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能没听过这样的事儿: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好赶上新中国刚成立,蒋介石灰溜溜跑去了台湾,身边多的是人——一车一车的国民党士兵堆满了码头。台湾那会儿人口才六百万出头,硬塞进几十万兵,别说房子不够住,最扎心的是,这群壮小伙儿个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结婚的念头一个比一个
你可能没听过这样的事儿: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好赶上新中国刚成立,蒋介石灰溜溜跑去了台湾,身边多的是人——一车一车的国民党士兵堆满了码头。台湾那会儿人口才六百万出头,硬塞进几十万兵,别说房子不够住,最扎心的是,这群壮小伙儿个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结婚的念头一个比一个强烈,可现实却让人只能憋着。
说是“统统不准结婚”,蒋公一句话丢出来,让大家空想着未来。其实谁都明白,老蒋当年曾经给兄弟们画过大饼,“等我们夺回大陆,婚事自然有落”。这口头禅在岛上也没少提,听得士兵都快脑子打结——到底是让人等机会,还是等一辈子?
我还记得,王震带队进新疆的时候,身边没女人,军心乱得很。王震干脆把山东姑娘往兵营里送,让战士们成家。这招是老实管用。但台湾嘛,条件完全不一样。岛上的年轻姑娘一定还没三十万,哪够分?大家心里其实都不安稳,不过规矩还是要有。于是“等五年,等反攻”,这成了安抚士兵的唯一办法。
可等啊等,时间一晃几年过去,岛上的兵从小伙子熬成大叔。青春时光耽误了个彻底,反攻的事只变成了每年一场大阅兵和一堆口号。这下子,有些人憋不住,岛上开始有小道消息传开:有人犯了事,蒋介石急得团团转,据说连饭都吃不香了。
怎么办?政策必须再收紧。禁婚令定下来,只有年满38岁的才能办结婚证。这个岁数,你再想想,那些混成干部的,早就过了婚配黄金期,挑老婆也是什么都讲究条件。而普通士兵呢?只剩下望天叹气。婚姻、家业,都成了泡影。退也退不了,只能在岛上熬着。
蒋介石也是个人精,他知道“堵”不是长久之计。学着日本人的法子,军营里开起了茶室——其实说白了就是“军中乐园”,让士兵们花钱解决生理需求。传说里军妓与士兵的比例严重失衡,能进去的都是手里攒了大半年的薪水。岛上女人也不愿干这活,捏着鼻子赚政府那一半的钱,剩下的和男人对半分。
日常其实还真苦,大伙的薪水除去衣食只剩小几块。茶室开得热闹,大多数人却还是舍不得花,硬把钱留着结婚用——如果有机会的话。台湾姑娘也都精明,知道老兵没家庭拖累,倒多有点青睐,不过这种好运气的人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好多人退了伍就走去做小工,小商贩,也没多少日子能混出来。钱财流转快,婚姻无着落,更没法安个家。
也有机灵点的,做点倒买倒卖,但岛上经济本来就有限,机会不是谁都能抓住。最后,大多数退伍兵要么单身,要么靠苦力吃饭,他们这群人后来在台湾街头都成了“普通风景”,谁都不觉得奇怪。
倒要说蒋介石自己的感情事,那就热闹多了。你知道他年轻时常泡青楼,私下里记在日记本里,也是个风流人物。别看老蒋平时嘴上说道德修养,实际上他恋爱经历比岛上的兵好多了。结婚前有仨女人,两个小妾,还笑言是“革命的乐趣”。
他母亲对他期望大,不到十五就给他娶妻,名叫毛福梅,其实两人性格差太多,没什么共同语言。老蒋心里不舒服,借口“读书”往外躲,但母亲不让,非叫儿媳陪着一起。小夫妻吵吵闹闹,欢乐不多,两年后说去日本留学,算是彻底甩开了毛福梅。但母亲不干,几番逼着他带妻子到上海,最终生下了儿子蒋纬国。
不过,婚姻没能拴住他的心。更让人唏嘘的是,他花天酒地认识了姚冶诚,干脆收了做妾,跟毛福梅的婚姻越来越冷淡,有人说两人还曾闹过命案。日子接着过,他又在上海认识了陈洁如,比姚冶诚还要漂亮。老蒋骗丈母娘,说自己是单身军官,大家一拍即合,成了亲家。事后才知道他原来有妻有妾,陈洁如倒挺大度,没有闹腾。
但老蒋心里好像总缺点什么,1926年北伐时又邂逅了宋美龄,这场恋爱戏份不比电视剧少。蒋介石在外身份还不咋地,宋美龄一点不在意,看中的是自由和个性。当时蒋对陈洁如编了个瞎话,纸包不住火,没多久真相传到美国。为让宋美龄“转正”,老蒋和毛福梅离了婚。陈洁如本来性子柔和,最终也放手了。说到底,老蒋这一生女人不少,可真心的幸福,怕是离他也远。
岛上的那些老兵,倒还真有几分敬佩蒋介石能给自己安排点“幸福生活”,可回头一问,他们到底还是没捞到什么实在好处。你说国民党最后为啥败了?也有人琢磨,蒋介石和宋美龄那做派,爱慕虚荣,家底丰厚,别人吃糠咽菜,他们品西餐用银器,这才是让人生气的根本吧。
我经常想,那年头其实不管兵是谁,大家都图的一个念想——成家立业,实实在在。但有人能抓住机遇,有人只能等到等待变成空白。哪怕是蒋介石,婚姻也是个绕不开的结,手里一把好牌,最后还是没能打出想要的幸福。
有时候觉得,历史里的人也很糊涂,哪像书里说得那样条理分明。你说是政策不合理,还是时代太着急?不管怎么说,岛上的兵一直等着回大陆等了一辈子,有的人等成了孤老,有的等成了笑谈。兴许哪天咱们真能把道理说清楚?
这一段陈年烂账,现在岛上已经很少有人聊起来了,但老人们心里那份委屈,谁都懂。你怎么看蒋介石这样安排士兵?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等了一辈子的人?不妨说说,也许大家都会有点想法。
来源:海上悠荡的漂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