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王健林卖地救债,王思聪却在赌场潇洒,老爹还能替儿扛多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21:37 1

摘要:你能想象吗?一边是71岁的王健林,头发白了,人也瘦了,每天奔波在全国各地谈项目、卖广场、套现金,只为了让万达再撑几年;

你能想象吗?
一边是71岁的王健林,头发白了,人也瘦了,每天奔波在全国各地谈项目、卖广场、套现金,只为了让万达再撑几年;

另一边,是他的儿子王思聪,人在东京赌场,帽子压得低低的,手里把玩着筹码,还笑得轻松自在。

父亲和儿子,这对公众眼中的“豪门父子”,如今站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舞台上。一个背着巨额债务硬撑,一个选择低调“躺平”。

网友一句话点评:“老子拼命救火,儿子在外度假。”

那问题来了:
王健林还能不能一直兜得住王思聪?
王思聪,真的是大家口中的“败家子”吗?

回头看,2016年王健林还在年会上唱《一无所有》,那时是玩笑,如今却成了写照。
当年万达集团的债务高达6000亿,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但老王硬是用了三年,把能卖的卖了,连珍藏的古董字画都割爱,硬生生还下去。

不少老员工说:“老王有底线,他可以卖资产,但从不欠工资,也不赖账。”
这在商业圈里,是难得的口碑。

可问题是,债务不是一次清完就万事大吉。2024年,万达账面现金才百来亿,可要还的钱却超过500亿。哪怕卖出几十个广场,也只是缓一口气。

更扎心的是,9月最新的消息显示,王健林本人也被法院“限高”——不能坐飞机,不能住星级酒店。
想想看,一个全国都认识的企业家,如今出差可能只能硬座火车,这画面真是让人心酸。

老王在国内焦头烂额,儿子王思聪却成了另一个极端。
有人爆料,他常年待在东京,豪车豪宅照买,夜生活也不断,甚至有人拍到他出现在赌场。

很多人说:“不就是败家子吗?拿着老爸的钱,不干正事。”
但话说回来,真要把王思聪的路看明白,也没那么简单。

还记得2010年吗?
当时27岁的王思聪从英国回来,王健林甩手给了5个亿,让他去“练练手”。这钱说是零花,其实是创业基金。

结果呢?王思聪确实搞出了不少声响:

投电竞,IG战队拿了世界冠军;投直播,熊猫TV和斗鱼对着干;投娱乐,女团、综艺、短视频全都尝试过。

可以说,王思聪是国内最早一批“敢投敢玩”的二代。只不过,他的风格太随性——喜欢就砸钱,不喜欢就撤。热闹是有了,但模式没跑通。熊猫TV破产、员工维权,最后还是老王兜底,出钱替他擦屁股。

这就像网友调侃的:“别人创业是为了生存,他创业更像是在玩游戏。”

父亲王健林,拼的是稳,几十年打下来的江山,靠的是铁腕和执行力。
儿子王思聪,追的是潮,什么火投什么,不管后续能不能跑出来。

这背后其实是两代人的差别:

第一代白手起家,明白钱有多难赚,守信用比什么都重要;第二代生在富贵里,资源唾手可得,压力没那么大,失败了也有人兜底。

所以我们看到,父亲拆广场套现五百亿,只为了让企业多活两年;
儿子在赌场里拨弄筹码,好像还在玩一场人生游戏。

问题来了,王健林还能一直为儿子兜底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关于这对父子,网友的评价特别分裂。

有人替王健林抱不平:
“71岁了,还得亲自跑项目,这样的企业家不该是这个结局。”

也有人对王思聪失望:
“以前怼天怼地,看着挺敢说敢做,现在只会买豪车泡夜店。”

但也有少数声音提醒:
“别急着骂,王思聪可能在海外布局,把家族资本做转移。”

这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王思聪这些年确实在日本买房买车,甚至传出要办永居。是真避债,还是战略转移,外界看不透。

很多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
王健林能在商海里打拼几十年,不是因为幸运,而是因为铁的纪律和执行力。
但传到二代,问题就来了:钱可以给,经验给不了;江山打下来容易,守住却更难。

说白了,父亲能拼命护着资产,可儿子如果没有责任感,再多的钱也守不住。

一位网友的评论戳中痛点:
“老王每天在签协议,儿子却在赌场玩筹码。这就是中国富豪的真实缩影。”

王健林的这辈子,已经拼到极致了。
从首富到“首负”,他没有跑路,没有耍赖,而是一步一步卖掉资产,努力还债,守住了一个企业家的底线。

而王思聪呢?
如果还把创业当游戏,还沉浸在“国民老公”的光环里,那等父亲撑不动的那一天,他面对的只会是赤裸裸的现实。

财富能打下来,不代表能传下去。

真正能让家族延续的,从来不是钱,而是责任和担当。

写到最后,我想说一句:
王健林该做的,他都做了。剩下的路,是王思聪必须自己走的。

资料来源:

来源:小人物史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