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游客的行囊正进行着一场“风味革新”,红肠与格瓦斯仍是不可或缺的情怀符号,而五常大米、伊春桦树汁、抚远蔓越莓等,这些来自黑土地的物产,正以鲜活之姿,跻身伴手礼“必带清单”。行囊之变,源自这条百年老街的标签再添“龙江优质产品黄金展台”的蜕变。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马智博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游客的行囊正进行着一场“风味革新”,红肠与格瓦斯仍是不可或缺的情怀符号,而五常大米、伊春桦树汁、抚远蔓越莓等,这些来自黑土地的物产,正以鲜活之姿,跻身伴手礼“必带清单”。行囊之变,源自这条百年老街的标签再添“龙江优质产品黄金展台”的蜕变。
这场蜕变的密码,藏在道里区对我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战略的精准落地中。通过“服务前置+文化赋能”组合拳,中央大街吸引十三市(地)名优特产与文旅业态集聚,让面包石既承历史,更载新机。正如道里区委书记董继文所言,“我们以文旅流量为磁石,用全周期服务托底、文化基因铸魂,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扎堆、名优特产荟萃、文旅业态交融,不仅实现‘一街购遍龙江’,更让黑土优品顺着人流商流走向全国大市场。”如今,中央大街正扛起黑龙江“寒地黑土”生态优势转化的“黄金窗口”使命,让老街的芬芳里,流淌着产业升级的强劲脉动。
城市地标跃升展示窗口
曾经的中央大街,特产店零散分布,品类单一、吸引力弱。为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中央大街以文旅场景为试验田,架起黑土精华与市场价值间的“转化走廊”。
在凯莱酒店一层,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委员会打造的“十三地市名优特产展区”,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龙江好物地图”将昔日孤立的店铺串珠成链,凝聚成集。在“地图”上,“九珍十八品”伊春馆以八大类198款林下珍品,铺陈林都四季馈赠;佳木斯“抚远礼物”店内,蔓越莓鲜果与赫哲族鱼皮画碰撞出文化韵味;逊克北红玛瑙展区,莹润原石在射灯下流转黑土瑰宝的光华。“管理部门用‘链式思维’破题,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攥指成拳’,既破解了单品店的困局,更让中央大街成为全国游客感知龙江优质产品实力的‘第一窗口’。”道里区区长于军说。
今年,由我省电商协会与中央大街管委会共建的“龙江好物选品中心”将品牌聚合推向新高度。选址江畔路与尚志胡同交会处的中心,作为资源整合“中枢平台”,将500余款产品划分为“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黑龙江礼物”等主题展区,实现从展示到体验的全链条升级。直播间内,主播手持蓝莓果干讲述“黑土地腐殖质层厚达半米,孕育果肉饱满、风味浓郁”的故事;品鉴区里,游客品尝豆浆感叹“黑土地种出的豆香醇厚自然”。中心负责人张璐璐说,“我们不做简单货架陈列,而是为每款产品注入‘黑土故事’。比如这款马铃薯食品,会讲解北大荒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所以土豆蒸煮后绵密回甜。”
这种“集群化+故事化”模式实现了从“卖产品”向“卖生态”“卖文化”的转变。选品中心6月试运营以来,已承接20余场直播,单场最高销售额80余万元,更多龙江好物借此打开全国市场。
文化赋能激活品牌内核
中央大街的魅力,不仅在于日均超30万人次的客流,更在于将“流量”转化为有文化黏性的“留量”。
“我们不只是卖桦树汁,更是传递小兴安岭的森林密语。”“九珍十八品”伊春馆负责人苏佩华说。这家200平方米左右的直营店,仿桦树皮纹理装修与八大品类展区相得益彰。游客聆听“清晨采集、48小时锁鲜”的工艺故事,品尝清冽桦树汁,仿佛置身小兴安岭。开业半年,该店日均营业额破万元,更带动伊春其他森林食品企业订单增长——有浙江客人在馆内品尝了部分伊春食品后,当即与“九珍十八品”伊春馆达成合作,返乡在自营店铺中增设了伊春食品销售专区。
在选品中心直播间,主播以松花江和防洪纪念塔为背景进行“场景化直播”,将产品销售升维为生活方式传递。张璐璐表示,“我们选取主播要深谙黑土文化。比如介绍蔓越莓,会讲‘黑土地孕育、松花江水滋养’,这比单纯说‘有机’更有感染力。”
金谷大厦“黑土优品①号餐厅”深植文化基因,以特色餐饮为载体激活黑土地价值。正如餐饮部经理郭春波所言,“我们通过比赛选出的十大名菜皆烙刻‘黑土印记’——佳木斯蔓越莓入味的创意锅包肉、五常大米蒸煮的阳光香饭,每道菜都是黑土地风味的生动诠释。”餐厅不仅形成特色菜单,更通过线上渠道拓宽大众对黑土优质食材的认知度,自2024年7月在网络推出优惠套餐以来,截至目前已实现销量突破8000单,十大名菜成为热门打卡必点。
文化赋能的背后,是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委员会“提升传统业态、布局新兴业态”的引导,伊春馆融合森林食品与小兴安岭传说,抚远礼物店融入赫哲族非遗,延寿养生中心打造“长寿之乡”IP。游客们津津乐道,“在这里买的不仅是特产,更是一段黑龙江的故事。”文化,正是中央大街将客流转化为品牌认同与消费忠诚的核心密码。
生态重构催生发展势能
事实上,中央大街的价值,早已超越“卖货”,它如一剂“催化剂”,激活了县域经济“一池春水”,推动龙江优质产品从“区域品牌”向“产业集群”跃升。
延寿县“养生产品展示直销中心”是典型注脚。这座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门店,陈列延寿大米、沙棘、黄精等130余种产品。“我们卖的是‘长寿之乡’的生态IP。”负责人吴雨洁说,店员会详解“好空气、好土壤、好水质”,买大米的顾客追问覆膜栽培技术,挑沙棘原浆的聊黑土地肥沃。开业三个月,5.2万游客涌入,110万元销售额背后,带动当地企业订单激增30%——一家大米企业因订单火爆,将生产线产能提升30%。
联动效应在老街蔓延,伊春森工桦树汁店开业两月斩获1500万元订单,带动周边森林食品企业集体“出圈”;抚远“礼物”的蔓越莓干成游客“必带伴手礼”,间接让2024年下半年抚远游客量增长15%,许多人直言“是看了‘抚远礼物’的视频才来的。”“中央大街给了我们‘金字招牌’,游客信中央大街,才信我们的产品。”企业负责人说。
采访结束时,金谷大厦市集仍然人声鼎沸,选品中心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介新品。当传统农业邂逅现代文旅,当黑土好物对话百年商街,迸发的不仅是商业价值,更是一个农业大省的品牌突围。未来,中央大街将继续守好“窗口”,让更多优品走出去,让更多游客走进来,让更多农民富起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