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展现青山教育蓬勃发展新貌,聚焦全面打造教育高地、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夯实“五大工程”,全方位呈现青山教育特色亮点工作和突出成就,持续擦亮“优学在青山”教育品牌,青山区教育局微信平台特推
TEACHERS'DAY
老师,您辛苦了
山高水长有时尽 , 唯我师恩日月长
前 言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展现青山教育蓬勃发展新貌,聚焦全面打造教育高地、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夯实“五大工程”,全方位呈现青山教育特色亮点工作和突出成就,持续擦亮“优学在青山”教育品牌,青山区教育局微信平台特推出“教师节特辑 · 青山教育精彩绽放”专栏。
近年来,青山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新时代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改革要求,通过发挥少先队工作的“四作用”找准符合青山教育团队工作定位。做好规定动作,选准自选动作,一面固本,一面创新,全面推进少先队工作。
突出政治引领
筑牢红色根基
发挥“举旗定向”作用
教育局始终把政治启蒙作为首要任务,构建“三融入”机制。
(一)融入课程体系,构建青少年精神家园
联合文明办、文旅局开发《红色包头》地方教材,融入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与第二课堂建设。把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故事、人物融入队日、研学、主题队会以及升国旗仪式课程,开展“讲包头红色故事”构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严格落实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用好用活《少先队活动课》用书,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少先队活动课展示,评选优课辅导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主题活动4292场,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队课2824次,创新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实践活动,706个中队,35000名少先队员积极关注并认真学习,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为青少年儿童打牢思想根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融入红色实践,推动价值观落地生根
打造“红领巾寻访”品牌,开展“红心向党行”实践五个一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即开展一项红色书籍阅读活动,评选优秀征文7161篇;开展一项微寻访活动,走进社区、走入企业、深入社会,寻访了陈文学、卢仁峰大国工匠等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参观革命纪念馆42次,绘制“红色足迹”手抄报3000余份;开展一次练意志、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组织50名团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小石榴籽走边关”活动;开展一项学先锋·争做党的小红花致敬时代楷模活动456场,以线上传播+线下行动的方式,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儿童思想和行动中落地生根。
(三)融入榜样教育,弘扬正能量发芽开花
开展“新时代好队员”评选,成立红领巾巡讲团、红领巾宣讲团,公众号播出“团团队队的一千零一夜故事集锦”“团团队队心向党 陪你读党史”线上线下全年宣讲1412场。每年一届“红领巾宣讲员”大赛,经过层层选拔,推选出20名优秀红领巾宣讲员并成立青山区“红领巾宣讲团”,7位师生代表参加自治区、包头市级大赛获奖,2位少先队辅导员入选自治区宣讲团、包头讲师团。
强化组织凝聚
夯实基层基础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三个全覆盖”。
(一)组织建设全覆盖,贯通少先队大格局
一是落实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工作机制全覆盖。每学期召开2次少先队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将少先队工作列入党建工作和年底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和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建立“三级导师”制度(党员+团员+队员),组织N名党员教师担任“红色辅导员”,与中队结对开展“三个一”活动:每月一次联合队课、每季度一次红色研学、每学期一次党团队对话会,让“党是先锋队、团是突击队、队是预备队”的认知扎根心灵。二是构建“1+7+N”【1项核心、七个年级、N项特色活动】少先队组织格局全覆盖,落细落实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创新建立学校德育特色“红领巾奖章 ”。三是在全区中小学100%建立标准化队室,100%建立班队牌一体化,成立社区少工委28个,延伸组织触角至校外。
(二)队伍建设全覆盖,促进专业化大提升
