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诗以“复家梦圆”为核心,通过“荒冢三十秋”与“新书落印”的对比,展现三十载维.权历程的艰辛与最终胜利的欣慰。诗中“血泪征途”与“赤心留”凸显法律人的执着,而“广厦生辉”则象征法治社会的进步。
作者徐国祥
满江红·复家乔迁铭
滨海惊雷,摧旧梦、瓦残梁裂。
三十载、讼途霜雪,寸心难灭。
铁卷尘封权作剑,青衫泪渍终成铁。
看今朝、新厦立云衢,朝阳烨。
鸠占恨,今朝雪。
安置暖,从头越。
算平生肝胆,未随烟灭。
法槌声回天道正,蓬门喜接春风帖。
待儿孙、指壁话沧桑,碑如铁。
七律·梦圆中秋
故园荒冢三十秋,
血泪征途几多愁。
天道昭昭终有应,
新书落印赤心留。
凭轩醉揽冰轮影,
广厦生辉旧债收。
霜鬓犹承蟾桂色,
九州同沐舜尧畴。
请品析徐国祥
七律·复家梦圆渡中秋
故园荒冢三十秋,
血泪征途几多愁。
天道昭昭终有应,
新书落印赤心留。
凭轩醉揽冰轮影,
广厦生辉旧债收。
霜鬓犹承蟾桂色,
九州同沐舜尧畴。
徐国祥《七律·复家梦圆渡中秋》品析
一、主题与情感
此诗以“复家梦圆”为核心,通过“荒冢三十秋”与“新书落印”的对比,展现三十载维.权历程的艰辛与最终胜利的欣慰。诗中“血泪征途”与“赤心留”凸显法律人的执着,而“广厦生辉”则象征法治社会的进步。
二、艺术手法
意象运用
“荒冢”与“广厦”形成强烈反差,暗喻从废墟到新生的转变。
“冰轮影”与“蟾桂色”以月喻志,表达高洁不屈的精神。
用典与象征
“舜尧畴”化用圣王典故,寄托对清明政治的期许。
“旧债收”双关经济补偿与历史纠葛的终结。
三、格律与结构
严格遵循平水韵(十一尤部),中二联对仗工稳(“天道昭昭”对“新书落印”,“凭轩醉揽”对“广厦生辉”)。
尾联“霜鬓”与“九州”由个人升华至家国,体现“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四、创作背景
徐国祥作为律师诗人,其作品常结合法律实践与人文关怀。此诗可能源于其代理的房产纠纷案,以诗证史,记录法治进程中的个体命运。
五、学界评价
其诗被赞“笔落意清新”,兼具“励志醒脑”的力量,此作亦延续了“敢讨公道慰庶民”的创作特质。
来源:风水墙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