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露暖秋色,金叶满堂香。在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的乡间小路上,晨露还凝在草叶上,农用拖拉机的“突突”声划破宁静,邓辛庄村烟农邱小兴载着满车烤好的烟叶往收购站赶,车斗里的“金叶子”裹着浓香,随秋风漫过田埂,与收购站院里渐起的人声、分拣的“哗啦”声交织,好一幅浸着烟火
白露暖秋色,金叶满堂香。在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的乡间小路上,晨露还凝在草叶上,农用拖拉机的“突突”声划破宁静,邓辛庄村烟农邱小兴载着满车烤好的烟叶往收购站赶,车斗里的“金叶子”裹着浓香,随秋风漫过田埂,与收购站院里渐起的人声、分拣的“哗啦”声交织,好一幅浸着烟火气、满是获得感的“秋日丰收图”。
邓辛庄村烟农邱小兴按照预约到黄庙烟叶收购点交售烟叶。刘新奎摄
烟田里的“滴灌情”:技术撑,收成稳
在这片忙碌的身影里,烟农徐晓东的笑容格外真切。他指尖轻轻摩挲一片“黄金叶”,笑着把烟叶凑到跟前:“你闻这味儿,正得很!要是今年夏天的持续高温干旱扛不过来,哪有这么好的成色?”
“是啊,多亏在烟草公司的宣传带动下,咱今年未雨绸缪早防范,用上了滴灌等节水技术,要不然前期天这么旱可得减产。”谈起滴灌技术,徐晓东赞不绝口。
烟农们的安心,离不开许昌市烟草公司建安分公司早早布下的防旱“保障网”,该公司摸索建立“膜下小苗移栽+水肥一体化+高培土”的保护性健康节水体系,充分利用滴灌技术节水节肥的优点,结合地膜覆盖和高培土的增温保湿作用,有效缓解烟田旱情,让烟农种烟更有底气。
烟站墙上的“明白账”:一口清,安心卖
走进黄庙烟叶收购站,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收购线,而是门口那面满满当当的政策告知“明白墙”:左边是烟站工作人员照片、姓名与职责,烟农须知,烟叶收购流程图,轮流交售表,收购流程标注得清清楚楚;右边贴着收购政策告知书、2025年各等级收购价格表、服务承诺、收购纪律,“不收人情烟、不搞关系烟”的字样格外醒目;下方监督举报电话旁,挂着个意见箱,箱口擦得锃亮。
据悉,这是该公司坚持“阳光收购”的一个直观缩影。收购前,该公司召开警示教育会,通报典型案例,对各烟站关键岗位人员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引导坚守廉洁底线,坚决杜绝损害烟农利益行为;烟站内安装监控视频实现全过程监管,让收购的每个环节都“晒”在阳光下,经得起群众及社会监督。
“以前怕秤不准、级评偏,现在墙上写得清,政策落实准,心里踏实多了!”正等候交烟的耿广杰攥着预检单,不时凑到墙前看两眼。
从明白墙公示到全程监管,从入户技术指导到收购标准统一,阳光收购是看得见的公示,更是摸得着的保障,这些举措不仅守住了廉洁收购的底线,更让烟农卖烟时“心里亮堂、手里踏实”。
休息区的“热茶香”:茶没凉,钱到账
收购站的角落,一间不大的休息室飘着茶香。里面电视正播放新闻,桌上热水壶一直温着,一沓报纸放的整整齐齐,医药箱创可贴、藿香正气水一应俱全,连充气泵都放在门口的架子上;除此之外还在收购站门口设便民服务处,方便烟农随时咨询监督。
“现在卖烟真是省劲啊,提前约好时间,烟叶拉来就不用操心了,坐休息区喝茶等着,不一会烟卖完钱就打卡上了,俺们轻松多了。”烟农王小民喝着茶开心地说。
这份“轻松”背后,藏着该公司提前精准施策,派技术员入户预检,全覆盖式推广预检前置模式,提高收购质效;根据烟农的距离远近,约时定点、轮流交售,避免烟农扎堆排队;结算环节升级为“现场定级、即时打款”,烟农不用跑第二趟。
滴灌技术缓解“靠天吃饭”的愁,阳光收购安了“公平交易”的心,一杯热茶暖了“卖烟奔波”的累,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服务举措,让“卖烟”这件事,从“奔波受累”变“舒心省心”。而这抹秋日金黄,不只是烟农口袋里的“放心钱”,更是乡村振兴画卷中最温暖扎实的底色,正推动着“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图景徐徐展开……(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市公司 作者:边亚梦 刘新奎)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