深化团教协作机制,完善少工委“双主任”制度,落实“双辅导员”制度,聘请非遗传承人、青年榜样等校外辅导员52名。以青山区名团干工作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牵头,每学年开展工作教研4次、市级、区级学习培训12次,培训覆盖率100%。通过举办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不断提升团队干部的专业素养,2024年,我区辅导员在市级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中获标兵2个、能手6个、优秀奖3个以及优秀组织奖,在自治区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中获标兵1个、能手3个、优秀奖1个。
(三)仪式教育全覆盖,衔接少先队大脉络
抓好团队衔接,深化仪式教育,加强少先队员入队前教育,建队日,离队入团14岁集体生日等活动,理清大队、中队、小队的脉络关系,坚持“全童入队”,规范队会程序“三三三”暨队会仪式前三项,进行活动中三项,队会仪式后三项。重点做好初中少先队与小学少先队组织的衔接,将小学少先队组织的优秀、典型活动引进初中,如包五中与富强路小学结成“友谊团队”在雷锋日共同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活动。打造“荣耀少年”入队仪式,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标准,如,丰产道小学通过创新“队前教育拍手歌”“和爸爸妈妈一起学戴红领巾”“入队通关卡”等进行首批入队队员评比;青山路第一小学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色少年”进行首批入队综合选拔,同时各校建立少先队员的第一份红色政治档案,作为少先队员推优入团工作的重要依据。2024年承办了“红领巾爱祖国”包头市少先队示范性入队仪式暨庆六一主题队日活动及少先队鼓号大赛,进一步激发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深化实践育人
创新活动载体
发挥“成长赋能”作用
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立体化实践体系。
(一)打造实践品牌,七色志愿服务孕育温暖底色
打造“1731”青山区志愿服务品牌。在每月第一周的周日下午三点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志愿活动1小时,开展以红色“红心向党”体现传承红色精神,橙色“橙心助梦”助友逐梦,黄色“黄沙御盾”三北防护,绿色“绿护青源”绿色环保,青色“青邻益家”社区服务,蓝色“蓝翼志愿”志愿服务,紫色“紫晖暖心”慰老助老。同时,积极推行“服务积分+成长档案”双轨激励制度,孵化一批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
(二)拓展教育阵地,校外实践活动带领队员成长
建立青山区“党团队仪式教育基地”“红领巾青学堂”少先队小骨干培训学校。实施党团队一体化的政治启蒙教育,帮助小骨干规范学习少先队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各校队员间的交流,以小榜样的作用和力量带动身边少先队员。通过“1+2+4+N”【1(公共课程)+2(中队课程)+4(一年四个季度美育课程)+N(小队社会实践)】课程安排,聘请包头师范学院专业导师和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少先队骨干辅导员执教,各级联动培养新时代好队员。青山区15家实践基地成功申报包头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寒暑期打卡、爱心托管班等活动600余场,共计3万余人次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平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有效提升了研学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
(三)创新数字赋能,云上队员平台激活线上教育
以青山区名少先队工作室牵头努力开发“云上少先队”平台,线上“小思徽章争章打卡”“微队课展播”等板块,单月互动量超1万人次。
聚焦服务成长
关爱特殊群体
发挥“护航成长”作用
坚持“服务+”理念,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困境帮扶机制。联合团区委、妇联、民政局、包头市蚂蚁力量公益协会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建立成长档案,与青山区“红领巾青学堂”学员一对一结伴,快乐成长;联合区委组织部、党建爱心公益汇开展“公益大篷车”活动,免费带领各族青少年进行实地研学10次,为困境家庭青少年开阔眼界,覆盖500余名青少年;联合北方医院、区妇联开展“心灵护航计划”项目,为青山区心理危机学生提供优先会诊、检查、免费治疗等便利,全方位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二是心理健康机制。成立“红领巾心灵驿站”,开展心理健康讲座30场,惠及家庭2000余个。三是权益保障机制。通过学校、家庭、社区“教联体”协同育人,深度融合,邀请法制副校长、爸妈民警、交警课堂,开展普法讲座。联合司法局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设立“红领巾维权岗”12个,解决队员诉求23件。
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少先队的根本任务。青山区教育局团委将牢记为党育人使命,持续发挥“四个作用”,让红领巾事业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