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20:25 1

摘要:电信网络诈骗目前仍是刑事犯罪主流形势,诈骗手法翻新快、专业化程度高,但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也是可预防性犯罪,深入广泛的预警宣防工作能够有效压降发案趋势,下面,我通报几类典型的诈骗手法,希望大家重点关注: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近期我市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有哪些,广大市民应该如何做好识骗防骗的自身防护呢?

陈永军:

电信网络诈骗目前仍是刑事犯罪主流形势,诈骗手法翻新快、专业化程度高,但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也是可预防性犯罪,深入广泛的预警宣防工作能够有效压降发案趋势,下面,我通报几类典型的诈骗手法,希望大家重点关注:

网络刷单类诈骗。此类诈骗的易受骗群体有学生、宝妈、待业、搞兼职人群,本质是以“做任务赚佣金”为幌子,初期完成任务后快速小额返现建立信任,再诱导大额投入,进而骗取更多钱款。在此提醒大家,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需要警惕的是,近期,利用“约炮招嫖”“投资理财”“网络赌博”等噱头引流的方式非常热门,谎称“提供色情服务”“匹配上门服务”等,但关键环节仍是“小额返利”“以操作有误、需连刷多单等引导大额投入”,遇到需要垫付资金的网络刷单入会员或赚佣金请务必小心!近期也发现犯罪分子会在社区、银行、商超等停车场张贴“涉黄小卡片”,这都是诈骗团伙为实施诈骗的引流手段,切勿轻信扫描或点击,避免跌入诈骗陷阱。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有一定收入、资产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容易被骗,诈骗分子伪装“投资大师”“理财顾问”骗取信任,引导受害人加入群聊、下载虚假APP,通过在后台调整涨跌营造高利润假象,诱导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骗取大额资金。此外,骗子还会冒充军人、成功人士、券商工作人员,假借网恋名义,通过感情关系获取信任,时机成熟骗子会透露掌握快速赚钱方式,诱导受害人参与投资。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骗局在转账环节出现“诱导取现”新套路,着重提示大家:以“线下交付财物可以更快注入账户”“投资账户被冻结需现金交付解冻”“线下交付财物更安全”等话术,诱导通过“ATM+柜台混合取现”“频繁ATM机取现”“多家银行混合取现”等方式取现金或购买黄金的,都是诈骗。骗子要求线下取现,以不透明包裹隐藏财物后通过跑腿、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出去,目的就是为规避资金监管和侦查打击。在此提醒大家,非必要不取现,切勿相信“超高回报”、转账到个人银行账户或直接取现的投资理财项目,请选择正规投资渠道。同时,也郑重提示,凡是聊天对手标注是“‘数据专员、认证员、数据师’+名字”的都是诈骗。

冒充客服类诈骗。这类诈骗没有特定易受骗群体,凡是有社交账号,在网上有购物习惯的均可能成为被诈骗对象。现今,骗子所冒充的客服身份不局限于电商、物流平台、航空公司,支付软件、社交应用、短视频均有涉及。因前期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此类诈骗分子往往能够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住址、消费记录等资料,大大增加了“可信度”。骗子主要是实施电话诈骗,称商品质量有问题主动提出多倍理赔、称协助取消“百万保障”服务的自动扣费,或是称航班延误协助退改签等,再引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或下载诈骗APP,通过提供资金验证码或屏幕共享等方式转移钱财。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轻信要求进行资金操作的客服电话,应当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客服核实真伪,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随意开通屏幕共享。

