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世界狂犬日:别让“致命吻痕”成为永恒遗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7:54 1

摘要:9月28日是“世界狂犬日”,全球每年约5.9万人因狂犬病死亡,我国每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虽呈下降趋势,但“致死率几乎100%”的特性,仍让它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日”,全球每年约5.9万人因狂犬病死亡,我国每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虽呈下降趋势,但“致死率几乎100%”的特性,仍让它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1.传播途径与常见误区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传播,最常见的途径是被携带病毒的狗、猫、蝙蝠等咬伤或抓伤,即使是看似健康的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很多人误以为“家养宠物很干净,被咬了没事”“伤口小不用处理”,这些误区往往酿成悲剧。曾有患者被自家猫咪轻微抓伤后,觉得“没出血就不用管”,一周后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症状,送医时已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最终抢救无效。

2.伤口处理:抵御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

正确处理伤口是抵御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稀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伤口,然后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犬伤门诊,绝不能拖延。很多人认为“打了疫苗就万无一失”,却忽略了疫苗接种需按疗程完成——目前我国常用的“五针法”需在暴露后0、3、7、14、28天各接种1剂,“2-1-1”四针法需在0天接种2剂、7天和21天各接种1剂,随意中断接种会大幅降低保护效果。

展开剩余53%

3.暴露分级与处置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为三个等级:

·I级:接触或喂养动物,动物舔触完整皮肤

·II级:动物舔触破损皮肤,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

·III级:一处或多处穿透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黏膜被唾液污染

对于II级和III级暴露,必须立即进行规范处置。医生会根据伤情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黄金24小时内处置,是避免狂犬病发生的关键窗口期。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延误治疗时机。

4.从宠物管理到高危人群防护

预防狂犬病,不仅要保护自己,更要守护身边人。养宠家庭需定期给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遛狗时拴好牵引绳,避免宠物咬伤他人;家长要教育孩子远离陌生动物,不随意挑逗流浪猫狗;野外工作者或兽医等高危人群,可提前接种狂犬病暴露前疫苗,做好主动防护。

5.规范行动筑起生命屏障

狂犬病虽凶险,但却是完全可预防的疾病。每一次规范的伤口处理、每一针按时接种的疫苗,都是在为生命筑起安全屏障。

今年世界狂犬日,让我们一起传递“知风险、会预防、早处置”的理念,用科学防护,终结狂犬病带来的恐惧与遗憾。

发布:宣传统战科

内容:急诊科护士长 杨芳杰

图片来源:秀米和版权图库

校对:急诊科主任医师 周国强

微制作:冯美珠

审核:赵文喆

唐山市人民医院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