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条件爱孩子?这位妈妈的回答,是我听过最好回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8:41 1

摘要:然而,路过一位二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听到我们的对话时,就停下来为我们分享了一段她的成长经历

文/兰妈谈育儿

和一个朋友聊天时,他突然问我:“怎么看一个父母是不是真的爱你”

我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无条件的付出吧,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

然而,路过一位二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听到我们的对话时,就停下来为我们分享了一段她的成长经历

她当时说:

“我是出生在一个底层的农村家庭,我爸爸是一个镶瓷砖的普通瓦匠,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就是我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不太好,老师让我补课,可爸爸当时一天的工资大概就是200块钱,而我补一节课大概就在200多之间,本以为父亲知道后会骂我上课不好好听讲,还要花他的钱去补课,也料定爸爸不会拿一天的工资给我补课”

“可没想到,爸爸得知这件事后,竟然支持我补课,并且还四处借钱不断地供我补课,妈妈也在旁边对我说:放心,家里有钱”

“实际上,爸爸妈妈当时穿的袜子已经破了好几个洞,并且还是缝了又补,这件事就让我特别感动,往后的每一次补课我都要比别人更用心一些,因为我不能让我爸爸辛苦一天的钱,就那样砸在我手上没有一点意义”

“所以,一个父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表现,除了付出,还有爱孩子的同时,能做到更爱孩子”

说完,姑娘还默默地低下头,然后说了一句:“可惜的是我没能做到如我父母那般,去爱我自己的孩子”

原来,这位年轻姑娘,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当前阶段正在为孩子的作业辅导发愁,有好几次都崩溃地想要放弃孩子

在那次的经历再次回忆中,她也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我感觉我只是在爱自己的同时爱孩子,不想委屈孩子,但更不想委屈自己,比如,我明明可以不玩手机,跟着孩子一起学习,教她英语、和历史什么的,可我就是不想学,也很被动

是呀,无条件爱孩子,不仅是看得见的付出,还有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再学一遍”,这份来自情感上的付出才是真正难得的

01

回家后,从来不玩手机

除了做些家务,就是花时间陪孩子

在育儿的一路上,兰妈总是在反复思量,究竟要怎样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同时也深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过人的智慧,更没有替孩子规划好未来的认知

可如果我们是什么都没有的普通父母,又该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养好呢

直到,兰妈刷到一个视频,视频里记录的是一家四口日常:

只看到,客厅沙发的一角,摆放了一个专门暂存手机的收纳筐,爸爸每次回家后都会主动把手机暂存在里边

紧接着,爸爸看到家里哪个位置乱了,就开始整理哪里

妈妈看到后,本来还在玩手机的动作暂停了,先是抱着小宝,把手机锁屏后放进收纳筐,然后一手抱着小宝、另一手陪着爸爸整理时搭把手

再注意看,本来是半躺在沙发上玩iPad的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也主动把iPad放进收纳筐,并且迈着轻快的小步伐赶来帮爸爸打扫卫生

...

看吧,这就是一个健康且有精神付出的家庭氛围,爸爸的“主动放下手机”是关键,看起来不经意的一个举止,却温暖了妈妈的心

妈妈心疼爸爸,哪怕怀里抱着小宝宝也要帮爸爸搭把手,而这些落在家里面的大儿子眼里,就是不断模仿和学习对象了

所以说,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不仅仅是来自经济条件上的不断供给付出,还有来自情感和精神上的陪伴

当然了,陪伴并不是陪在身边就可以,是一种可以放下手机,眼里只是家人和孩子的真正“眼中有你”

比如,大家凑在一起聊聊今天发生的有趣事情,八卦正在播放剧情的人物关系,看看家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整理的,又或者带着孩子一起去平时没时间去的地方...

