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马来西亚《亚洲国防安全》网站于2025年9月28日发布的一篇文章,由本人翻译、编辑并分享给大家。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中国官方近日披露,新一代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的雷达截面积小于人类手掌。这一消息表明,中国在隐身技术和第五代战斗机设计领域的快速进步。
本文是马来西亚《亚洲国防安全》网站于2025年9月28日发布的一篇文章,由本人翻译、编辑并分享给大家。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据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援引《中央电视台》9月28日播出的详细报道,歼-35战斗机极小的雷达截面积得益于独特的机体外形设计以及先进超材料涂层的应用。中国方面强调,这些技术均为中国自主研发,且为中国独家技术。
此次披露是迄今为止中国对歼-35隐身性能最重要的一次公开确认,使得这款战斗机在低可探测性方面,与美国F-35和F-22同属顶尖行列。
防务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披露并非偶然,而是有意向地区对手和国际防务界释放信号,中国航空工业有能力与西方第五代战斗机抗衡的信心。
北京《航天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对于这种尺寸和级别的战斗机来说,相当于成人手掌(大致与麻雀相当)的雷达截面积应该被视为“非常小”。他表示:“这样的数值表明歼-35的隐身能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较低的雷达截面积意味着,这款战斗机能够穿透先进的防空系统而不被发觉,直至危险地接近目标”。
这种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印太地区的空中力量格局,因为美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严重依赖分层防空网络来应对威胁,例如爱国者PAC-3、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配备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等。
就在歼-35雷达截面积曝光的几天前,中国海军宣布了一项重大里程碑:第三艘航母“福建舰”(003型)完成了首次弹射起飞与阻拦着舰试验。
9月22日的公告确认,这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超级航母进行了三种机型的训练: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以及至关重要的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
将先进的隐身舰载战斗机与电磁弹射系统配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使得中国海军能够投射与美国海军从核动力航母上部署的F-35C相媲美的海上空中作战能力。
中国官方媒体公开将歼-35的隐身突破与福建舰的试验联系起来,强调了平台与航母之间的协同关系,并强调了中国远洋海军雄心如今有了世界一流的航空技术作为支撑。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不仅强调了隐身性能,还重点介绍了歼-35的一些关键性能参数。
据报道,这款隐身舰载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吨,由两台中国自主研发的中等推力发动机提供动力。专家指出,虽然官方将歼-35定位为中型战斗机,但3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接近重型战斗机的下限。
结合电磁弹射起飞,这一重量级别允许歼-35满载弹药和燃料起飞,与歼-15等滑跃起飞的战斗机相比,航程更远、载荷更多、作战续航更强。这些特性使歼-35成为一款真正的多用途隐身攻击战斗机,能够执行跨越第一和第二岛链的远程海上拦截、空中优势任务和纵深打击任务。
来源:零度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