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生坑人(民间传说173)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02:04 1

摘要:一年,他们听本屯的白先生说京城捐官呢,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了两个钱儿,打发老二进京了。不久,老二回了封信,家里人一见可高兴了,忙请白先生念信。白先生把信打开一看,一个劲的打咳声。哥哥、嫂子和老二媳妇都说:"你甭管咋的,信上咋写你就咋念吧!"只听白先生拿腔作调的

从前,在一个屯子有这么穷哥俩,都娶了媳妇,住南北炕。哥俩干够了庄稼活,总想挖弄个小官做做。

一年,他们听本屯的白先生说京城捐官呢,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了两个钱儿,打发老二进京了。不久,老二回了封信,家里人一见可高兴了,忙请白先生念信。白先生把信打开一看,一个劲的打咳声。哥哥、嫂子和老二媳妇都说:"你甭管咋的,信上咋写你就咋念吧!"只听白先生拿腔作调的念道:"兄长如面:弟在京损(捐)出史(吏)来了,急需钱用。把南大炕(坑)的她(地)卖了也可;把北大炕(坑)的她(地)卖了也可;如果不够再把小午(牛)卖了。请兄长定夺。"白先生念完,全家人大眼瞪小眼,一个个都愣住了。老大对白先生说::"小午他大爷,咱们屯就你和我兄弟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你快帮着想个招吧!"白先生倒背两手,在屋里左转右转也不知转了多少圈,对老大说:"若以愚兄看来……事到如今,为了二兄弟的前程,你只好豁出一头子了,至于卖谁……我也没法说,你们自个照量着办吧!"说完,就倒背两手走了。

白先生走后,老大茶不思,饭不想。苦苦琢磨一整天,也不知卖她们妯俩谁好。他想:卖南炕的吧﹣﹣南炕的是目己老婆。常言说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人家跟我过了十来年了,不扔柴禾,不撂米的,奴打奴做的论情份,怎么也舍不得她,卖北抗的吧﹣﹣北炕的是兄弟媳妇。刚娶到家,将来兄弟当了官,要没个掌印夫人哪行呢?卖不得!再说了,我也没法交代,让人好说不好听。要不的把小午卖了?可小午这孩子都七、八岁了,又精又灵的,将来准能有出息。也卖不得。就这么的,他掂掇来掂掇去,最后,还是一咬牙,把南炕的她﹣﹣也就是自己老婆卖了。把钱紧忙寄给了他二兄弟。

你真别说,老二用这笔钱真的捐了一个七品芝麻官。未等他回家夸官祭祖,便因公务紧迫匆匆赴任去了。

到任后,有一天,老二忙完堂上公务,下去体察民情,没想到在异土他乡碰见了他大嫂。他忙把她接到县衙。问道:"贤嫂,您因何来此穷乡僻壤?"她嫂子 哭 诉 道:"他二叔哇,你咋问我呢!这不都是为了你这顶乌 纱 帽 吗?" 接着,就把始末根由咋个事,一一学说一遍。老二一听,惊讶不已。心想: 准是那白先生把信给念错了,这不活坑人嘛!于是,老二又把原信重新向大嫂复述一遍。原来是:

兄长如面:

弟在京捐出吏来了,急需钱用。把南大坑的地卖了也可,把北大坑的地卖了也可,如果不够再把小牛卖了。

请兄长定夺。

嫂子一听,这才如梦方醒,恨道:"看来不念书,是真不行可这书要念不好,半拉磕叽的,更死人啦。"老二忙传来买他嫂子那个人,与他讲清原委,向他退还银两。这才把嫂子赎了回来。老二又告假,亲送贤嫂还乡,全家这才团聚。

编辑 华與捷讯

来源:华舆捷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