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我帮嫂子娘家收稻,她妹偷看我 嫂子笑说:看上你了 要不娶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7:43 1

摘要:1987年的夏末,豫东平原的太阳还带着灼人的热。我背着半旧的军绿色背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熟悉的土坯房、晒谷场,还有远处金灿灿的稻田,心里像揣了块温乎的红薯——这是我退伍回家的第三天,空气里都是麦秸秆和泥土的味道,比部队里的消毒水好闻多了。

第一章 退伍归乡,稻田里的帮工邀约

1987年的夏末,豫东平原的太阳还带着灼人的热。我背着半旧的军绿色背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熟悉的土坯房、晒谷场,还有远处金灿灿的稻田,心里像揣了块温乎的红薯——这是我退伍回家的第三天,空气里都是麦秸秆和泥土的味道,比部队里的消毒水好闻多了。

我叫李建军,今年22岁,在部队当了四年兵,去年刚入党,本想留队转志愿兵,可俺娘在信里哭着说“你爹的腰越来越差,家里的地没人种”,我咬咬牙,还是打了退伍报告。回到家,爹的腰果然不行了,弯着腰走路像个问号,娘的头发也白了大半,见我回来,拉着我的手哭了半宿,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家里有三亩多地,主要种小麦和水稻,这会儿正是水稻成熟的季节,金黄的稻穗压得稻秆弯了腰,风一吹,哗啦啦的响,像在喊人来收。可爹的腰不能干重活,娘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回来的这几天,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割稻,中午顶着太阳打谷,晚上累得倒头就睡,浑身的骨头都像散了架。

这天傍晚,我刚把最后一担稻谷挑回家,嫂子王桂英就来了。她是邻村王家洼的,嫁给我哥李建国三年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平时常来帮俺娘做家务,是个热心肠的媳妇。她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烙好的白面饼,进门就喊:“娘,建军,俺来了。”

俺娘赶紧擦了擦手上的糠,迎上去:“桂英来了,快坐,刚收完稻,家里乱得很。”

嫂子把布包递给俺娘,又转向我,笑着说:“建军,听俺娘说你回来了,这几天帮着家里收稻,累坏了吧?”

“不累,在部队比这累多了。”我擦了擦脸上的汗,接过娘递来的水瓢,猛灌了一口凉水。

嫂子坐了一会儿,忽然说:“建军,俺娘家那边稻子也熟了,俺弟在县城上学,俺爹的腿不好,收稻的人手不够,想让你去帮几天忙,管吃管住,一天还给你算两块钱工钱,你看行不?”

我愣了一下,两块钱一天在当时不算少了——那时候村里壮劳力帮人收稻,一天也就一块五。俺娘赶紧说:“桂英,哪能要你的钱,都是一家人,建军去帮忙是应该的。”

嫂子笑着说:“娘,该给的得给,建军刚回来,手里也需要钱。再说,俺娘家那边也确实缺人手,建军去了,俺也放心。”

我想了想,家里的稻子差不多收完了,爹的腰需要静养,娘也能歇几天,去帮嫂子娘家收稻,既能帮衬亲戚,还能挣点钱,挺好的。就说:“嫂子,我去,明天就去。”

嫂子很高兴,说:“那好,明天早上我来叫你,咱们一起过去,也就走半个钟头的路。对了,俺娘家还有个妹妹,叫秀兰,比你小两岁,也在家帮忙,到时候让她给你搭个手。”

我点点头,没多想——只当是个普通的亲戚家妹妹,没料到,这一去,会把自己的一辈子都跟那个叫王秀兰的姑娘绑在一起。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嫂子就来了。我背着娘连夜缝的布包,里面装了两件换洗衣裳,跟着嫂子往王家洼走。路上的露水很重,打湿了裤脚,凉丝丝的。嫂子边走边跟我说她娘家的事:“俺爹以前是生产队的队长,后来腿摔了,就不怎么管事了;俺娘老实,一辈子在家做饭种地;秀兰是最小的,性子腼腆,不爱说话,但手巧,会缝衣服,还会做饭。”

我“嗯”了一声,心里对这个叫秀兰的妹妹有了点模糊的印象——应该是个文静的姑娘。

走到王家洼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嫂子的娘家在村东头,是个带院子的土坯房,院子里晒着几捆刚割的稻穗,门口拴着一头老黄牛,正慢悠悠地嚼着稻草。一个穿着蓝布衫的中年男人坐在门槛上抽烟,看到我们,赶紧站起来:“桂英回来了,这就是建军吧?”

