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棍专业户”隋炀帝杨广?(1)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06:25 1

摘要:隋炀帝这个人,在历史学家眼里,简直成了坏人的代名词,弑父、淫母、杀兄、幽弟,所有你能想到的贬义词,似乎都能用在他身上。面对这样的历史形象,我们后人似乎很难对他抱以理解之同情,毕竟他看起来就像个彻头彻尾的恶棍。然而,历史上真的存在绝对的恶棍吗?对于普通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坏的皇帝是谁?有人给出了答案,他就是头顶长疮、脚下流脓的隋炀帝!

隋炀帝这个人,在历史学家眼里,简直成了坏人的代名词,弑父、淫母、杀兄、幽弟,所有你能想到的贬义词,似乎都能用在他身上。面对这样的历史形象,我们后人似乎很难对他抱以理解之同情,毕竟他看起来就像个彻头彻尾的恶棍。然而,历史上真的存在绝对的恶棍吗?对于普通历史人物,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翻阅野史和正史来了解他们,野史虽可能胡说八道,但正史的史官通常比较负责任,会进行考订。但隋炀帝却是个例外,你会发现正史中关于他的很多记载,也让人难以置信。就连史学界泰山北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他的描述,也让人纠结要不要相信。还有当代民间历史学家张宏杰,也在他的书中提到了隋炀帝的故事。

隋炀帝母亲去世,他表面痛哭暗地却偷偷吃肉,这事儿你敢信?

这事儿可不是我瞎编,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得明明白白。隋炀帝在母亲孤独皇后去世时,表面上吃斋念佛,暗地里却让仆人把鱼肉装在竹筒里,蜡封口后偷偷送进宫。可问题是,孤独皇后与隋炀帝母子关系极好,史料有载,他何苦在母亲去世时冒风险吃肉?再说,隋炀帝可不是个没文化的粗人,他是个情感丰富的诗人,随便一首诗,比如“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放盛唐也是佳作。这么有才情的一个人,母亲去世时非得吃肉,实在说不通。但《资治通鉴》就是这么记载的,让人不得不疑惑,历史学家为何总爱给隋炀帝泼脏水?其实,这背后有原因,后来的王朝总爱证明前朝亡国之君的坏,以此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王朝更迭多否定前朝,但隋唐交替却与众不同,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其他王朝更迭时,往往直接否定前朝统治,比如汉代说秦朝残暴,明太祖说驱除元朝胡虏。但隋唐交替却并非如此,因为它们本质上同属一个集团——关陇集团。这里有个超牛的人,叫独孤信,他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个皇室。大女儿是北周皇后,四女儿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七女儿则是隋文帝杨坚的老婆。独孤信的血脉流淌在三个皇室中,三家其实本是一伙。所以李唐王朝不能否定这个统治集团,只能把隋炀帝描述成恶棍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初唐时期文化繁盛,文人众多,消费谁呢?自然是骂隋炀帝,政治上肯定正确。就像今天拍电视剧,坏人角色往往让日本鬼子来演,因为政治上正确,没人有异议。

杨广到底好不好色?正史记载他是个色中饿鬼,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隋书》这部由魏征所著的正史中,记载了二十岁的杨广带领大军平灭南朝的故事。当时的陈后主有个宠妃叫张丽华,后世史官认为杨广见到如此美人,定会色心大动,想将她纳入后宫。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此事根本不可能。当时的杨广还只是普通皇子,正处于夺嫡关键期,平灭南朝是他树立政治形象的重要工程,他怎会因一个女人而毁掉自己的大计?更何况,张丽华在举国上下眼中是个淫荡、贪婪、奸诈的妇人,平灭南朝的合法性之一就是铲除这样的奸诈之人,她实为政治犯。把这样的政治犯当作简单美丽肉体看待,显然缺乏政治常识。再者,张丽华当时至少三十开外,而杨广才二十岁,他对一个三十岁的御姐如此感兴趣,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正史记载的这件事,你认为是真是假?所以这件事可以推断就是诬蔑,可它见于正史。

说到隋炀帝杨广,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暴政,但你知道吗?他身上还有一个更大的争议点,那就是他是否真的弑父篡位,这在封建王朝时代可是最大的罪名啊!

