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有这样一位女先生:她是抗战烽火硝烟中的八路军宣传员,也是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的创建者;既是空军翻译战线的立功者,更是科普出版领域的领军人。她以非凡的胆识与智慧,于百年间书写属于自己的瑰丽壮阔人生。
我国有这样一位女先生:她是抗战烽火硝烟中的八路军宣传员,也是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的创建者;既是空军翻译战线的立功者,更是科普出版领域的领军人。她以非凡的胆识与智慧,于百年间书写属于自己的瑰丽壮阔人生。
王麦林
她的一生都与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更是与《知识就是力量》结下不解之缘,除了主持重点刊物,她还策划“科学家与青少年见面会”,为广大青少年点燃科学火种;她牵头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发起全国首届科普美术展,拿出自己的积蓄设立我国首个科学文艺创作基金……她就是中国著名科普事业开拓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王麦林先生。2025年,恰值王先生期颐之年,让我们重温这位世纪智者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致敬她为中国科普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并献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科普新兵与《知识就是力量》结缘
1958年9月,王麦林接受组织安排来到《知识就是力量》任编辑室主任。在此之前,她从未接触过科普工作。作为一个科普阵营的新兵,她刚来就赶上了《知识就是力量》创刊后由盛到衰的低潮期。印数回落,大家垂头丧气,一筹莫展,希望她这个编辑室主任能出出主意。
王麦林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出主意之前先搞清楚原因。她和编辑们深入学校、工厂、科研部门,向《知识就是力量》读者们请教。走得多了,他们渐渐明白,读者不喜欢刊物是因为内容不是读者想要的。
原来,当时的苏联版《知识就是力量》的编辑针对中国读者,为中国版《知识就是力量》策划编辑了五期内容。这五期《知识就是力量》,在我国引起了轰动。可第六期后,杂志开始由中方的编辑人员独立编辑,将苏联版杂志内容全部照搬过来,可给苏联人看的内容并不适合中国读者,自然,印数便有所回落。
找到了症结所在,王麦林他们有的放矢,开始研究读者究竟喜欢看什么内容。很快,他们就通过调查了解,摸清、摸透了读者们的需求。
回忆当时,王麦林仍十分自豪。为了更贴近读者,每位编辑、美编都从读者角度出发,文章通俗有趣,版式生动活泼。科普工作就是要让读者能看懂、能分享,切忌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的行文。正因如此,《知识就是力量》成了孕育科学梦想的摇篮。许多青年学子就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熏陶和激励之下,走进了科学的世界,有的如今已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和院士。
王麦林出席《知识就是力量》创刊50周年和60周年活动
王麦林的办刊思路,让《知识就是力量》逐渐有了起色。1960年,针对读者需求的努力付出终于让刊物迎来了转机,到1962年,《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科普杂志。
1962年《知识就是力量》1期封面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2026年即将迎来《知识就是力量》创刊70周年,作为《知识就是力量》曾经的编辑室主任和忠实读者,王麦林感到很欣慰,也非常高兴。诞生于1956年的《知识就是力量》是在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新中国第一次科普高潮到来的时候。虽然她在《知识就是力量》工作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多年来,她时刻关注《知识就是力量》的成长,《知识就是力量》的每次进步,她都记在心里。
1996年,王麦林在《知识就是力量》发表《光辉的历程 曲折的道路》一文,纪念杂志创刊40周年。
1996年《知识就是力量》王麦林所著《光辉的历程 曲折的道路》
2016年,王麦林总结《知识就是力量》所经历的三次发展繁荣时期(详见《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60周年特刊王麦林所著《想读者所想》一文),并将其比作“头兴”“二兴”“三兴”。
《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60周年特刊王麦林所著《想读者所想》
“头兴”发生在刊物诞生之初,当时我国读者很少见如此新颖、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杂志,《知识就是力量》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印数高达20万册;“二兴”发生在王麦林任编辑室主任期间,“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在这样的编辑方针引领下,《知识就是力量》当之无愧坐上国内科普杂志的头把交椅;2014年,《知识就是力量》全新改版,由郭晶带领的青年编辑团队把《知识就是力量》推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老牌科普“王牌”刊物以崭新面貌迎接新时代,王麦林认为,此为《知识就是力量》的“三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主编郭晶代表《知识就是力量》全体员工贺王麦林期颐之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该法充分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仅为我国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也给《知识就是力量》提供了“四兴”的时代基础和前进方向。
将近12年的创新发展,《知识就是力量》实现了从传统纸媒向智媒跨越的“三级跳”路径:第一阶段从科普纸刊到科普融媒,构建科普融媒体传播矩阵;第二阶段从传播矩阵到科普视听,传播的深度融合与破圈,推动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和传播体系的深度融合;第三阶段从融媒到智能体,构建“人机共智”科普新生态,尝试推出“知识就是力量科普增值服务AI智能体平台”,为公众带来更个性化、高效化的科学知识获取体验。作为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普类)的青少年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始终以优质科普内容为炬,点燃科普之光,续写壮丽篇章。
百年风云激荡,科普薪火绵延。王麦林先生“让《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孕育科学梦想的摇篮”的期许,亦是一代又一代知力人的心之所向。我们深知:科普从非孤军之战,而是无数人接力奔跑的征程——那些被先生点燃科学梦想的青少年,早已成长为新时代的科技中坚;那些与杂志并肩的编委、作者、译者、读者,皆是这场科学传播的同行者。
未来,《知识就是力量》仍将以更鲜活的姿态架起科学与大众的桥梁,以更坚定的脚步深耕科普沃土。因为我们懂得:每一次科学传播,都是对强国精神的礼赞;每一颗被点亮的求知之心,都是科普事业生生不息的明证。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