嫂子笑着说:“爹,这是俺小叔子建军,刚退伍回来。建军,这是俺爹。”

我赶紧说:“叔,您好,我是李建军,来帮您收稻。”

“好,好,快进屋坐,路上累了吧?”王叔很热情,拉着我的手往屋里让。屋里很干净,靠墙摆着一个旧衣柜,桌子上放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正播放着豫剧《花木兰》。一个穿着碎花布衫的中年妇女从里屋出来,手里还拿着个针线笸箩,是王婶。她笑着说:“建军来了,快坐,我去给你倒碗水。”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帘被轻轻掀开,一个姑娘端着个搪瓷盆走出来。她大概二十岁左右,留着齐耳的短发,头发有点黄,应该是经常在太阳底下晒的;眼睛很大,像山涧的泉水,亮闪闪的;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粉色的确良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细细的手腕。看到我,她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端着盆快步走到院子里,连水都没倒,就躲进了厨房。

嫂子笑着说:“这就是俺妹妹秀兰,腼腆,见了生人就脸红。”

我也有点不好意思,摸了摸后脑勺,没说话。王叔王婶都笑了,说:“秀兰就是这点不好,太内向了,以后得改改。”

吃过早饭,王叔拿出两把镰刀,递给我一把:“建军,这镰刀刚磨过,快得很,你试试。”我接过镰刀,掂量了一下,跟部队里练刺杀的枪比,轻多了。嫂子说:“爹,我跟你们一起去,秀兰,你在家做饭,中午给我们送过去。”

秀兰从厨房探出头,小声说:“嗯,知道了。”声音细细的,像蚊子叫。

我们三个往稻田走,王叔的腿确实不好,走得很慢,我和嫂子扶着他。路上遇到不少村民,都跟王叔打招呼:“老王,收稻了?这是你家亲戚?”王叔笑着说:“这是俺女婿的小叔子,刚退伍回来,来帮俺收稻。”村民们都夸我“年轻力壮,是个好后生”,我听了,心里有点美滋滋的。

到了稻田,金灿灿的稻子一眼望不到边,风一吹,稻穗晃来晃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王叔指了指前面的一块地:“就收这块,大概有两亩,咱们三个,争取今天收完。”我点点头,拿起镰刀,弯下腰,开始割稻。在部队里练过体能,割稻这种活对我来说不算难,左手抓着稻秆,右手用镰刀一割,“唰”的一声,一捆稻子就割下来了,动作又快又稳。

嫂子和王叔看得都很惊讶,嫂子说:“建军,没想到你这么能干,比俺家建国还厉害。”我笑了笑,没说话,继续割稻。太阳慢慢升高,晒得人后背发烫,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稻田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第二章 稻田里的偷看,藏不住的心意

中午快到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一个细细的声音:“爹,姐,建军哥,吃饭了。”是秀兰送饭来了。

我直起腰,擦了擦脸上的汗,往那边看。秀兰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饭菜,还有一个军绿色的水壶。她走到田埂边,放下竹篮,抬起头,正好跟我对视。她的脸一下子又红了,赶紧低下头,手忙脚乱地把饭菜拿出来:“今……今天做了红薯稀饭,还有炒青菜,还有……还有鸡蛋。”

嫂子走过去,笑着说:“秀兰,怎么给建军哥单独煮了鸡蛋?是不是偏心啊?”

秀兰的脸更红了,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俺……俺看建军哥割稻累,补补身子。”说完,赶紧把一个煮鸡蛋塞到我手里,转身就想走。

“别走啊,一起吃点。”王叔叫住她,“你娘在家做好饭了?”