隋文帝杨坚,这位开国皇帝,竟然被传是死于自己儿子杨广之手,这究竟是真是假呢?在我做这个节目之前,我还特意翻了一下我们出版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这可是正史级别的资料哦。上面明确写着,仁寿四年,隋文帝死于杨广之手,这几个字可是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但话说回来,这件事真的可能发生吗?历史上记载的情境是这样的,仁寿四年,杨坚身体已经不行了,他把太子杨广召进宫来,想见最后一面。可就在这时,却传出了杨广弑父的消息。这究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还是后人的猜测与臆断呢?毕竟,在封建王朝,权力斗争是残酷的,为了皇位,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杨广是否真的走到了这一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历史证据来佐证。

历史总是充满了谜团和争议,杨广弑父这一事件,究竟是真是假,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真相。

杨广能当上太子,靠的可不是阴谋诡计,而是与太子杨勇的鲜明对比,这背后究竟有哪些故事呢?

杨广可不是普通人,他十三岁便被封为晋王,二十岁就平灭了江南,还在扬州当了九年的江南总管,政治经验可谓丰富。而他之所以能当上太子,全因与当时的太子杨勇形成了鲜明对比。杨勇因家有胡人血统,行事风格与父母大相径庭。他老爹杨坚性格节俭,甚至可以说有些抠门,而杨勇却为人奢靡。他老娘孤独皇后最看重的就是男人的生活作风,但杨勇却对自己的正室妻子不感兴趣,反而与一个工匠的女儿私通,生了一堆孩子,这让老娘十分不满。更让老爹杨坚猜忌的是,杨勇还天天与江湖豪侠混在一起,甚至带剑上朝,这无疑加剧了父子间的矛盾。相比之下,杨广则显得沉稳、节俭,更符合父母的期望。杨广与杨勇的对比,无疑揭示了皇位继承背后的复杂与残酷。

杨勇冬至朝贺时,太子宫内竟也奏起朝乐,这事儿让隋文帝心里怎么想?

冬至那天,朝臣们朝贺完隋文帝后,竟又跑到太子宫去朝贺,太子一高兴也奏起了朝乐。这事儿传到隋文帝耳中,他心里能没想法吗?对太子自然越发不满。而远在扬州的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却凭借在南方的政绩和好名声,逐渐赢得了老皇帝的青睐。他礼贤下士,整理文化,管理江南,结交名士,与太子形成了鲜明对比。老皇帝越看长子越不顺眼,终于在开皇二十年决定换太子。换太子后,杨广一改往日作风,闭门不问外事,专心写书编佛经,一心礼佛。他甚至在太子册封大典时,主动提出不穿太子服饰,避免与老皇帝撞衫,还建议太子宫里的人对他不称臣,只对老皇帝称臣。您是唯一的主上,对您才能称臣。杨坚说,好孩子,懂事。

杨广那么能装能忍,怎么就在老皇帝临终前几小时,突然按倒妃子、要杀亲爹?这真的符合他的利益和性格吗?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咱们来仔细琢磨一下,杨广这个人,可是出了名的能装能忍。按理说,在老皇帝临终前,他最该做的就是好好伺候,尽尽孝心,顺顺利利地接班。毕竟,只要挺过这几个小时,天下就是他的了。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常人都会做。更何况,当时政治局势那么凶险,他的几个弟弟都在外头,据说还有造反的苗头。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思去扑倒妃子,突然脱掉伪装,变成一个禽兽,这真的可能吗?其实,就连一直要给杨广抹黑的唐朝文臣,在《隋书》里都没敢这么写。他们知道,这样的描述太不符合常理了。可是,后来很多历史书却偏偏这么写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历史的误传,还是有人故意为之?杨广的这一举动,究竟是真实发生,还是历史的抹黑?

来源:小许游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