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上午,“2025感动深圳•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在深圳广电大厦如约而至。这场以爱为名的年度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涌现的关爱案例的集中礼赞,更是对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精神底蕴的深度挖掘与生动诠释。
9月28日上午,“2025感动深圳•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在深圳广电大厦如约而至。这场以爱为名的年度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涌现的关爱案例的集中礼赞,更是对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精神底蕴的深度挖掘与生动诠释。
本次分享会共分为“平凡英雄·燃薪火”“关爱空间·聚暖流”“科技向善·创未来”三个篇章,通过短片播放、情景讲述、现场连线等多种形式,再现了过去一年里深圳市的杰出关爱人物、家庭以及社会案例,以榜样的力量,让“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的概念再度深入人心。
年度表彰名单正式公布
展现“平凡中的不凡”
分享会上,正式发布了“年度爱心人物”“年度爱心家庭”“年度爱心社区”“年度爱心企业”“年度公益机构”“年度创意项目”“年度感动瞬间”“致敬深爱力量”及“年度市民满意项目”名单,全景式展现了深圳“关爱之城”的深厚积淀与蓬勃活力。
九大名单,囊括百余和代表人物与项目,这些受到表彰的个人与瞬间,是深圳这座城市最生动、温暖的人文切片。“年度爱心人物”中,有捐赠5000万元助力深圳大学建设的叶宇筠,捐建十所同维希望小学为1354名学生点亮通往大学之路的汪大维,临危不乱冷静施救昏厥老人的学生张宇恒,自筹创立“深漂第一站”为百余名来深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和求职信息的葛乾坤……“年度爱心家庭”里,有夫妻接力援藏,将深圳教育的火种播撒在雪域高原的艾丽华家庭;“援藏+援非”双线接力,用医者仁心仁术书写家国情怀的徐建国家庭;27年志愿服务促进湾区共融的陈惠娟家庭……
这些受到表彰的人,可能是我们的邻居、同事,或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但他们以不求回报的俯身帮扶、伸手相助,用实际行动诠释出“平凡之中见不凡”的真谛。
案例代表现身
讲述动人故事
现场,“年度爱心人物”代表葛乾坤、“年度爱心家庭”代表艾丽华家庭和深圳医护团队分别分享了他们的“深爱故事”。
相较于本名,葛乾坤更为人熟知的可能是他的网名——“葛较瘦”。2016年,葛乾坤来到深圳成为中国首批外卖骑手,工作期间他用短视频记录自己的骑手生活而意外走红, 随后便转型自媒体,成为了全网粉丝超千万的网红博主。如今,他不仅有自媒体账号,还持续关注着深圳的外来务工群体:自费建立公益驿站“深漂第一站”,累计为100余名来深建设者提供免费住宿;特别帮扶聋哑骑手等特殊群体,捐赠电动车数十辆助其就业……“从小小的深漂驿站到全城接力的温暖网络,从一部手机记录的温暖日常到千万个平凡人的善心传递,这就是深圳,让每一个平凡人的善心都能长成参天大树。”葛乾坤在现场如此感慨。
作为年度爱心家庭的代表,深圳援藏教师艾丽华与其丈夫盛志勇的事迹也感动了现场的观众。2020年,盛志勇作为广东省第九批“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前往西藏支教;2022年,艾丽华也踏上了援藏路,并成为察隅县首个两度被挽留的援藏教师、首个主动担任班主任的援藏教师。援藏的三年里,艾丽华牵线捐赠物资,资助藏族孤儿,还通过讲座、示范课培育当地师资。夫妻二人以“一个人的援藏,一家人的坚守”,将深圳教育理念播撒雪域高原,用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深圳医护团队则接收了一名喀什产妇,为其患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罕见病的胎儿进行高难度接生与新生儿手术,用精湛的医术谱写了一曲跨越地域、守护生命的温暖篇章。
“文明推广人”周禹
呼吁行善成风
作为本场晚会的重要环节,“文明推广人”周禹也以亲身参与者的视角,带来了生动的讲述。
“深圳,支持每一种可能”,这是在今年爆火的“深圳CITY TALK”互动话题中,网友们票选出的十大深入人心“城市Slogan”,该话题全网传播量逾1.23亿次。周禹结合这些或经典、或鼓舞人心的标语,以“文明推广人”的身份,在现场发出热情呼吁:希望大家积极投身关爱行动,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22年,3.8万项爱心活动,2800余项公益项目,上千万人次参与……这些数字背后,记录的是普通市民的善行与义举,是深圳人对关爱执着的坚守。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新起点,深圳将继续以爱为名,用心书写更多动人的“深圳故事”,让“圳有爱”的名片更加闪亮,让这座城市的温度持续传递。
来源: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