“嗯,娘说让俺先给你们送过来,她在家等俺。”秀兰站在田埂边,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眼睛时不时地偷偷瞟我一眼,每次瞟完,脸就更红一点。

我拿着手里的鸡蛋,热乎乎的,心里也暖暖的。这是我退伍回来,第一次收到姑娘给的鸡蛋,还是个这么腼腆的姑娘。我剥开鸡蛋,咬了一口,很香,比俺娘煮的还好吃。秀兰看到我吃鸡蛋,嘴角偷偷地往上扬了一下,然后又赶紧低下头。

我们三个坐在田埂上吃饭,秀兰站在旁边,看着我们吃,偶尔帮我们递递筷子、擦擦嘴。嫂子边吃边跟秀兰聊天:“秀兰,家里的猪喂了吗?鸡下蛋了没?”秀兰一一回答,声音还是很小,但比刚才放松了点,偶尔会偷偷看我一眼,眼神里带着点好奇,还有点我不知道的东西。

吃完饭,秀兰收拾好碗筷,提着竹篮要走。嫂子笑着说:“秀兰,路上慢点,下午早点来送水,天热,别渴着我们。”秀兰点点头,“嗯”了一声,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她又回头看了我一眼,正好跟我对视,这次她没低下头,反而笑了一下,像田埂上的野菊花,淡淡的,却很可爱。

下午的太阳更毒了,晒得稻田里的水汽都蒸发出来,闷热得像个蒸笼。我和嫂子、王叔继续割稻,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很不舒服。大概下午两点的时候,秀兰又来了,这次她只提了一个水壶,还有一条毛巾。

她走到我身边,把水壶递给我:“建军哥,喝点水,凉的,俺在井里冰过。”我接过水壶,打开盖子,喝了一口,凉丝丝的,一下子就凉快多了。秀兰又把毛巾递给我:“擦……擦擦汗。”这条毛巾是粉色的,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荷花,应该是她自己绣的。

我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毛巾上有一股淡淡的肥皂味,很好闻。秀兰站在我旁边,看着我割稻,眼睛一眨不眨的,不像上午那样偷偷看了,反而看得很大方。我被她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割稻的动作都慢了点。

嫂子看到了,笑着说:“秀兰,你看啥呢?看得这么入迷,是不是觉得你建军哥割稻的样子好看?”

秀兰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说:“俺……俺没看啥,就是看建军哥割稻快。”说完,又赶紧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

王叔也笑了,说:“秀兰,喜欢看就看,建军是个好后生,刚退伍回来,踏实能干,人也老实,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秀兰的脸更红了,像熟透的苹果,她抬起头,偷偷看了我一眼,然后赶紧跑开了,边跑边说:“俺……俺回家了,下午再来看你们。”

看着她跑远的背影,我心里有点甜滋滋的。这个叫秀兰的姑娘,虽然腼腆,但很细心,知道我累,给我煮鸡蛋、送冰水、递毛巾,还偷偷看我,我要是再看不出来她的心意,就太傻了。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那块两亩的稻田终于收完了。我们三个把割下来的稻子捆成捆,挑到晒谷场上去晒。王叔累得直喘气,说:“建军,多亏了你,不然这稻子还得收一天。你真是个好后生,俺家桂英没看错人。”

嫂子笑着说:“爹,你这话可别让建国听见,不然他该吃醋了。”

我们三个都笑了,气氛很轻松。晒完稻子,天已经快黑了。我们往家走,路上,嫂子跟我说:“建军,你觉得俺妹妹秀兰怎么样?人老实,手巧,会做饭,会缝衣服,就是腼腆了点,不过跟你正好互补,你性格开朗,她文静,在一起正好。”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嫂子会这么直接。我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秀兰挺好的,就是……就是我刚回来,手里也没什么钱,怕委屈了她。”

嫂子笑着说:“钱算啥,你们还年轻,以后慢慢挣。秀兰不是那种看重钱的姑娘,她看重的是人。你踏实能干,对人好,这就够了。”

回到王叔家,王婶已经做好了晚饭,有炒鸡蛋、炒豆角,还有一碗红烧肉,是特意给我做的。秀兰坐在我旁边,吃饭的时候,总是偷偷给我夹菜,每次夹完,都低着头,不敢看我。我心里暖暖的,也给她夹了一块红烧肉:“秀兰,你也吃,别光给我夹。”

秀兰的脸一下子红了,拿起筷子,小口小口地吃着红烧肉,嘴角带着笑。王叔王婶看在眼里,都偷偷地笑了。

晚上,我住在王叔家的西厢房,里面有一张旧木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褥子,很干净。秀兰给我送来了一床新缝的被子,上面绣着两只鸳鸯,她说:“这……这是俺给俺自己缝的,还没盖过,你……你先盖着,晚上冷。”

我接过被子,心里很感动:“秀兰,谢谢你,这被子真好看。”

