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河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的通知》,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颍阳镇被认定为“千年古镇”。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一座城镇历史积淀的官方认可,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作者:郭聪聪
日前,河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的通知》,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颍阳镇被认定为“千年古镇”。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一座城镇历史积淀的官方认可,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2025年9月21日,记者走进这座被颍河滋养千年的古镇,探寻它跨越时空的传奇魅力。据悉,颍阳镇地名沿用至今已超过2200年。它因秦朝在此设置颍阳县而得名,自古便是区域政治、经济与交通中心。
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记载,这片土地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城颍”(又名郑庄公城)的古城就矗立于颍河岸边,是郑国重要城邑。赫赫有名的“郑庄公掘地见母”故事发生地“阴司沟”,至今仍存遗址,默默诉说着2000多年前的历史恩怨与孝道感悟。
行走在颍阳镇,仿佛踏入一座没有围墙的露天历史博物馆。镇内分布着许多历史古迹:春秋时期的城颍遗址、秦汉时期的颍阳县故城遗址,东汉淮陵侯王霸及其子孙的“四侯冢”……这些遗址不仅是时光的见证,更是文明延续的实物印记。
在颍阳镇颍河两岸,有一片占地5000多亩的古人类生活遗址与古城遗址叠加区分布在大河、周庄、小河、邢庙四个村范围内,这里文化层堆积丰厚,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汉代。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包括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镰,商周时期的铜器,春秋战国的刀币、编钟、铜鼎等金属器物,以及汉代的“千秋万岁”瓦当、虎头瓦当、铺地方砖等,堪称一部埋藏于地下的“中原文明编年史”。
记者了解到,除了悠久的历史,颍阳镇还拥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态资源。颍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经全镇,境内流程长达19.6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2020年,颍河襄城段获批建设省级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53.81公顷,目前分期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未来,这里将成为融合生态保护、人文历史与旅游休闲的亮丽名片。
如今,这座千年古镇辖27个村,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6.7万,311国道与024县道在此十字交会,颍河公路大桥成为许襄快速通道的咽喉要道,车流穿梭,古今交会,焕发出现代活力。
“千年古镇”是一份荣誉,更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千年古镇”所产生的世人聚焦的平台效应、遗产保护的自觉效应、文旅融合发展的带动效应、城镇建管的魅力效应、文化发展的创意效应,以及经济发展的跨越效应,将极大地提升当地的文化号召力和形象传播力。颍阳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襄城县的骄傲,更是河南省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它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也激励着后人继续守护文脉、传承历史,让千年故事永远流传。
来源:大卫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