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就干3件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23:51 1

摘要:这不叫管理,这叫“家长式”的包办,或者说“保姆式”的伺候。你把自己当成了员工的“救火队长”和“贴身保姆”,而不是一个团队的领航员。

团队带不动,凡事自己冲?

很多托管机构校长、老板们每天感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累”!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老师签个到要管,

孩子吃个饭要盯,

家长一来电话心就慌……

这不是在当老板,这是在当“超级保姆”!

如何从“保姆式管理”的泥潭里爬出来,真正做一个会“管人”的轻松老板?

今天我创办晋级21年的托管机构管理精华分享给你。

很多老板感到困惑:我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为什么团队还是带不动?为什么员工一犯错最后还是我的锅?

我想问:

你是不是总觉得员工做事不如你意,不如自己上手来得快?

是不是怕他们犯错,不敢把重要客户交给他们?

是不是担心他们离职,连重话都不敢说一句?

问题就出在这里!

这不叫管理,这叫“家长式”的包办,或者说“保姆式”的伺候。你把自己当成了员工的“救火队长”和“贴身保姆”,而不是一个团队的领航员。

这种管理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

你永远脱不了身:

机构永远无法离开你。你一旦休息,机构就可能停摆。你没有自由,事业变成了囚笼。

团队永远长不大:

员工得不到锻炼,更没有担当。他们习惯了“凡事问校长”,思维和能力都在退化,因为你把思考的活都干了。

机构无法发展:

你的时间精力被琐事填满,根本无法思考战略、规划未来。天花板就是你的个人精力极限,你怎么可能做得大?

恶性循环,身心俱疲:

你越累,怨气越大,看员工越不顺眼;员工越觉得没成就感,越没有积极性,越容易流失。最终,你陷入无尽的招聘、培训、救火之中,身心俱疲。

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别人拿结果”,而不是“自己亲手去干事”。 尤其是我们托管行业,卖的是服务,做的是口碑,高度依赖人。如果你事必躬亲,那你永远只能开一家店,守一个班,累死自己,也饿死团队。因为你没有复制的能力,没有放手的勇气。

真正要想解放自己,首先必须在“管人”这件事上开窍。

团队散漫,不敢狠管?

培养的人走了,心痛又无奈?

事事亲力亲为,累到崩溃?

这是很多托管机构老板的真实写照。我从21年带团队的血泪教训中,凝练出“管人三法则”——整整九个字。它不深奥,却极其有用;它不复杂,却能直指核心。

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管好了,事自然就顺了。怎么管人?你不需要变成雷厉风行的霸道总裁,也不需要学一堆用不上的技巧。就从修炼这三种心态开始。

法则一:不着急——给成长以时间,你才能收获“铁军”

法则二:不害怕——你的恐惧,正是管理失效的根源

法则三:不要脸——放下虚荣和面子,才能抓住里子

各位校长,老板们,“保姆式管理”折磨的是你自己,耽误的是团队,限制的是我们托管机构的发展。

真正的管理,是管人、管事、管钱三方面的艺术。而“管人”是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 只要你把人管好了,事和钱自然就顺了。

用“不着急”的心态,去培养人,做时间的朋友;

用“不害怕”的魄力,去立规矩,直面一切挑战;

用“不要脸”的务实,去抓结果,放下无谓的面子。

别再用“保姆式管理”折磨自己了!

-end-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真棒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