秀兰的脸又红了,小声说:“不客气,你……你早点睡,明天还要收稻。”说完,转身就走了,走的时候,还不小心撞了一下门框,引得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躺在床上,盖着秀兰缝的被子,上面有一股淡淡的肥皂味,还有她身上的那种香味,很好闻。我想起白天她偷偷看我的样子,想起她给我煮的鸡蛋、送的冰水、递的毛巾,还有她红着脸的样子,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咚咚”地跳个不停。我想,这个叫王秀兰的姑娘,我好像真的有点喜欢她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帮王叔家收稻,秀兰每天都会来送早饭、午饭、晚饭,还有水和毛巾。她不像刚开始那样腼腆了,偶尔会跟我聊几句话,问我在部队的事,问我以后的打算。我跟她说,我想在村里找个活干,比如帮人开拖拉机、修农机,等攒点钱,就盖个新房子,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每次我说这些的时候,秀兰都会认真地听,眼睛亮晶晶的,偶尔会问:“建军哥,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媳妇?”

我看着她,笑着说:“想娶个老实、能干、心好的姑娘,像你这样的。”

秀兰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小声说:“俺……俺才不好呢。”但我能看到,她的嘴角偷偷地往上扬了,眼里满是欢喜。

第三章 嫂子的玩笑,捅破窗户纸

第五天的时候,王叔家的稻子终于全部收完了。下午,我们把最后一担稻谷挑回晒谷场,王叔高兴得合不拢嘴:“建军,真是太谢谢你了,没有你,这稻子还不知道要收多久。你放心,工钱俺一分都不会少你的,明天就给你。”

我笑着说:“叔,不用急,都是一家人,谈钱就见外了。”

嫂子走过来,笑着说:“爹,建军,咱们今天收完稻,晚上好好庆祝一下,我去买瓶酒,再杀只鸡,咱们好好喝几杯。”

王叔点点头:“好,就这么办,秀兰,你去鸡圈里抓只大公鸡,晚上让你娘炖了。”

秀兰笑着说:“嗯,知道了。”她走到鸡圈边,抓鸡的时候,不小心被鸡啄了一下手,“哎呀”叫了一声。我赶紧跑过去,抓起她的手,看了看,手指上啄出了一个小红点,有点肿。

“没事吧?疼不疼?”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创可贴,这是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身上总带着急救包。我小心翼翼地给她贴上创可贴,动作很轻,怕弄疼她。

秀兰的脸一下子红了,看着我的眼睛,小声说:“不……不疼,谢谢建军哥。”

嫂子和王叔看到了,都笑了。嫂子说:“秀兰,你看你建军哥多疼你,比你亲哥还疼你。你要是嫁给你建军哥,以后肯定不会受委屈。”

秀兰的脸更红了,赶紧把手抽回来,低着头,抓着鸡就往厨房跑,边跑边说:“俺……俺去杀 chicken 了。”说完,自己也觉得说错了,赶紧改口:“俺去杀鸡了。”引得我们都哈哈大笑。

晚上,王婶炖了一大锅鸡汤,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王叔拿出一瓶白酒,给我和他自己倒了一杯,嫂子和秀兰喝糖水。我们四个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子旁,边吃边聊。月光很好,照在院子里,很亮。

王叔喝了口酒,说:“建军,你是个好后生,俺看得出来,你对秀兰有意思,秀兰也对你有意思。俺和你婶都觉得,你们俩很般配,要是你不嫌弃秀兰腼腆,俺们就同意你们俩处对象。”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王叔会这么直接。我看了看秀兰,她的脸红红的,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糖水,耳朵却竖得高高的,显然在听我们说话。我心里很高兴,赶紧说:“叔,婶,我不嫌弃秀兰,我觉得秀兰很好,老实、能干、心好,我愿意跟秀兰处对象。”

秀兰听到我的话,猛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我,嘴角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王婶笑着说:“好,好,你们俩愿意就好。建军,俺家秀兰虽然腼腆,但人好,会过日子,以后你们要是结婚了,她肯定会好好照顾你,孝顺你爹娘。”

嫂子笑着说:“我就说嘛,秀兰肯定看上建军了,刚开始还偷偷看,现在好了,终于捅破窗户纸了。建军,以后你可得好好对秀兰,不然我第一个不饶你。”

