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窗|拼贴文明的地理切片——访比利时摄影家玛丽·克洛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00:00 1

摘要:郑小序:在作品《地球、风和火》(Earth,Wind&Fire)中,你将拍摄的火山照片撕碎后重新粘贴,又叠加了颜料,什么启发了你这样做?

拼贴文明的地理切片

——访比利时摄影家玛丽·克洛凯

摄影/玛丽·克洛凯

采访/郑小序 邢树宜

世界窗

WINDOW OF THE WORLD

郑小序:在作品《地球、风和火》(Earth,Wind&Fire)中,你将拍摄的火山照片撕碎后重新粘贴,又叠加了颜料,什么启发了你这样做?

MarieCloquet:2005年,我因读到关于西非努瓦迪布湾的报道而远赴毛里塔尼亚。大量的船舶被遗弃在那片海湾上,宛若一片荒凉的废墟,其触目惊心的资源浪费令我震撼。但当我在工作室着手处理我所拍摄素材时,却发现单幅图像远不足以传达亲历时的复杂体验。在反复尝试却陷入挫败后,我撕毁了打印的图像,随后突然意识到,或许可以通过拼贴这些撕碎的照片重构我想要呈现的画面。这便是我的第一幅拼贴作品。此后的十年,我一直在使用这种创作方式。

地球、风和火XIX(Earth, Wind & Fire XIX,2025,120×18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地球、风和火XXII(Earth, Wind & Fire XXII,2025,120×18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世界窗

邢树宜:“方形的圆”(SquaredCircle)系列将火山地貌和城市景观拼贴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这些城市景观拍摄自哪里?你在这些城市元素的选择上有什么考量?

MarieCloquet:照片中的城市景观拍摄自世界各地: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伊朗、冰岛、日本以及特内里费岛等,甚至还有我家后院,而选择拍摄的自然风景往往带有威胁性或破坏性。“方形的圆”暗指精心规划的城市核心区之外的边缘地带,也就是郊区。在一座城市的规划中,离中心圆圈区域越远,失控感愈发强烈,边缘地带开始滋生裂痕,郊区于是成为问题显影的场域。我借鉴了“痕迹考古学”创作这组作品,尝试在当下文明结构的裂缝中勘探残留物,我将其概括为“附带损害”(collateraldamage)。我试图通过描绘人类存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揭示现代化进程中遗留的混沌状态,并在作品中注入一种交织着美、失落与忧郁的复杂情感。

方形的圆I (Squared circle outer panel II,2020-2024, 244×46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方形的圆II (Squared circle outer panel II,2020-2024, 244×46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方形的圆III (Squared circle outer panel II,2020-2024, 244×46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方形的圆》装置展览现场

世界窗

郑小序:请谈一谈《洞穴》(Grotto)这组作品。

MarieCloquet:《洞穴》是我最近创作的一组作品,我以真实洞穴影像为蓝本,最终重构出全新的岩溶地貌景观。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洞穴作为建筑概念的始源形态,是远古见证者,默默保存着人类最初的聚居形态。另一方面,洞穴自带的神秘气质始终激发着集体想象,其幽邃深处既孕育灵感,也滋生恐惧,常与灵异传说交织共生。

洞穴I (Grotto I,2023,240×14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洞穴II (Grotto I,2023,240×14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洞穴III(Grotto III,2023,140×90cm)作者: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

创作素材撷取自历经时光淬炼的溶洞奇观——含有石笋和钟乳石的岩层、如潮汐雕琢的海蚀洞、熔岩浇筑的火山隧道以及地壳运动催生的岩脉裂隙等,这些天然洞穴曾在漫长岁月里庇护过消逝的文明与物种。与之相对的人工石窟,则是16世纪发源于法式英式园林的建造传统,人们以熔岩碎石砌筑壁龛,饰以湿壁画与浮雕,打造供奉圣徒的拟真洞穴。在此,自然之力与人文意志在此形成微妙的互文关系。

《洞穴》展览现场

作者简介

玛丽·克洛凯(Marie Cloquet),1976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毕业于卢卡(Luca) 艺术学校,作品曾在根特美术馆、Annie Gentils 画廊、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展出,被根特美术馆、鲁汶M 博物馆以及比利时国家银行收藏。

来源丨选自《中国摄影家》杂志2025年第8期,原文标题《拼贴文明的地理切片——访比利时摄影家玛丽·克洛凯》摄影/玛丽·克洛凯,采访/郑小序、邢树宜。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来源:中国摄影家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