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4000万登顶的臭宝螺蛳粉,被曝吃出烟头脚趾甲,453条异物投诉无一认责:从李子柒纠纷到烟头指甲门,微念再陷信任塌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00:16 1

摘要:月销4000万登顶抖音的臭宝螺蛳粉,被曝吃出烟头脚趾甲,453条异物投诉无一认责:从李子柒纠纷到烟头指甲门,微念再陷信任塌房

月销4000万登顶抖音的臭宝螺蛳粉,被曝吃出烟头脚趾甲,453条异物投诉无一认责:从李子柒纠纷到烟头指甲门,微念再陷信任塌房

君之言之

2025年09月28日 17:30 湖北

9月5日,消费者丁女士在食用朋友赠送的臭宝柳州螺蛳粉时,咬到“又硬又韧的烟嘴”,吐出后“嘴里仍带烟味”。

她向品牌提供批次号、视频、照片,要求按《食品安全法》最低赔偿1000元,客服两周后仍坚持“退款加100元”,丁女士拒绝,双方至今未达成一致,

同一时段,网名为“脚趾甲事件当事人”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图片,称在臭宝粉包里捞出“完整弧形甲壳,尺寸接近大拇趾”。

帖子发出当日点击破百万,次日中午帖子消失,发帖人失联,经视直播记者私信未获回复,平台无解释,仅留下截图被多家媒体二次传播。

黑猫投诉后台显示,截至9月23日12时,2025年含“臭宝”关键词的投诉共453条,其中39条明确附带“头发、昆虫、蛆、烟头、指甲”图片。

最早一条投诉时间为2025年3月18日,均得到“已反馈工厂”模板回复,赔偿方案统一为“退货+100元”,无一显示升级至公司法务或高层处理。

9月22日记者致电臭宝母公司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前台登记后转接品牌公关部,对方仅表示“已记录,将由相关负责人回复”。

截至23日,企业未发布任何公开声明,也未向媒体补充检测报告或生产环节说明,公司官网、公众号、微博保持日常促销节奏,未出现“致歉”或“召回”字样。

记者检索全国12315公示平台发现,2025年1月至9月,广西微念实业有限公司被列为被投诉主体的记录共88条。

其中76条已结案,结案内容多为“调解失败”或“企业拒绝调解”,无一起显示立案处罚。

平台同时披露广西柳州鱼峰区市场监管部门曾于2025年6月对该公司进行常规抽检,检验结论为“所检项目符合Q/GXWJ0001S-2022”。

但抽检样本仅涉酸笋、腐竹理化指标,未对“异物风险”进行专项项目检测。

工商信息显示,臭宝品牌注册主体为广西微念实业有限公司,由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后者曾是“李子柒”品牌运营方,2021年与李佳佳(李子柒)发生纠纷,2022年底法院调解和解,事件曾导致微念旗下多个食品品牌公信力受损。

2024年6月,微念宣布演员邓超成为臭宝代言人,抖音官方战报显示,臭宝2022年单月销售额最高达4000万元,并连续三年位列抖音方便速食品类月度榜第一。

记者对比发现,臭宝所有在售产品均由外部代工,配料包分别来自柳州4家持证食品厂,微念方面仅负责品牌运营与灌装贴标。

客服对多位消费者确认“工厂均通过HACCP与ISO22000认证”,但拒绝提供具体工厂名称、飞检报告或监控视频。

记者向柳州两家疑似合作工厂求证,对方以“商业保密”为由拒绝回应。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写明,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损,可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赔偿,最低1000元。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向记者表示,企业以“100元补偿”统一结案已涉嫌利用信息不对称压缩消费者法定权利。

若同类投诉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可被监管部门认定为“明知故犯”,面临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许可证。

目前,上海、北京、成都多地消费者自发组建“臭宝异物维权群”,两天内聚集三百余人,共享购买记录与异物照片,准备提起集体诉讼。

群内一位消费者提供的中通快递面单显示,其9月20日寄出的问题产品已被微念仓库签收,但系统仍显示“待核实”,未进入理赔流程。

22日晚,微博话题“臭宝螺蛳粉脚趾甲”登上热搜榜第三,阅读3.7亿次。

评论区出现两种声音:多数网友晒出囤货照片表示“不敢拆封”,亦有部分留言质疑“集中爆料似有水军布局”。

但截至目前,尚无证据显示竞争对手操纵,也未出现法院受理的诽谤案件。

柳州螺蛳粉协会秘书长23日下午回应记者称,协会已关注到网络舆情,建议企业“第一时间主动送检、邀请媒体进厂直播”。

同时他承认行业近年快速扩容,部分品牌把营销预算抬高到品控预算的三倍以上,协会拟在年内推动《柳州螺蛳粉异物检出限量》团体标准,但标准尚未形成草案,不具备强制力。

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7月,上海叶女士在另一头部品牌“好欢螺”产品中发现黄色指甲,同样遭遇“赔二加3元券”方案,说明异物争议并非孤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方便食品类投诉同比增长21.3%,其中速食米粉、螺蛳粉占46%,但平均处罚金额仅4071元,违法成本偏低被业内视为“默许”。

事件至此,臭宝品牌仍未启动召回、未公开第三方检测报告、未说明同批次产品处置方案,也未向已投诉消费者发出书面致歉。

记者多次拨打其官方400售后电话,语音导航始终提示“坐席全忙”,在线客服则自动回复“问题已记录,请保持电话畅通”,无人工接入。

律师提醒消费者,遇到同类情形应立即封存包装、异物及购物凭证,拍摄连续视频记录拆封过程,48小时内向12315平台同步提交文字与影像材料,并可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主张惩罚性赔偿。

若同一批次产品造成多人损害,可请求市场监管部门依据《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强制召回,避免证据灭失。

来源:君之言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