我笑着说:“嫂子,你放心,我肯定会好好对秀兰的,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

那天晚上,我们聊到很晚,王叔跟我说了很多秀兰小时候的事,说她小时候很懂事,五六岁就帮着家里做饭、喂猪,上学的时候成绩也很好,后来因为家里穷,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了,在家帮着干活。秀兰也跟我说了很多她的想法,说她想跟我一起好好过日子,以后生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像我,女孩像她。

我听着她的话,心里暖暖的,觉得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第二天早上,我要回家了。王叔把十块钱塞到我手里,说:“建军,这是你五天的工钱,一共十块,你拿着,别嫌少。”我推辞着不要,王叔却说:“你要是不收,就是不把俺当一家人,以后别再来俺家了。”我没办法,只好收下了。

秀兰给我收拾了一个布包,里面装了她给我缝的一双布鞋,还有几个煮鸡蛋,她说:“建军哥,这双鞋是俺给你缝的,你试试合不合脚。鸡蛋你路上吃,补充体力。”

我接过布包,心里很感动。我穿上布鞋,大小正合适,很舒服。我说:“秀兰,谢谢你,鞋很舒服,我很喜欢。”

秀兰笑着说:“喜欢就好,你……你以后常来俺家玩。”

“嗯,我会的。”我点点头,跟王叔王婶、嫂子告别,转身往家走。走了几步,我回头看了一眼,秀兰还站在门口,看着我,挥着手。我也挥了挥手,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早点娶秀兰回家,让她过上好日子。

第四章 托媒说亲,农村里的婚恋流程

回到家,俺娘看到我手里的布包,还有脚上的布鞋,笑着问:“建军,这是谁给你缝的鞋?是不是桂英娘家的秀兰?”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了点头:“娘,是秀兰缝的,她还……她还跟我处对象了。”

俺娘高兴得合不拢嘴,拉着我的手说:“好,好,秀兰是个好姑娘,老实能干,跟你正好般配。你爹要是知道了,肯定也高兴。”

俺爹坐在椅子上,听了我的话,也笑了:“建军,你有眼光。秀兰这姑娘,我见过一次,上次桂英回娘家,带她来咱们家过,人很老实,手脚也勤快,是个能过日子的姑娘。你们处对象可以,但得按规矩来,托个媒人去说亲,别让人说闲话。”

我点点头,说:“爹,我知道,我想让嫂子当媒人,去秀兰家说亲,你看行不?”

俺爹点点头:“行,桂英是亲戚,去说亲也合适。你跟桂英说一声,让她尽快去,别夜长梦多。”

当天下午,我就去找了嫂子。嫂子听我说要让她当媒人,很高兴:“建军,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我明天就去俺娘家,跟俺爹俺娘还有秀兰说,让他们准备准备,选个好日子,让你上门认亲。”

第二天,嫂子就去了王家洼。下午的时候,嫂子回来了,笑着说:“建军,成了!俺爹俺娘还有秀兰都同意了,说让你下周日上门认亲,带点点心、水果就行,不用太贵重。”

我很高兴,赶紧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两斤点心、两斤苹果、两斤橘子,都是当时比较贵重的礼品。俺娘又给我缝了一个新布包,把礼品装进去,说:“建军,上门认亲要懂礼貌,多跟秀兰的爹娘说话,别紧张。”

“娘,我知道,我不紧张。”我嘴上说不紧张,心里却有点忐忑——这是我第一次上门认亲,怕说错话,给秀兰的爹娘留下不好的印象。

周日早上,我背着布包,往王家洼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都跟我打招呼:“建军,这是去干啥啊?背着这么多东西。”我笑着说:“去桂英娘家认亲。”村民们都笑着说:“好啊,建军要娶媳妇了,恭喜恭喜。”

走到王家洼的时候,秀兰已经在村口等我了。她穿着一件新做的蓝色的确良衬衫,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的,看到我,笑着跑过来:“建军哥,你来了。”

“嗯,来了。”我看着她,笑着说,“你今天真好看。”

秀兰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俺……俺娘给俺做的新衣服。”

我们一起往她家走,路上,秀兰跟我说:“俺娘今天做了很多好吃的,有红烧肉、炖鸡、炒鸡蛋,都是你爱吃的。”