我们在宣传提示广大群众不要成为“电诈受害人”的同时,也提示大家不要成为“电诈工具人”。在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还会用多种手段欺骗利用群众成为犯罪“工具”,例如以“发放扶贫款帮扶金”“参与国家项目”等为诱饵,引导群众取现和转账,来协助骗子转移涉诈资金。或是,假借现金鲜花、现金蛋糕、加油卡、商超卡、折扣充话费电费等,利用商家、消费者账户套现和洗白赃款,却会导致商家、个人的财产损失或账户被封控。此外,提示大家关注国家反诈中心APP和96110来电,日常可在APP中了解最新防骗技巧以及使用预警提示功能,96110是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专线,如果接到该号码来电说明您或其家人已接触诈骗信息,请一定重视并及时接听。如来电民警向您提出见面要求,说明受骗风险更高、情况更紧急,请尽快同民警见面,感谢您的配合。

在当下数字信息时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已是全民共识,在这里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和东营公安一起向身边亲友宣传各类识骗防骗知识,共同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鲁中晨报记者

金融行业“资金链”治理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环节,请问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在相关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永强:

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牵头组织金融行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部署,积极践行金融行业主体责任,紧盯关键环节,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全面推动金融领域反诈工作持续纵深推进。2025年以来,组织全市银行依法处置涉诈账户554户,排查涉诈关联账户2053户,协助公安机关堵截可疑取现百余起,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一是全力压降账户风险。持续压实银行账户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督促银行严格落实开户实名制要求,将反诈提示嵌入开户流程,强化账户分类分级管理,合理设置账户限额和功能,对符合涉诈可疑特征的开户行为进行拦截婉拒。深入开展涉案账户倒查、存量账户排查治理以及金融产品与服务风险评估,防止被利用转移涉诈资金。

二是持续深化精准治理。坚持“精准研判、精细操作、精确打击”原则,组织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并掌握电信网络诈骗新变化、新趋势,动态完善可疑交易监测模型,不断提升风控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督促银行加大对存取现金、购买黄金业务的监测预警管理,充分向客户提示风险,防范通过现金、黄金转移不法资金。建立健全账户“白名单”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对低风险客户和正常金融服务产生影响。

三是强化警银协作。指导银行依法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受害人预警劝阻,避免群众资金损失。继续落实7*24小时账户协查机制,协助公安机关高效做好账户查询、冻结、止付工作,为公安机关破案挽损提供有力支持。组织银行对公安机关认定的电诈惩戒对象,按照《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相关要求开展金融惩戒,进一步加强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四是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指导银行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为主线,通过讲解典型诈骗手法和典型案例,增强社会公众防范意识,了解非法买卖、出租、出借账户的危害和后果,防止公众被利用从事犯罪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资金链”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将持续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群众“无感”中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精准治理,切实守护群众资金安全。

中国山东网记者

请问在办理跨境转账和柜面等业务时,中国建设银行东营市分行是如何开展风险识别管控工作的?

张海峰:

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东营市分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认识当前电诈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综合运用“详、专、合”三字经反诈策略,将“严要求”内化为“硬实力”,将“硬实力”转化为守护客户的“真成效”,有效拦截多起跨境诈骗和柜面取现诈骗案件,保障了广大客户的资金安全。

聚焦“详”字细排查,坚持源头治理,拧紧“安全阀”。坚持从源头入手,构建严密的账户风险防控体系,将风险识别与阻断的关口最大限度前移。同时重视人工洞察作用,建立起“有人统筹推动、有岗专职负责、有能专业攻坚”的跨境反诈工作机制,仅7-9月,我行已累计报送跨境交易异常数据55条,经公安机关核查确认涉诈线索48条,精准识别率达87%,成功拦截跨境诈骗6起,金额合计37万元,显著提升了跨境汇款风险防控整体效能。在柜面取现环节,严格遵循“取现必扫、大额必约、弹屏必查、可疑必问、预警必报、双人研判”原则,牢牢守住柜面反诈“第一道防线”。

聚焦“专”字强培养,持续锻造精兵,练就“排头兵”。建行东营分行深知“人防”是核心战斗力,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培养机制,持续提升一线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拦截操作技能。如跨境反诈重点识别交易背景为旅游、购物用途的真实性,关注收款地为香港、印尼、越南等诈骗高发区域,提升“外汇反诈报文发出”“及时止付”等涉诈资金拦截能力。柜面取现聚焦“异常开户”“高频小额转账”“异常大额转账”等关键风险特征,做好“三查四问五关注”工作流程,及时甄别发现异常取款行为。

