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慕意分身(长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高晨源,心里装着一个用科技守护银发群体的想法。如今,这个在校园里萌生的念头,在湖南有了扎实的落地根基——他和团队的创业路,从启动到推进,每一步都感受到了湖南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支持。
慕意分身(长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高晨源,心里装着一个用科技守护银发群体的想法。如今,这个在校园里萌生的念头,在湖南有了扎实的落地根基——他和团队的创业路,从启动到推进,每一步都感受到了湖南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支持。
高晨源的创业初心,始于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关注。他和团队成员发现,许多老人正面临情感孤独、健康监测不便的困境:有人对着空房子自言自语,有人常忘记按时吃药,有人因电子屏幕字体太小看不清内容。于是,“用科技为老人们搭建一道‘温暖的守护墙’”这个想法让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的几位年轻人走到一起,组建起慕意分身团队,聚焦研发具备主动交互、情感陪伴与健康监护功能的机器人。
2024年2月团队刚成立时,成员们就在一次闲聊中意外发现了彼此与湖南的缘分。有人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想为家乡发展出份力;有人是“湖南女婿”,早已把其当作第二故乡;有人从台湾来大陆发展,在湖南收获了爱情。“来湖南创业”从此不再是偶然的念头,而成了藏在大家心底的期待。
创业刚起步,他们就遇上了所有初创团队的共性难题——启动资金短缺。那段日子里,高晨源和伙伴们四处奔波寻找融资,甚至一度焦虑得难以入眠。就在这时,湖南省的领导带队来到上海,将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政策带到了团队面前。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连夜梳理项目,把核心优势、市场前景,还有之前调研摸清的老人真实需求,一条条整理清楚。”高晨源回忆,同年3月29日,他们的项目获得了直接向领导汇报的机会。
“汇报当天心情十分忐忑。”高晨源坦言,“但领导们不仅认真听完了项目介绍,还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很快,项目顺利通过了湖南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立项。更让团队惊喜的是,从项目立项到完成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再到资金顺利到账,全程只用了不到两个月。
资金有了着落,办公场地成了新的困扰。正当高晨源和伙伴们为高昂租金发愁时,湖南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为团队在长沙核心地段协调了1处可供免费使用3年的办公场地。“不用再为租金分心,我们终于能全身心扑在产品研发上了。”走进明亮整洁的办公室,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长沙街景,高晨源心里感到无比踏实。
金秋九月,团队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第一代机器人产品样机顺利研发完成,即将推向市场,更有几笔投资意向和订单主动找上门来。回望这段创业路,高晨源常常感慨:“湖南的创业政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福利’。从基金立项时帮我们梳理材料不足,到投决会上尊重我们的创业想法,再到主动解决办公场地问题,这些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湖南的双创生态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
办公室里,团队成员还在忙着打磨产品细节;窗外,湘江水流淌不息。高晨源说,未来,他们想让更多老人用上这款有温度的机器人。而湖南,会是他们实现目标最坚实的后盾。“也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走进湖南、扎根湖南,让青春与理想,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温暖的土地上绽放光芒。”
来源:中人社传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