“是吗?那我可得多吃点。”我笑着说。

到了她家,王叔王婶已经在门口等我了。王叔笑着说:“建军来了,快进屋坐。”我把礼品递给王婶,说:“叔,婶,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王婶笑着说:“你这孩子,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太见外了。”

进屋后,王婶给我倒了杯糖水,秀兰坐在我旁边,给我剥橘子。王叔跟我聊起了以后的打算:“建军,你跟秀兰处对象,我们都同意。你们俩年纪也不小了,我看,年底就把婚结了,你看行不?”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王叔这么着急。我想了想,说:“叔,我没意见,就是……就是我刚回来,手里的钱不多,怕委屈了秀兰。”

王叔笑着说:“钱不用愁,我们不要你太多彩礼,意思意思就行。你们俩以后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秀兰也不是那种看重钱的姑娘,她跟我说,只要你对她好,她就满足了。”

秀兰听到王叔的话,红着脸说:“爹,俺就是这么想的。建军哥对俺好,比啥都强。”

我心里很感动,说:“叔,婶,秀兰,谢谢你们。我肯定会好好对秀兰的,以后我会努力挣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中午,王婶做了一大桌子菜,都是我爱吃的。我们五个坐在桌子旁,边吃边聊,气氛很热闹。秀兰给我夹菜,王叔跟我喝酒,王婶跟俺娘(俺娘也被请来了)聊家常,嫂子跟秀兰聊结婚的细节,比如要做多少件新衣服、要请多少客人。

吃完饭,俺娘跟王婶商量结婚的日子,最后定在年底的腊月十八,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准备了。俺娘说:“桂英她婶,结婚的事你们放心,我们会准备好的,不会委屈了秀兰。”

王婶笑着说:“亲家,你放心,我们信得过你们。秀兰能嫁给建军,是她的福气。”

下午,我和俺娘要回家了。秀兰送我们到村口,她拉着我的手,小声说:“建军哥,还有两个多月就能嫁给你了,俺好高兴。”

我握着她的手,说:“秀兰,我也很高兴。你放心,我会好好准备婚礼,让你风风光光地嫁给我。”

秀兰的手很软,很暖。我看着她,心里满是欢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五章 筹备婚礼,农村里的热闹与温情

从王家洼回来后,家里就开始筹备婚礼了。俺娘每天都去村里的集市上买东西,比如布料、棉花、针线,要给我和秀兰做新衣服;俺爹也没闲着,每天都去村里的木匠家,盯着木匠给我们做新家具,比如衣柜、木箱、桌子、椅子,都是当时农村结婚必备的家具。

我也没闲着,每天都去村里的农机站帮忙,给人修拖拉机、修打谷机,一天能挣三块钱,虽然累,但想到能给秀兰一个好的婚礼,就觉得很值。有时候,秀兰会来村里找我,给我送她缝的衣服、做的鞋子,还会帮俺娘做家务,比如喂猪、做饭、洗衣服,俺娘很喜欢她,总跟邻居说:“俺家建军有福气,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

村里的人也都知道我要结婚了,每次见到我,都笑着说:“建军,快结婚了,恭喜啊!到时候可得请我们喝喜酒。”我笑着说:“一定,请大家喝喜酒。”

离结婚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去县城给秀兰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这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礼物,花了我半个多月的工资。我还买了一块的确良布料,是粉色的,秀兰喜欢粉色。回到家,我把手表和布料送给秀兰,秀兰很高兴,戴着手表,舍不得摘下来,说:“建军哥,这手表真好看,俺会一直戴着的。”

秀兰也给我准备了结婚礼物,是一件新做的中山装,黑色的,布料很好,是她攒了很久的钱买的。她说:“建军哥,结婚的时候你穿这件中山装,肯定很好看。”我穿上中山装,正好合身,秀兰看着我,笑着说:“俺就知道合身,俺量了你的尺寸。”

离结婚还有十天的时候,家里开始打扫卫生,把土坯房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还在墙上贴了新的报纸,看起来干净多了。俺娘还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棚子,准备结婚的时候用来摆酒席。村里的人都来帮忙,有的帮着打扫卫生,有的帮着搭棚子,有的帮着准备食材,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结婚前一天,秀兰的娘家送来了嫁妆,有一个大衣柜、一个木箱、两床新被子、还有一些锅碗瓢盆,都是秀兰的嫁妆。村里的人都来看嫁妆,笑着说:“秀兰的嫁妆真多,建军有福气。”我看着这些嫁妆,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娶到了最好的姑娘。

晚上,我和俺爹、俺娘坐在院子里,聊结婚的事。俺娘说:“建军,明天就是你结婚的日子了,你要好好对秀兰,不能欺负她,要孝顺她的爹娘,知道吗?”

