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的出院随访电话,医院的护士们每天要重复拨打上百遍。人工随访不仅工作量巨大,耗时耗力,还难免出现遗漏,无法保证全面覆盖。患者一多,宝贵的医护资源就被这些必要的、但重复性高的事务性工作所束缚。
“王大爷,您出院后血压稳定吗?记得按时吃降压药啊!”
“李阿姨,伤口恢复得怎么样?有没有红肿疼痛?”
……
这样的出院随访电话,医院的护士们每天要重复拨打上百遍。人工随访不仅工作量巨大,耗时耗力,还难免出现遗漏,无法保证全面覆盖。患者一多,宝贵的医护资源就被这些必要的、但重复性高的事务性工作所束缚。
但现在,一种全新的“AI护士”——智能电话机器人正在悄然上岗,它正在重塑院后管理流程,将随访效率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一切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像长沙朗深iSoftCall智能中间件这样的技术引擎。
一、康复随访:从“广撒网”到“精准管理”
对于慢性病或术后出院的患者,持续的康复跟踪至关重要。传统模式下,护士很难对大量患者做到定期、细致的跟踪。
批量个性化随访: 通过iSoftCall,医院可以预先为不同病种(如心脏支架术后、糖尿病、高血压)设置个性化的随访方案。机器人会按照计划,自动、批量地拨打患者电话。
多轮交互,听懂“话外音”: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语音播报。它能进行多轮智能对话,主动询问关键指标:“您今天测的血糖值是多少?”“有没有感觉头晕?”并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智能判断。如果患者说“有时候还是有点闷”,它会进一步追问“是在走路后还是休息时?”,从而收集更精准的病情信息。
异常情况,实时警报: 最关键的一环在于,iSoftCall系统能根据预设规则,实时分析对话内容。一旦识别到如“胸痛加剧”、“高烧不退”等危险关键词,或患者描述的指标异常,系统会立即生成警报并标记为高危工单,通过短信或系统通知第一时间推送给主治医生或责任护士,实现主动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二、用药提醒:患者的“贴身用药管家”
不按时、不按量服药是影响康复效果的一大难题。
温馨准时提醒: AI机器人可以化身为“用药管家”,在设定的用药时间点,自动呼叫或发送语音提醒,用温和的语调告知:“张先生,您好,现在是晚上8点,该服用您的降糖药了,记得随餐服用哦。”
确认服药情况: 它还会简单确认:“您已经吃过了吗?”并将“已服药”或“未服药”的结果记录到健康档案中,为医生后续调整方案提供参考。
三、满意度调研:收集最真实的“用户口碑”
传统的纸质或线上满意度调查,回收率低,且数据容易失真。
互动式调研,体验更佳: 利用iSoftCall机器人进行语音满意度回访,体验更像朋友间的沟通。例如问:“您对本次住院期间主治医生的服务还满意吗?如果满分10分,您会打几分?”这种互动方式比冰冷的问卷更易被接受。
捕捉情绪,深挖原因: 如果患者打出低分,机器人可以顺势追问:“请问是哪方面让您觉得不满意呢?”从而捕捉到更具体的文本反馈,帮助医院发现服务盲点,实现持续改进。
iSoftCall如何让“AI护士”快速上岗?
对于医院或医疗信息化系统集成商而言,自主研发AI呼叫系统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iSoftCall智能中间件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开箱即用”的智能通信能力。
1. 快速无缝集成: 集成商可以通过标准化的API接口,轻松将iSoftCall的AI随访能力对接到现有的HIS(医院信息系统)或EMR(电子病历系统)中,在极短时间内为医院搭建起智能随访平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升级。
2. 稳定可靠保障: 医疗场景对稳定性要求极高。iSoftCall的双机热备架构确保了随访系统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即使单一服务器故障,备用系统也能瞬间切换,保障关键随访任务不中断。
3. 全栈国产化适配: 医疗数据安全至关重要。iSoftCall已完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国产化适配,完全符合医疗行业的信创要求,确保了患者隐私数据的安全可控,为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扫除了后顾之忧。
集成商如果有医院随访系统AI智能化升级的需求,可以选择长沙朗深的iSoftCall智能呼叫中心中间件,详情可进官网了解。
来源:小唐科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