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和草铵膦你用对了吗?二者用错了小心庄稼绝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6 18:41 2

摘要:草甘膦和草铵膦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两种灭生性除草剂,二者虽名字相似,但在化学特性、作用机制有明显区别。小面结合多年植保实践经验总结出二者的一些区别,来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这连个产品,来节能降耗,节约成本。花最少的钱来做最好的效果。

草甘膦和草铵膦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两种灭生性除草剂,二者虽名字相似,但在化学特性、作用机制有明显区别。小面结合多年植保实践经验总结出二者的一些区别,来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这连个产品,来节能降耗,节约成本。花最少的钱来做最好的效果。

以下是具体对比及复配效果分析:

一、核心区别对比

指标 草甘膦 草铵膦

指标草甘膦草铵膦化学结构有机磷类膦酸类作用机制
抑制EPSPS酶,阻断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内吸传导型(通过茎叶吸收传导至根系)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导致氨积累中毒,触杀型(兼具弱内吸性)
杀草谱对多年生深根杂草(如芦苇、狗牙根)效果突出,杀草彻底但较慢 对一年生杂草(如稗草、马唐)和部分抗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速效性强作用速度7-10天见效,杂草逐渐枯黄死亡3-5天见效,叶片快速失绿枯萎土壤残留易被土壤吸附固定,残留期较长(约1-3个月),长期单用易引发抗性快速降解,残留期短(约1-2周),对后茬作物安全
安全性对根系伤害大,需避免漂移至作物根系;抗性杂草(如抗性马唐)日益增多漂移风险较低,适合敏感作物行间除草(如果树、蔬菜)适用场景 荒地、免耕农田、多年生作物(如橡胶树)除草 浅根作物、直播田播前除草、抗性杂草应急防治

二、复配效果分析

1. 复配的优势

扩大杀草谱,互补短板

草甘膦擅长杀多年生杂草根系,草铵膦擅长快速触杀一年生杂草和抗性草,复配后可同时应对混合草相(如一年生+多年生杂草混生),尤其对抗草甘膦杂草(如抗性牛筋草、小飞蓬)效果显著提升。

速效性与持效性结合

草铵膦3-5天快速“打枯”地上部分,草甘膦缓慢传导杀根,复配后可实现“速杀+死根”双重效果,减少杂草再生风险。

延缓抗性发展

两者作用机制不同(草甘膦抑制酶A,草铵膦抑制酶B),复配可降低杂草单一靶标抗性风险,适合长期使用除草剂的农田。

2. 复配的注意事项

适用时期

杂草3-5叶期效果最佳,草龄过大时需适当增加用量。草甘膦依赖杂草旺盛生长时吸收,若杂草老化或干旱,需先补水再施药。

配比与剂型

市面上常见复配比例为 30%草甘膦+10%草铵膦,每亩用量约200-300毫升(兑水30-45公斤)。需选择正规厂家产品,避免劣质复配导致药效不稳定。

草铵膦触杀性强,可添加有机硅助剂(0.1%浓度)增强药液在叶片表面的附着和吸收,尤其在干旱或杂草蜡质层厚时效果更明显。

规避风险

避免在浅根作物(如西瓜、辣椒)或敏感期作物(如玉米幼苗)附近高浓度使用,防止草甘膦漂移或内吸伤害。

复配后药液需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影响稳定性。

三、如何选择?

单用草甘膦:适合非耕地、多年生杂草为主的地块,追求彻底杀根(如开荒除草),但需提前关注天气(施药后6小时内下雨需补喷)。

单用草铵膦:适合敏感作物行间除草(如果园、蔬菜大棚)、抗性杂草应急防治(如牛筋草爆发时),或需快速腾地的场景(如播前除草)。

复配使用:适合草相复杂、抗性杂草多的农田,或希望“一次施药、兼顾速效与持效”的用户。例如:果园春草(一年生草+宿根草混生)、荒地改造前除草等。

四、总结

草甘膦与草铵膦复配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除草方案,尤其适用于抗性杂草治理和复杂草相场景。但需根据具体作物类型、杂草种类和生长阶段灵活调整,建议先小范围试用再大面积推广。同时,长期使用需搭配轮作、机械除草等措施,进一步延缓抗性产生。

来源:科学种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