我点点头,说:“娘,我知道,我会好好对秀兰的,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

俺爹说:“建军,结婚后就是大人了,要扛起家里的责任,好好干活,好好过日子,让秀兰和你娘都过上好日子。”

“嗯,爹,我会的。”我看着俺爹和俺娘,心里很感激。他们养育我这么大,现在又为我的婚礼操心,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他们。

第六章 腊月十八,热闹的农村喜宴

腊月十八那天,天还没亮,家里就热闹起来了。村里的男人们都来帮忙,有的去接新娘,有的去摆桌子,有的去买食材;村里的女人们也来帮忙,有的做饭,有的帮我穿新衣服,有的给我整理头发。俺娘给我穿上秀兰做的中山装,又给我系上一条红腰带,说:“红腰带能辟邪,保佑你们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穿着中山装,系着红腰带,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像个真正的男人了。

早上八点,接新娘的队伍出发了,有十几个人,都是村里的壮劳力,我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个红布包,里面装着给秀兰的红包。我们提着彩礼,比如猪肉、白酒、点心,往王家洼走。路上,我们还放了鞭炮,引来不少村民围观,大家都笑着说:“接新娘了,恭喜恭喜。”

走到王家洼的时候,秀兰的娘家已经挤满了人。秀兰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头上盖着红盖头,坐在床上,由她的闺蜜陪着。我走进屋里,按照农村的习俗,给秀兰的爹娘磕了三个头,说:“爹,婶,我来接秀兰了。”

王叔笑着说:“好,你把秀兰接走吧,以后要好好对她。”

我走到秀兰身边,掀开她的红盖头。秀兰穿着红色的棉袄,脸上涂着淡淡的胭脂,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我,笑着说:“建军哥,你来了。”

“嗯,我来了,咱们回家。”我伸出手,拉起秀兰的手,她的手很软,很暖。

我们走出屋,秀兰的闺蜜们拦住我们,要我唱首歌、说句情话,不然不让我们走。我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唱了首在部队里学的歌《打靶归来》,虽然唱得不好,但大家都鼓掌叫好。我又对秀兰说:“秀兰,我爱你,以后我会好好对你,让你过上好日子。”秀兰的脸红红的,笑着说:“俺也爱你。”

我们终于走出了王家洼,往家走。路上,我们放着鞭炮,村民们都来围观,笑着说:“新娘真好看,新郎真精神。”秀兰挽着我的胳膊,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十几张桌子,村里的人都来了,坐满了院子。我和秀兰走进院子,大家都鼓掌叫好,有的还往我们身上撒花生、瓜子,说:“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婚礼仪式开始了,由村里的老支书主持。老支书说:“今天是李建军和王秀兰结婚的好日子,咱们祝他们新婚快乐,早生贵子,百年好合!”大家都鼓掌叫好。

然后,我和秀兰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拜高堂的时候,俺爹和俺娘坐在椅子上,笑得合不拢嘴,俺娘还偷偷地擦了擦眼泪。拜完堂,我和秀兰被送进了新房。新房里摆着新家具,墙上贴着“囍”字,床上铺着新被子,都是秀兰缝的,上面绣着鸳鸯。

中午,喜宴开始了。院子里的十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大家吃着红烧肉、炖鸡、炒鸡蛋,喝着白酒、糖水,聊着天,热闹得像过年一样。我和秀兰给大家敬酒,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村里的人都给我们送祝福,有的还给我们塞红包,说:“好好过日子,以后常来家里玩。”

下午,客人都走了,院子里安静下来。我和秀兰坐在新房里,秀兰靠在我的肩膀上,小声说:“建军哥,今天真开心,俺终于嫁给你了。”

我抱着她,说:“秀兰,我也很开心。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会好好对你,好好过日子,让你永远这么开心。”

秀兰点点头,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满是幸福的泪水。我低下头,吻了她的额头,心里满是幸福。

