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25 | 阿斯利康携手CSCO全流程建设中国肿瘤防治生态,创新管线推动中国声音走向世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9:01 1

摘要: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汇聚了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药研发进展。创新药物研发是推动肿瘤临床实践不断革新的核心力量,会议期间,阿斯利康在“变革诊疗,攻克癌症”企业专题会上分享了阿斯利康携手CSCO全流程建设

前言

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汇聚了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药研发进展。创新药物研发是推动肿瘤临床实践不断革新的核心力量,会议期间,阿斯利康在“变革诊疗,攻克癌症”企业专题会上分享了阿斯利康携手CSCO全流程建设中国肿瘤防治生态的初衷与举措,呈现了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的研发布局与重要成果。在医企携手,共同努力的背景下,肿瘤规范诊疗与前沿创新飞速发展,患者防治意识有效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可支付性得到极大改善,势必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达成。

推动科学与创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2030年实现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到46.6%”的宏伟目标。优化创新药物发展、改变医生临床实践、提升药物可及性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阿斯利康从全球到中国,秉持着与健康中国一致的目标,持续支持学术界的顶尖交流,将创新药物带给患者,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助力患者五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在创新药发展方面,阿斯利康从三十年前引入戈舍瑞林到三代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TKI)奥希替尼,再到近日上市Trop-2 抗体偶联药物(ADC)德达博妥单抗(Dato-DXd)等突破性进展药物,为中国肿瘤患者提供了13款创新药,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在改变临实践方面,CSCO自成立以来,数十年持续推动肿瘤学发展,结合创新药的探索制定了指南,改写了临床实践。阿斯利康希望能够持续参与其中,让创新药物真正为患者带来获益。在提升药物可及性方面,要在临床实践层面通过医生的推荐使患者用得上,要在支付层面使患者用得起。自2017年国家启动医保谈判以来,阿斯利康基本所有药物都参与其中,绝大多数都纳入医保目录,真正地提升了患者支付能力,分担了国家的压力,深度契合了国家大健康的目标。

迄今为止,CSCO学术年会已历28届,见证并支持了中国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在这个优秀的平台上,临床试验的探索、跨学科的发展、疾病解决方案等得以发布,并逐步具有了全球影响力。阿斯利康持续将更好的数据、更好的诊疗变革方案带到CSCO平台,支持并促进中国临床肿瘤医生的交流发展。

肿瘤疾病非常广泛,阿斯利康的肿瘤管线会聚焦在疾病负担重、未被满足临床需求大的肿瘤领域进行的布局,主要包括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血液肿瘤领域。

在肺癌领域,三代EGFR-TKI抑制剂突破了肺癌的分期分级,为患者带来普遍的获益。不久前结束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披露了FLAURA2研究的总体生存(OS)获益,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成为了当前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唯一实现生存获益的联合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大生存希望。

在乳腺癌领域,众所周知其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阿斯利康在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都有相应治疗方案覆盖和丰富的管线布局。对于乳腺癌抗HER2治疗,德曲妥珠单抗(T-DXd)从二线到一线、从HER2阳性到HER2低表达,为临床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尤其是今年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DESTINY-Breast09研究,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一线治疗带来了优秀的结果。在HR阳性乳腺癌,卡匹色替为CDK4/6抑制剂耐药患者带来新的靶向治疗方案。对于TNBC,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Trop-2 ADC Dato-DXd将在未来继续探索解决方案。

在消化道肿瘤领域,胃癌、肝癌、胆管癌等瘤种在中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国学者不仅仅参与了阿斯利康消化道肿瘤领域的全球临床研究,更是领衔了多项全球III期临床研究。与此同时,阿斯利康在免疫治疗、ADC等领域持续突破,比如度伐利尤单抗目前已为胆管癌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未来也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而Claudin 18.2 ADC、抗HER2 ADC从后线到前线布局了胃癌治疗格局,其中T-DXd已经获批胃癌相关适应症,丰富了临床实践选择。

此外,历经三十年的耕耘,阿斯利康在泌尿及妇科肿瘤领域以内分泌治疗药物为发展基石,引入全球首款PARP抑制剂,为诸多患者带去生存希望,未来管线布局亦覆盖多种创新疗法。在血液肿瘤领域上市了BTK抑制剂阿可替尼,同时储备了丰富的研发管线,不断向前推进。会上,阿斯利康中国研发负责人何静博士也分享了阿斯利康从已知抗肿瘤机制到未知机制的探索,未来核药、细胞治疗药物全线布局。

推动筛诊治管,变革诊疗

肿瘤防治生态建设离不开“筛、诊、治、管”全链条的完善。早发现、早治疗将有助于肿瘤患者实现更长久的生存,提升总体社会效益,进而服务于“健康中国2030”实现五年生存率达到46.6%的宏伟目标。

在筛查方面,阿斯利康针对中国高发的肝癌支持开展了“绿丝带”早筛早诊计划,对公众进行了大量宣传,提醒乙肝患者定期随访和干预。因为过去中国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进而进展到肝癌的比例高,所以需要让乙肝患者更早地、积极地、持续地参加随访,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降低肝癌发生率。

此外,在筛查方面,容易获取、体验较好、成本不高三要素齐备的筛查手段才能真正将筛查落到实处,实现广泛可及。阿斯利康针对前列腺癌开展疾病科普宣传,支持政府在全国多个省份/城市开展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项目,提升大众对于PSA筛查的认知。由于PSA筛查廉价、便捷、指标敏感,仅需抽一次血,患者体验较好,故被广泛接受。未来,阿斯利康将持续推进科普教育,真正意义上将防治端口前移。

在“管”的方面,属于肿瘤防治生态建设的后端。比如对于生存期很长的乳腺癌和早期可实现治愈的肺癌,阿斯利康积极支持基金会开展“健康有她”、“鼓5人生”等公益项目,开展患者教育等活动,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在肿瘤防治的全链条上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阿斯利康在推动肿瘤慢病化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发展创新药物、提升患者依从性与支付能力,以及完善不良反应管理三大举措,不断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同时,积极加强公众教育,助力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增进药品可及性,让更多患者从持续治疗中受益。此外,通过联合公益组织普及不良反应管理知识,帮助患者安全坚持治疗,保障肿瘤管理过程顺利推进,加速肿瘤慢病化目标实现。

在中国,为中国,惠全球

在医企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科研的质量也得到了世界认可。在过去十年中,许多创新药物在中国开展了研究,并逐渐在中国形成了一批全球临床研究的Leading PI,引领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前沿发展。中国专家的声音不仅得到了全球权威同行的认可,更是将全球优秀的经验反哺了中国,通过临床研究的持续开展培养了完善的人才梯队,进一步提升了科研质量。

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设置了充沛的研发管线,聚焦临床未满足需求,覆盖高发恶性肿瘤,而中国则是全球抗肿瘤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除了自主创新之外,阿斯利康近年来陆续与中国企业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一些创新药物,并推向了全球市场。未来,阿斯利康将持续与中国专家合作,将创新药物带到中国市场,将中国专家的智慧推向世界舞台。

编辑:Cylindery

审校:Uni

排版:Kenken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