”得到的回答出奇一致:“用惯了之后就回不去了。”

座舱里的变化也同样悄悄发生着。现在开车想调空调、开天窗,都不用伸手了,喊一句“小艺小艺”就行。这个简单的动作,大家已经做了6790万次。手机和车机的无缝衔接更是成了常态——手机上的导航一上车就自动跳转到车机屏幕,这种流转发生了867万次。有时候想想也挺神奇的,就在三五年前,我们还都在用手机支架,现在这玩意儿都快从车里消失了。

今年4月刚发布的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在三个地方特别让人惊喜。它不再只是模仿老司机开车,而是真的开始比人开得还好——急刹车的情况少了30%,坐起来更稳当。防碰撞系统像给车装了个“全景防护盾”,连车尾都加了高精度激光雷达,下雨下雪天刹车距离能缩短四分之一。不管是在小区里慢慢开,还是在高速上飙到130公里每小时,变道时都能防碰撞,连路边的台阶、悬空的障碍物都能识别出来。

最让我心动的是那个“车位到车位”功能。从家楼下的车位到公司车位,全程都能交给系统来开,过ETC不用停车,跨城市开也不用频繁接手。现在全国已经有50多万个停车场支持这个功能,连地下停车场跨楼层都能搞定。想想以后去广州白云机场这种大机场,再也不用绕来去找车位了,是不是瞬间觉得出行轻松了不少?

靳玉志聊到一个观点特别有意思。他说汽车行业的发展就像“三波浪潮”:2015到2022年是第一波,电动代替燃油,加油变成充电,开车的成本一下子降了下来;2022到2027年是第二波,也就是我们现在正经历的智能化,车子能帮我们开车,既解放双手又更安全;而从2027年开始的第三波,才是真正的自动化——车子完全自己开,变成移动的小空间,可以在里面办公、看剧,整个交通效率会提升,生活也会更方便。

对应这三波浪潮,华为的规划也特别清晰:明年,ADS 4系统先在高速上试商用L3,也就是高速上车子能自己开,遇到特殊情况再提醒人接管,同时在城区测试更智能的L4;2026年,只要法规允许,高速上的L3就大规模用起来,城区也开始试L4;到了2027年,L3会变得很普遍,城区L4将正式商用,甚至会出现无人出租车、干线物流车这些跑长途拉货的无人车。

想到可能再过两三年,我们出门真的不用自己开车了,突然有点恍惚。还记得小时候看科幻电影里的自动驾驶汽车,总觉得那是很遥远的未来。可现在,未来好像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靳玉志最后说,现在全球都在抢L3、L4的发展机会,汽车产业正加速向自动驾驶时代迈进。听着这些话,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可能正是汽车发明一百多年来最深刻的一场变革。而这场变革,不再只是工程师们在实验室里捣鼓的东西,它已经真真切切地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驾驶习惯,甚至重新定义着“开车”这件事本身。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现在和朋友聊车,话题已经从“这车百公里加速多少”慢慢变成了“它的智能驾驶好不好用”。这种转变,或许就是时代给我们最直观的信号吧。


来源:吉他科技云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