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丙肝可愈,从“谈肝色变”到“药到‘丙’除”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8:17 1

摘要: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丙肝呈全球化流行,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均易感。据统计,我国丙肝感染率约为3.4%左右,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1000万人。多数人感染后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多感染者并不知道已经感染了丙肝

你了解丙肝吗?

丙肝能不能治愈?

哪些人属于丙肝高风险人群?

该如何预防?

小编带您一探究竟

一: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丙肝呈全球化流行,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均易感。据统计,我国丙肝感染率约为3.4%左右,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1000万人。多数人感染后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多感染者并不知道已经感染了丙肝病毒。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丙肝,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丙肝现在已经是可以完全治愈了。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但丙肝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炎多见。

三:临床表现

大多数丙肝病毒感染者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少数急性感染者可能会在感染病毒的1-3月内出现疲劳、关节疼痛、腹痛、黄疸等症状。

严重者到晚期可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最后发展成为肝癌。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丙肝患者的主要死因。发生失代偿,10年死亡的可能性高达75%,肝癌在诊断后,第1年死亡的可能性达33%。

肝外表现,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眼口干燥综合征;B细胞淋巴瘤;扁平苔藓;迟发性皮肤卟啉症;肾小球肾炎等。急性丙肝病毒感染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在急性期很少有人得到诊断。丙肝病毒可引起急性或慢性感染,丙肝慢性化率为55%~85%。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的几十年内依然没有症状,直至出现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所以,丙肝必须尽早治疗。

四: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丙肝—早筛查: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若抗体阴性,则说明无丙肝感染;

若抗体阳性,需要做丙肝病毒RNA检测,

若RNA阴性,则说明未感染,若RNA阳性,则说明已感染丙肝病毒。

五:治疗

1:标准化正规治疗能够治愈丙肝

目前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根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丙肝治疗指南推荐以及《美国肝病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丙型肝炎指导意见:HCV 感染的检测、管理和治疗(2023 年更新)》意见要点使用泛基因型DAAs方案治疗慢性丙肝感染,口服直接抗病毒(DAAs)药物能够治愈丙肝。

目前DAAs药物分为两大类:

①基因特异型药物:只对某个或某几个基因型有效;

②泛基因型药物:对基因1-6型、混合型患者都有效。

治疗方案疗程一般在3个月左右;除失代偿肝硬化及基因3型感染者外,治愈率一般超过90%。

2:丙肝治愈的主要标准

在治疗结束后12周或24周,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检测不到血液中的丙肝病毒(HCV - RNA),这被称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如果达到SVR12(即治疗结束12周后检测不到病毒)或达到SVR24,就意味着体内的丙肝病毒已被持续清除,肝脏炎症会逐渐消退,病情不再进展,而且肝纤维化也可能会有所改善,从临床角度讲基本上可以认为丙肝已经治愈。

六:预防丙肝

1:丙肝感染高风险人群需尽早进行检测

通过丙肝抗体的筛查早期发现对于治疗丙肝有很好的帮助。且只要没有禁忌症,一旦发现感染丙肝病毒就应该启动抗病毒治疗。只要发现及时,且经过正规治疗,丙肝就能够得到治愈。因此,丙肝感染高风险人群需尽早进行检测,那么,哪些人属于高风险人群?

①1993年前有输血史或使用血制品史者

②静脉吸毒者

③具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外科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移植等

④纹身、穿孔、针灸等所致针刺伤史

⑤具有高危性行为,如有多个性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

⑥HCV/HIV感染者的性伴侣及家庭成员

2: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

①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②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③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④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尽量在治愈后怀孕,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丙肝隐匿性强,被称为肝脏的隐形杀手。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议大家(尤其是高风险人员)能够主动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远离丙肝危害,守护肝脏健康,以期到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