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汤家凤最近突然跨界追着于东来骂,一个视频发出来两个小时以后,点赞就过百万了,硬是把当初那个事儿的热度又往上推了一个层次。
文|卡卡
谁能想到考研圈的能和商业界来一场梦幻联动?
汤家凤最近突然跨界追着于东来骂,一个视频发出来两个小时以后,点赞就过百万了,硬是把当初那个事儿的热度又往上推了一个层次。
要知道,于东来之前可是无数人都想为他打工的良心企业家,结果最近从在预制菜风波里搅和了一通之后,口碑急转而下。
一开始大家只觉得他就是应该好好的开自己的超市,别在不明不白的时候站队,结果现在闹了一出越扒越有。
今年9月份,罗永浩和西贝直接来了场世纪大战,最开始是因为罗永浩去了西贝吃饭,发了条微博,大概的意思是说那里的预制菜价格和限制价格差不了多少。
按理来说如果是预制菜,能够公开的向大家标明哪几道菜是预制菜,什么材料是预制材料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罗永浩这次质疑说的不仅是他们那里卖的菜贵,更是信息不透明,连带着让所有网友都在研究自己到底有没有在吃东西上花过冤枉钱。
这事可不只是简单的冤枉钱,西贝那边都已经准备上市了。
贾国龙没想到能被罗永浩来这么一下,整个人气的不行,先是第一时间对外否认食用过预制菜,并且放话要去起诉。
后来贾国龙更是直接来了一场后厨直播,结果这一下子倒好,被不少人发现西兰花的保质期长达两年。很多菜品只需要再热一次就能上桌的事实。
以至于西贝门店营业额暴跌数百万,结果眼看着舆论一边倒,胖东来的老板下场了。
他先是感谢了西贝和海底捞,又说让大家不要轻轻松松的就毁掉一个企业家,可没过多久他就把账号设为私密,但就算是这样,他也算是彻底卷到这事里了。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当年东方甄选,因为小作文事件闹得可严重了,先是董宇辉停播,后是孙东旭在直播间当着一众网友面摔手机,说要给大家开会。
最后还是俞敏洪紧急出面道歉这事,才勉勉强强算是把热度压下去了。
但是东方甄选的路人缘却急转而下,消费者觉得自己没受到重视在先,企业不尊重核心员工在后。
结果这时候东兴集团的创始人兰世立窜出来了,不仅公然指责于洪敏一众的道歉迎合网友,更是批评董宇辉是个不知道感恩的白眼狼。
他一点都没有理解大家想要为员工在企业里的价值争一个公平的苦心,就连兰世立都被指着鼻子骂,不了解直播行业生态,就跳出来蹭热点。
他自己的名声不说,就连品牌的路人缘也直线下滑。
其实这类事儿本质的矛盾是跨界者把自己的行业视角和大家的核心诉求硬是扭在了一起,导致自己站的立场,还有舆论的期待对不上。
于东来力挺西贝没问题,但是他是因为自己开的胖东来没问题,品控经验也好,所以他才站在供应链的规范性的角度去评判的这件事儿,但是却忽略了大家愤怒的是消费者是否应该有绝对的知情权。
最后于东来几句话就把商业的不容易捧得高高的,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就莫名其妙的被弱化了。
眼看着西贝这件事儿越演越烈,于东来当时支持贾国龙的言论也几次三番被翻出来评论。
估计于东来自己都不会想到,他跨界支持别人,有一天也会被跨界的人反驳。
这次是考研数学老师汤家凤出来了,他发布了视频,公开指责于东来,因为胖东来超市产品品质肯定没什么问题,大家也都愿意买,这肯定是于东来的本事,但并不代表大家都认可于东来的价值观。
这话说的倒是没什么问题,不少网友看了之后纷纷竖着大拇指叫好。
汤家凤这次倒是人间清醒,他觉得评判企业家和企业家的根本标准是看这个企业家有没有把老百姓的需求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付出在实践上。
但凡有点儿事儿,张嘴闭嘴就是卖惨,一口一个经营不易,那如果消费者都包容他们的惨,那谁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呢?
这次汤家凤硬刚于东来的事儿,瞬间冲上热搜,评论区的网友越看越爽,甚至还把最近播出的电影《731》找了出来。
这次不是电影有什么问题,而是于东来在社交平台上曾经发过文说传播美好比传播仇恨更能使人走向光明。
虽然他的出发角度可能是好的,但是这类题材的电影终极目标不是为了传播仇恨,而是为了把最真实的历史呈现给没有经过那段历史的后人。
我们大家看的是历史,而不是无由来的恨,更何况这种恨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这里单纯的去恨。
而是让我们把这种恨当成一种动力,时时刻刻记住当时的屈辱,化动力为行动力,去努力的完善自己,建设这个国家。
但是于东来作为公众人物,他就必须在说什么话之前想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会不会造成什么舆论的影响。
这下子倒好了,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良心企业家的口碑一塌再塌。
还有赵立新,他当时靠着配音翻火之后,仗着自己身上有一星半点流量,就开始给日本洗白。
他甚至还张嘴调侃了,难不成日本是忘带了打火机?这番言论瞬间引起了众怒,虽然他马上删除了直播并且道歉,但是他也逃不开被封杀的命运。
说白了,这些事儿都说明了大家对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的认可,往往局限于这个人的专业领域,于东来虽然被夸是商界清流,但是只是鉴于超市品控上。
但脱离了专业领域之后,他把握不了公众议题的核心需求,不管是盲目支持谁,或者是批判任何东西,都有可能会像现在这样引发舆论的反噬。
而且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守住历史和民生这两个底线,守不住的话,消费者也不会继续造神。
来源:筷子旅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