第七章 婚后生活,平淡中的幸福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我每天都去村里的农机站帮忙,修拖拉机、修打谷机,一天能挣三块钱,虽然不多,但足够我们日常开销。秀兰每天都在家做家务,喂猪、做饭、洗衣服,还帮俺娘干农活,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俺娘很喜欢她,总跟邻居说:“俺家秀兰比亲闺女还亲。”

秀兰的手很巧,会做很多好吃的,比如红薯饼、玉米粥、炒青菜,每天都换着花样做,让我吃得很开心。她还会缝衣服,给我缝了很多件新衣服,给俺爹俺娘也缝了,都是她利用晚上的时间做的。俺爹俺娘穿着秀兰缝的衣服,心里暖暖的,说:“秀兰真是个好媳妇。”

春天的时候,村里分了新的土地,我家分了五亩地,比以前多了两亩。我和秀兰每天都去地里干活,我耕地、播种,秀兰浇水、施肥,配合得很默契。村里的人都笑着说:“建军和秀兰真是天生一对,干活都这么默契。”

夏天的时候,秀兰怀孕了。俺娘很高兴,每天都给秀兰做很多好吃的,比如鸡蛋、鸡汤、红烧肉,让她补身体。我也更努力地干活,每天都去农机站帮忙,有时候还会去帮人拉货,多挣点钱,给秀兰买营养品。秀兰看着我这么辛苦,很心疼,说:“建军哥,别太累了,俺没事,不用吃那么多好的。”

我笑着说:“秀兰,你怀着孩子,得多吃点好的,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我不累,为了你和孩子,再累也值得。”

秋天的时候,地里的庄稼成熟了,我和秀兰、俺爹俺娘一起去收庄稼。秀兰怀着孕,不能干重活,就在旁边帮忙递东西、捡麦穗。我看着她挺着肚子,还在帮忙,很心疼,说:“秀兰,你别忙了,坐在旁边歇会儿,这些活我们来干。”

秀兰笑着说:“没事,俺也想帮你们干点活,不然在家里待着也无聊。”

收完庄稼,家里的粮仓满了,俺娘笑着说:“今年的收成真好,都是建军和秀兰的功劳。”

冬天的时候,秀兰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俺娘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孙子,哭着说:“俺有孙子了,俺有孙子了。”我也很高兴,给儿子取名叫李向阳,希望他像太阳一样,永远阳光、快乐。

秀兰坐月子的时候,俺娘每天都给她做鸡汤、鱼汤、鸡蛋,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也每天都在家陪着她,帮她照顾孩子,给孩子换尿布、喂奶,虽然笨手笨脚的,但做得很认真。秀兰看着我,笑着说:“建军哥,你真是个好爹。”

我笑着说:“那当然,我不仅是个好爹,还是个好丈夫。”

向阳慢慢长大,会走路了,会说话了,每天都跟在我和秀兰后面,叫着“爹”“娘”,很可爱。我和秀兰看着向阳,心里满是幸福,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后来,村里办了一个农机合作社,我因为会修农机,被选为合作社的负责人,每个月能挣五十块钱,比以前多了很多。秀兰也在村里办的幼儿园找了份工作,教孩子们唱歌、画画,每个月能挣二十块钱。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盖了新房子,买了电视机、洗衣机,还买了一辆自行车,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向阳上小学的时候,我和秀兰带着他去县城买了新书包、新文具。向阳背着新书包,高兴得合不拢嘴,说:“爹,娘,俺以后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让你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和秀兰笑着说:“好,爹和娘相信你,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现在,向阳已经考上了大学,在外地读书。我和秀兰也老了,头发都白了,但我们的感情还是很好,每天都一起去地里干活,一起去村里的公园散步,一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聊着以前的事。

有时候,我们会想起1987年的那个夏天,我帮嫂子的娘家收稻,秀兰偷偷看我,嫂子笑着说“看上你了,要不娶了”的场景。秀兰会靠在我的肩膀上,笑着说:“建军哥,要是那时候俺没偷看你,你是不是就不会娶俺了?”

我抱着她,笑着说:“不会,就算你没偷看我,我也会娶你。因为,从第一眼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这辈子要找的人。”

秀兰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像当年田埂上的野菊花,淡淡的,却很可爱。我看着她,心里满是幸福,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在那个夏天,帮嫂子的娘家收稻,遇到了秀兰,娶了她,和她一起过了一辈子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来源:高贵海燕XZW8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