聚焦“合”字抓宣防,推进群防群治,筑牢“防护网”。建行东营分行将警银联动视为打击电诈的制胜法宝,在已有良好合作基础上,致力于建立常态化、高效化的涉案信息共享机制,助力公安机关实现精准布控和有效防控。同时,通过网点厅堂宣讲、社区设点、短视频警示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向广大市民普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巨大危害以及实用的防范技巧,提升全民防诈“免疫力”。

面对诈骗形势的不断变化,建行东营分行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专业的素养、更创新的举措,持续完善反诈措施,不断深化科技应用,巩固多方协作机制,把反诈工作与支持东营区域发展、服务广大市民群众紧密结合,让反诈防线成为地方经济安全发展的“稳定器”,切实守护好客户的“钱袋子”,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在涉诈资金识别拦截等方面,东营银行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张建国:

东营银行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理念,在市公安局和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从“宣传+技防+人防”入手,构建了“前台开户准入是关键、异常账户交易监测是重点、警银协作打击是根本、反诈宣传教育是基础”的全链条反诈风控体系。主要做法有:

一、强化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涉案率。建立执行“事前尽调、事中拦截、事后复盘”机制。一是事前落实开户面谈面签,严格客户身份识别,网上“黑名单”比对、当面宣读反诈提示、签订账户合规使用承诺书、全程录音录像,对可疑开户行为主动拦截婉拒;二是事中人工识别存取款合理性,系统智能识别账户资金流水异常交易,实现对可疑交易的自动预警触发、自动限额管控;三是事后定期倒查存量账户,联合公安部门对涉案账户开展溯源打击。

二、建立智能风控系统,实现精准拦截。东营银行与市反诈中心联合共建“云盾”涉诈资金拦截平台,接入公安部门“两卡扫码管控平台”、“度验”系统、人民银行联网核查系统及城商行联盟第三方数据平台。“云盾”平台整合556个可疑特征参数,搭建154个风控模型,可对账户实施T+0、T+1实时监测,并对风险账户动态调整交易限额。今年以来,已累计管控可疑资金1700余万元,返还受害人资金600余万元;成功劝阻受害人80余名,挽回群众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三、深化警银协作机制,提升打击能力。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建立“快速处置、快速打击”联动机制:一是设立7×24小时协查通道,协助公安溯源冻结涉诈资金;二在银行网点设立“反诈驿站”,协同开展受害人预警劝阻;三是建立线索双向移送机制,今年向公安机关移送可疑“两卡”犯罪线索200余条,协助打击电诈嫌疑人60余名。5月份,某省外企业被诈骗后资金转入我行账户,经我行与公安机关联合研判,成功为该客户挽回400万元经济损失。

四、普及知识入脑入心,提高民众反诈素养。投资300万元,建立全市首家、全省首批反诈教育基地,接待参访人员220批、6000余人;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场、进企业、进农村“五进”反诈宣传活动220余场,发放宣传单页1.5万余份,受众群众达6万人;聚焦老年及青少年群体、企业财务人员等易感人群,通过案例讲解、有奖问答等形式提升防骗意识。7月份,联合市公安局开展线上答题活动,累计答题人次过万;与“小刘警官”推出线上“反诈云课堂”直播活动,累计观看直播人数达4万人次;同步强化内部培训,开展全行员工反诈技能培训20余次,提升柜面识别异常开卡、异常转账的能力。

下一步,东营银行将持续优化风控模型,深化警银数据共享,推动“资金链”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升级,追根溯源扩大反诈宣教覆盖面,为构建“全民反诈”格局贡献金融力量,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来源 | 东营发布

编辑 | 张艺云 刘铮宇

审核 | 刘井泉 解朋龙

来源:东营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