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摘要:尽管现代天然钻石切磨工艺已经有许多选项,但这套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工的「初始皮肤」依然是传播度最广,也最为大众熟知的那个,毕竟「钻石」一词的简笔画形状就以此为原型。
——黑格尔
是不是从你知道「钻石」这个词开始,标准的切割钻石就长下面这样?
尽管现代天然钻石切磨工艺已经有许多选项,但这套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工的「初始皮肤」依然是传播度最广,也最为大众熟知的那个,毕竟「钻石」一词的简笔画形状就以此为原型。
奇妙的是,就算只是看见简笔画,我们好像也能感受到天然钻石的光亮与火彩,这是形状和角度赋予的独到魅力。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如此经典的切磨方式是怎么来的呢?
💎
数学×光学
定义「理想比例」
现代圆形明亮式切割工艺起源于20世纪初,在此之前,天然钻石切割经历过多个世纪的工艺演变——
▲ 尖琢型切工(Point Cut)
时间:14世纪中叶
特点:保留钻石天然八面体外形,仅进行简单抛光,不做额外刻面。
目的:提升对称性和光泽,但几乎不改变原石形态。
局限:光线反射效果微弱,亮度有限。
▲ 桌形切工(Table Cut)
时间:15世纪初
特点:将八面体的一个尖角磨平,形成“桌面”,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刻面切工。
意义:标志着现代钻石琢型的起点,为后来的阶梯形、祖母绿形等切工奠定基础。
局限:底部仍较大,光线容易漏出,火彩不足。
▲ 玫瑰形切工(Rose Cut)
时间:16世纪
特点:顶部为圆顶状,底部平坦,通常有24个三角形刻面。
风格:柔和、古典,强调漫射光而非闪耀。
用途:常用于古董珠宝,至今仍受复古风格喜爱。
▲ 马扎林切工(Mazarin Cut)
时间:17世纪中叶
特点:首个“明亮式切割”尝试,冠部有17个刻面,增强光线反射。
意义:为后来的明亮式切工提供结构基础。
此后,佩鲁济切工(Peruzzi Cut)、老矿式切工(Old Mine Cut)、老欧式切工(Old European Cut)也自17世纪末到19世纪末逐渐演变而来,钻身刻面不断增加,形状也更接近圆形,均被认为是现代明亮式切割的前身之一。
到20世纪初,出身于著名钻石切割世家的马塞尔·托尔科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天然钻石切割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前「经验型」切工的基础上,首次用数学与光学原理定义了天然钻石切割的「理想比例」。
1919年,他将研究整理成册,发布出版为《钻石设计》(Diamond Design)一书,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光线在钻石内部的路径,并提出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的理想比例和角度,以最大化钻石的白光(brilliance)、火光(fire)和闪光(scintillation),自此开启了天然钻石切工的现代化时代。
▲ Tolkowsky的数学研究揭示了光在圆形明亮切割钻石中的表现方式,这一研究成果对钻石切割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便是如今全新的钻石切割评价方法也是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Marcel Tolkowsky因其对现代钻石切割的深远影响,被誉为「钻石切割之父」,其家族所传承的「托尔科夫斯基钻型」也被认为是现代钻石切割的巅峰之作。
▲ 托尔科夫斯基钻型,由冠、腰和亭三部分组成。冠部有33个面,腰部有25个面,总共58个面。这种切割方式能让光线在钻石内部多次折射,从而产生迷人的“火彩”
💎
创作×传承
造就「切割世家」
尽管马塞尔·托尔科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只是为现代钻石切割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持,他背后的Tolkowsky家族却是名副其实的「钻石业劳模」。
从1800年代开始,Tolkowsky家族就开始涉猎天然钻石切割行业,他们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钻石切磨机,也诞生过安特卫普钻石交易所的首任董事长,数代Tolkowsky家族传人活跃在钻石买卖、切割和抛光等领域,甚至操刀切割了一些全世界著名的钻石作品。
- 世纪钻石(Centenary Diamond)
▲ 加布里埃尔·托尔科夫斯基(Gabriel S Tolkowsky)与世纪钻石
原石重量:599克拉
成品重量:273.85克拉
切工:247个切面(顶部75、底部89、腰部83)
切磨师:Gabriel S Tolkowsky(Marcel Tolkowsky的侄孙)
背景:世纪钻石的原石于1986年发现于南非Premier矿,几乎无瑕疵。Gabi耗时三年,设计并主导切磨,最终呈现出一颗极致璀璨的巨型钻石,被视为戴比尔斯百年庆典的象征。1991年,这颗钻石在伦敦塔展出,献给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当时估值超过1亿美元。
- 金色陛下钻石(Golden Jubilee Diamond)
▲ 同样由Gabriel S Tolkowsky主导切割
原石重量:755.50克拉
成品重量:545.67克拉
颜色:金褐色(Fancy Yellow-Brown)
切工:火玫瑰枕形切工(Fire Rose Cushion Cut)
切磨师:Gabriel S Tolkowsky(设计)与Dawie Du Plessis(实际切磨)
背景:这枚钻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成品钻石,比“非洲之星”还重15.47克拉。1997年,它作为泰国国王普密蓬登基50周年的礼物被呈送给泰国皇室,成为国家象征。
基于这些世界顶级钻石的切磨经验,Gabriel S Tolkowsky在后续商业珠宝设计过程中持续展开切工创新,打造出家族专属的切磨徽章,Tolkowsky家族的后人迄今仍在传承前人荣光。
▲ Gabriel S Tolkowsky以及传人Jean Paul Tolkowsky共同创造的LOVE100 星座极光百面切工系列,璀璨度是普通钻石的3倍,为周大生珠宝的高端产品线之一
从Marcel的理论奠基,到Gabi的惊世之作,再到Jean Paul的现代创新,Tolkowsky家族用六代传承书写了钻石切工史的半壁江山。
在切磨世界,这些「光的雕刻师」与代代相传的匠心,和天然钻石一样被珍而重之,用以定义艺术与永恒。
来源:上海钻石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