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上午,“2025感动深圳·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如约而至。这场以爱为名的年度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涌现的关爱案例的集中礼赞,更是对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精神底蕴的深度挖掘与生动诠释。
9月28日上午,“2025感动深圳·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如约而至。这场以爱为名的年度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涌现的关爱案例的集中礼赞,更是对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精神底蕴的深度挖掘与生动诠释。
分享会以“平凡英雄 燃薪火”“关爱空间 聚暖流”“科技向善 创未来”三个篇章,通过短片播放、情景讲述、现场连线等多种形式,发布了“年度爱心人物”“年度爱心家庭”“年度爱心社区”“年度爱心企业”“年度公益机构”“年度创意项目”及“致敬深爱力量”等关爱案例,全景式展现了深圳“关爱之城”的深厚积淀与蓬勃活力。
晚会以《深爱同行》开篇,回顾了过去一年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深大学子香港海边果敢救人、武警战士勇闯火海、外卖小哥暴雨中守护井盖、公交司机秒变“灭火先锋”、六旬老人高速跪地拦车、列车上的爱心产房接力、“90后”医生高铁急救、市民勇阻暴力行为……这些发生在一念之间的选择,没有犹豫,只有本能般的挺身而出。刹那间的身影,定格了深圳人内心的善良底色,折射出这座城市深入骨髓的正义与勇气,成为“圳能量”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随后,关爱案例代表们一一登上舞台,接受致敬并分享他们的“深爱”故事。
“凡”星闪烁 爱心人物诠释“平凡之中见不凡”
在深圳这座拥有千万追梦者的城市,每一个平凡人都有机会成为照亮他人的 “一颗星”。本届年度爱心人物,正是这群“凡”星的杰出代表。叶宇筠捐赠5000万元助力深圳大学建设发展,汪大维捐建十所同维希望小学为1354名学生点亮通往大学之路,蒋庆北帮助百名残障人士掌握绘画技能、实现就业自立,学生张宇恒临危不乱冷静施救昏厥老人,钟承华带领医疗团队以44项新医疗技术填补察隅县人民医院医疗空白,葛乾坤自筹创立“深漂第一站”为百余名来深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和求职信息……他们可能是我们的邻居、同事,或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以不求回报的俯身帮扶、伸手相助,诠释着“平凡之中见不凡”的真谛。
相亲相爱 书写“小家大爱”动人篇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个小家的温情坚守,汇聚成深圳这座“关爱之城”的温暖底色。本届年度爱心家庭的故事中,方伟坤家庭倾资打造家风文化园,使之成为深圳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处重要阵地;艾丽华家庭夫妻接力援藏,将深圳教育的火种播撒在雪域高原;刘有成家庭用坚韧守护多重困境家人,将家庭之爱延伸至社区帮扶精神障碍群体;陈惠娟家庭27年志愿服务促进湾区共融;陈伟红家庭在地震灾区救死扶伤,退休后义诊惠及上万人次;徐建国家庭“援藏+援非”双线接力,用医者仁心仁术书写家国情怀……这些“小家大爱”的动人篇章,让善意在血脉亲情中传承,让温暖在千家万户间流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家国同心曲”,展现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
细“治”入微 爱心社区让陌邻变睦邻
社区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也是关爱行动落地生根的“第一现场”。福田区翰岭社区创新推出“四化四心”工作法,打造“籽籽同心,幸福翰岭”品牌;盐田区中英街社区以“四心服务”构建深港关爱共同体,推动“深港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宝安区宝民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一传承”,打造全国首家嵌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儿童康复示范点;龙岗区南约社区建立“约吧”多元共治平台,营造全龄友好环境……这些社区用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将宏观的关爱理念转化为微观的民生温度,让幸福在基层单元悄然生长。
专业力量 把关爱做成“长期事业”
年度公益机构不做“一次性”的爱心展示,而是用“硬核”的专业能力,把关爱做成了一份可延续、可信赖、有保障的“长期事业”。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开展公益活动逾百场,用媒体力量传播公益声音;深圳市观玉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立足中英街,辐射深港,让雷锋精神绽放异彩;深圳市志愿者河长联合会开展生态环保公益活动2.2万场,守护深圳的绿水青山;深圳市罗湖区星曙光志愿者协会13年资助1700余名学子圆求学梦;深圳市南山区惠民综合服务社聚焦精神障碍群体,逐步建立起跨精神卫生、残障康复、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等领域的服务体系。
责任在肩 爱心企业践行商业向善
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深圳关爱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创新者。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安置,海基维一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援建希望小学改善偏远地区教育条件,京基集团有限公司连续17年支持“地球一小时”环保公益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它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企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深切回馈与积极贡献上。公益不是附加项,而是企业基因中自然生长的一部分。
科技赋能 以创新方案回应民生关切
本届年度创意项目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城市关爱事业探索崭新的实践路径。“空地一体生命至上”城市救护项目,创新运用无人机搭载AED设备,让无人机化身“空中急诊科”;“心光大道”文明培育活动项目,通过科技互动设备将急救技能学习转化为趣味化体验,将急救知识融入城市文旅地标;“乐龄智康·慧享生活”项目,集成20余项创新技术,构建全场景智慧养老生态;“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项目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建立可持续的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深圳样本”……这些创意项目以创新驱动、用科技赋能,为关爱行动持续注入动力和活力,让关爱以更智慧、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润泽千家万户。
文明推广 激发城市向上向善新活力
作为本场晚会的重要环节,“文明推广人”周禹以亲身参与者的视角,带来了生动讲述。他分享了自己在今年5月“文明中国·人人有礼”主题传播活动启动仪式上的经历,指出该活动所倡导的理念与深圳关爱行动弘扬的“真善美”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周禹还介绍了同样火爆的“深圳CITY TALK”互动话题,该话题通过市民广泛参与,票选出了“深圳,支持每一种可能”等十大深入人心的城市Slogan,全网传播量逾1.23亿次。最后,他以“文明推广人”的身份热情呼吁大家积极投身关爱行动,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分享会在重温《深圳关爱行动宣言》和主题曲《谢谢你》的温暖氛围中落下帷幕。这场持续80分钟的分享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关爱行动的总结,更是对深圳城市精神的一次深刻诠释。
22年,3.8万项爱心活动,2800余项公益项目,上千万人次参与……这些数字背后,记录的是普通市民的善行与义举,是深圳人对关爱执着的坚守,对善良坚定的信仰。千千万万深圳人用日复一日的选择与行动,既书写了“我的深圳故事”,也共同缔造了“我们的深圳故事”,也成为这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的生动注脚。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的时间节点,未来的深圳将继续以爱为名,用心书写更多动人的“深圳故事”,让“圳有爱”的名片更加闪亮,让这座城市的温度持续传递。因为,深爱,因你而在;深圳,因爱而美。
来源:深圳特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