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灵鹫宫会消失,你看虚竹改名后叫啥,《倚天》中成了邪派至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00:02 1

摘要:不过金庸若只是写了十四本独立的作品,可能他也达不到后来“武林至尊”一般的高度,在耳东看来,金庸的故事之所以格外经典,不止因为他能说好一个又一个故事,更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他能将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

武侠迷皆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它不是一首诗,而是金庸那十四本经典之作的书名。

不过金庸若只是写了十四本独立的作品,可能他也达不到后来“武林至尊”一般的高度,在耳东看来,金庸的故事之所以格外经典,不止因为他能说好一个又一个故事,更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他能将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

是的,读者是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他笔下的武林是在不断传承的,是武功传承也好,是侠义传承也罢,总之那种细节中的关联,才是金庸小说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通读下来,仿佛是在读一段史诗一般。

(虚竹剧照)

不过武侠小说终归是编出来的故事,只要是编造的,就难免有漏洞,金庸的小说也不例外。

比如灵鹫宫的覆灭,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是啊,一个如此强大的门派,怎么就突然消失了?

一、灵鹫宫之谜

说金庸注重传承,从他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让萧峰传功虚竹,继而由虚竹传功给一位丐帮少年就能看出来,这可是旧版中不存在的设定。

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丐帮的武功不至于因萧峰之死而断了传承。

既然如此,那灵鹫宫也理应传承到后世才对。

其实多数人对于灵鹫宫这个组织是存在误解的,天山童姥是逍遥子的弟子,不过灵鹫宫却不是逍遥派的分支,甚至从书中提到的细节来看,灵鹫宫完全有可能是一个比逍遥派更为神秘的门派。

比如梅兰竹菊带虚竹进入灵鹫宫后殿时,就说过这么一句:“主人,灵鹫宫后殿石窟之中,有数百年前旧主人遗下的石壁图像,婢子曾听姥姥言道,这些图像与生死符有关,主人何不前去一观?

(段誉、虚竹剧照)

数百年前就已经存在的“旧主人”,那自然就不是逍遥三老的师父逍遥子了,诸如生死符、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自然都是那旧主人所创。

如此一个源远流长的门派,怎么就断送在了虚竹手中?

或许那是因为虚竹的余生,经历了一场变故,或许是有人要为难他,甚至还杀了梦姑。

二、后天龙时代的故事

以虚竹的武功修为,他在后天龙时代即便不是天下第一,也一定算是难逢敌手的存在了,谁能为难他?

答案很简单,当初萧峰自行了断之后,那大宋皇帝的态度就令人心寒,在他看来,萧峰等一众人马,并不是什么英雄,而是足以威胁到他皇权的敌人。

书中是这么写的:“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修下捷表,快马送到汴梁,说道亲率部下将士,血战数日,力敌辽军十余万,幸陛下洪福齐天,朝中大臣指示机宜,众将士用命,格毙辽国统军元帅南院大王萧峰,杀伤辽军数千,辽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宋帝赵煦得表大喜,传旨关边,犒赏三军,自宰相以至枢密使、指挥使以下,均各加官晋爵。赵煦自觉英明神武,远迈太祖、太宗,连日赐宴朝臣,宫中与后妃欢庆。歌功颂德之声,洋洋盈耳,庆祝大捷之表,源源而来。

(梦姑剧照)

如此一来,大宋皇帝也一定会把与萧峰有关的虚竹视为眼中钉。

至于为何不处置段誉,是因为段誉是大理皇帝,并且大理与大宋交好,而虚竹则是个武林人士,哪怕他有西夏驸马的身份,却始终是留在灵鹫宫,统领着自己手下那帮人,甚至还包括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

这对于大宋皇帝而言,如何不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他会派人去灭了虚竹,也实属正常,只是要杀虚竹也没那么容易,只是虚竹却没料到他们会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梦姑下手。

而梦姑一死,虚竹就有了黑化的理由,他不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何要遭受如此对待,于是他舍弃灵鹫宫,带着自己那帮手下,另起炉灶。

就这样,他成了另一个组织的头领,此时的他也换了另一个身份。

三、堕入魔道的虚竹

后来的虚竹成了谁?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借张三丰之口提到过他的大名。

(灵鹫宫女剧照)

说是:“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

这里提到的方腊,自然就是《水浒传》中的那个反贼头领,事实上说不得也提到过方腊和宋江的大名,金庸却是引用了《水浒传》中的一些设定。

不过在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身为明教教主的方腊必定是会乾坤大挪移的,可是以他的武功水平,如何能习得如此神功?

如果金庸笔下的方腊就是改名换姓之后的虚竹,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当年梦姑死后,虚竹便带着自己那帮属下,包括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以及星宿派的残党们离开了灵鹫宫,他们去往更为偏僻的昆仑山,遇上了明教中人。

(明教剧照)

此时的明教正处于低谷期,也是群雄无首的状态,他们见虚竹有一身神功,又与他们一样与朝廷为敌,便有心推虚竹为教主,为表诚意,甚至还把《乾坤大挪移》的心法交给虚竹。

此时的虚竹已经被仇恨蒙蔽的头脑,于是他便答应下来,这也是后来宋哲宗死后,宋徽宗为何要派黄裳征讨明教的原因,正是要解除方腊(也就是虚竹)这心腹大患。

至于后来发生的一切,就如《射雕英雄传》中呈现的那般了,虚竹改名换姓,灵鹫宫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方腊统领的崛起,再到黄裳征讨明教失利后创出《九阴真经》,再往后,就是五绝争霸的故事了。

来源:耳东话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