每一次共同兴趣的搭话,每一次看得见的家务活,还有每一次孩子期待的事情,这些都能在“足够被重视中”得到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完善

02

遇到事,从来不发脾气

不管事情对错,都会接受后去改变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心态决定结果的
当你遇到比较麻烦的事情时,如果能安慰自己:“世事本就无常,生活更不可能一直平稳地一帆风顺下去”,每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抱怨、不退缩、更不会嫌麻烦

那么,在这种不怕事、也不惹事的心态下,你把每次挫折都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又或者理解成老天送给你不断内观自己、并完善自己的礼物时,结果大概率就不会太差的

遇到过一个心态特别好的妈妈,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还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店,每天都有打不完的电话、还有处理不完的售后订单

特别是女儿进入小学以来,两个孩子的老师都隔三差五给她打电话“聊聊”时,从小就怕老师的她,放低姿态认真地听完老师的每一句抱怨,还认真回应了对老师的每一句承诺

对于这件事,兰妈一直以为,以她目前女强人的打拼处境,肯定是不允许她的两个女儿在班上经常被老师看贬,持续地找家长重复成绩和学习问题了

可结果呢,并没有等来想象当中的暴跳如雷、也没有发展成每天有上不完辅导班的场景

只见,妈妈先是默默地接受了女儿普通、不如别人的事实,随后就是依照每个孩子的不同特性去针对性拯救了

比如,大女儿不喜欢写作业还不服管教时,那她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注册一个新的账号

把老师的头像和名字盗用过来

用新账号加上自己的账号

最后就是每天拿新账号冒充老师发消息,要求拍写作业、阅读打卡等视频

这就是所谓的家长治不了的孩子,交给老师治,如果老师不敢、或者不愿意治,那家长就冒充老师去狠狠“整治”

...

小女儿呢,性格比较软绵,每次被老师一批评就会委屈地抽泣不止,为了让女儿养成凡事要坚强的内在气质

妈妈也是煞费苦心,辛苦一夜专门制作了一张小女儿喜欢的卡通日计划表,随后就是让女儿每天按照计划表去完成对应的目标和计划

直到女儿完成得越多、得到的奖励越多,还有可直观视觉下的荣誉栏目,也给予了孩子极大的视觉冲击

慢慢地,孩子就会认为“我可以”、“我没问题的”

...

所以,无条件爱孩子的第二个划重点,就是接受孩子的普通,不管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都要学会控制情绪,然后再针对孩子的个人问题,还有个人的喜好特点去有效修正补缺

而这种真正遇到事对事、不对人的方法,也是比较符合幼龄阶段的孩子,毕竟孩子年龄太小时,根本就分不清大人的情绪是针对事情、还是他们本人

只有孩子正确认知情绪,才能如同拥有稳定情绪的家长一样,处理起事情的能做到稳若泰山的处事不惊

03

写作业,从来不催不骂

事先规定作息,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

听一位爸爸分享说:

“如果你家的孩子,明明一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非要拖拉磨蹭好几个小时,家长不拿棍子在旁边盯着不写,不催不写、不骂也不写,你也用了很多方法,可孩子的作业效率就是不够高,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原因就在于孩子缺乏端正的态度,只要把这一点端正了,那孩子的作业效率自然而然就会变高了”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共同的疑惑:“道理我们都懂,可方法是什么呢”

针对这一点,兰妈算是有话语权了,当初女儿在写作业方面也几乎是使出了她毕生的演技,

不是作业忘记带了、笔坏了、课本找不到,就是尿急要上厕所、口渴了要喝水...

事实上,这些都不过是孩子为自己“不想写作业”找的借口和谎言而已

对于这一切,兰妈是心知肚明的,也清楚地明白:即便是把谎言戳破,孩子也不会承认,对待写作业的态度依然不会改变

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漫长内耗后,兰妈终于在时间规则、和学习规矩遵守方面,为孩子渐渐端正了该有态度(方法如下):

•建立规矩:周一晚上-周五晚上不可以看电视,包括手机等电子产品,一切以读书写作业为主

•强调个人责任,让孩子明白父母上班的责任就是赚钱养家,而他自己写作业的任务就是读好书、学好习

•专心做好一件事,整理一张时间计划表,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吃饭的时间就吃饭,写作业的时间就写作业,睡觉的时间就睡觉,至于玩手机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完成任务后的额外奖项

•保持对写作业的良好信心和积极性,作业方面从来不盯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先做好标记搁置一边,等到把会做的题目都完成后,再去专门查资料做不会的题目

•父母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孩子只是不会做题,或者做错了题,并不是做错了人,不会就鼓励孩子学习,做错了也鼓励孩子再做一遍

•做一个想得开、愿意接受孩子平庸的懒家长,只要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就顾虑,不要去纠结准确率,孩子今天能完成作业,明天就有信心去做出更多准确率高的题目

那么,关于什么是无条件爱孩子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兰妈谈育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