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长江存储计划进军DRAM市场,将生产HBM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9:01 2

摘要: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最大的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YMTC)正计划扩展到 DRAM 芯片制造业务,包括用于制造人工智能芯片组的高级版本。

当地时间9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最大的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YMTC)正计划扩展到 DRAM 芯片制造业务,包括用于制造人工智能芯片组的高级版本。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长江存储正在开发一种称为硅通孔 (TSV) 的先进芯片封装技术,该技术用于堆叠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以生产用于AI芯片的高带宽存储器 (HBM)。

注:高带宽存储器(High Bandwidth Memory,HBM)是超微半导体和SK海力士发起的一种基于3D堆栈工艺的高性能DRAM,适用于高存储器带宽需求的应用场合,像是图形处理器、网络交换及转发设备(如路由器、交换器)等。

另外,DIGITIMES本月早些时候也曾报道了相关消息。报道称,长江存储YMTC正在准备进入DRAM制造领域,并且开启探索与长鑫存储科技CXMT的合作,对HBM高带宽内存展开攻坚。

与此同时,近期长江存储也迎来大动作。9月5日,长存三期(武汉)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207.2亿元。

在路透社的报道中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长江存储考虑将其在武汉建设的新工厂的一部分用于生产DRAM芯片。

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迭代,AI芯片对内存带宽的要求达到新高度,传统DDR5内存已难以满足需求。HBM可以解决带宽瓶颈、功耗过高以及容量限制等问题,已成为当下AI芯片的主流选择。Yole预计全球HBM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7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980亿美元,CAGR达33%。

然而,目前HBM芯片主要由美国美光、韩国SK海力士以及三星电子生产。

据民生证券,在HBM制造中,TSV工序是主要难点,其涉及光刻、涂胶、刻蚀等复杂工艺,是价值量最高的环节。国产HBM量产势在必行,TSV工序就成为了重点。

穿透硅通孔技术(TSV)是三维集成电路领域实现芯片堆叠互连的核心技术,通过垂直贯穿硅基板的导电通道实现芯片间电气连接,具有最高堆叠密度与最短互连路径的技术优势。在高带宽存储器(HBM)制造中,TSV技术实现8层DRAM芯片堆叠,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Gbps/mm²,较平面互连提升30倍。三星电子2025年量产的HBM4存储器即采用该技术。

长江存储作为中国第一家存储器晶圆厂,3D-NAND存储芯片龙头,尤其是Xtacking 3.0和Xtacking 4.0架构的推出,可让3D NAND的层数堆叠到232层,使得其能够与美光、三星和 SK 海力士等全球领导者进行竞争。

早在2018年长江存储公司就推出了名为“Xtaking”的混合键合技术,即在单独的晶圆上制造电池和渡线,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这样有利于选择更先进的逻辑工艺,从而让NAND获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

今年2月24日,韩媒ZDNet还报道称,三星电子已决定使用中国 NAND制造商长江存储“混合键合”专利,将从V10(第10代)开始采用。

随着堆栈高度的增长,更广泛的HBM生产正在稳定向混合键合迁移,以提高带宽并提高热性能,而Xtacking技术或能进一步发挥作用。

此外,作为中国最大的DRAM生产商,长鑫存储已推出多款DRAM商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长鑫存储成功量产本土DDR5模组,长鑫存储也正寻求追赶HBM。

8月中旬,还有韩媒报道,长鑫存储(CXMT)已开始以样品级别向业界供应 HBM3 产品。韩国业内人士称,中国公司进入一直由三星电子、SK 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主导的 HBM 领域可能会改变市场格局。

自去年年底以来,长鑫存储不仅推出了通用DRAM,还推出了DDR5等最新的标准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称:“中国的长鑫存储正在通用DRAM市场大力追赶,HBM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如果报道属实,随着长江存储的进入,HBM的市场或将迎来新的竞争局面。

来源:卓乎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