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央视CCTV-13新闻频道,在其播出的《军情时间到》栏目中,突然又打出了一张明牌,公开展示了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斗机歼-35隐形性能的参数指标。
9月27日,央视CCTV-13新闻频道,在其播出的《军情时间到》栏目中,突然又打出了一张明牌,公开展示了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斗机歼-35隐形性能的参数指标。
这不仅让中国广大军迷极为振奋,官媒和军方对于歼-35隐形战斗机,已经不再藏着掖着了,关于它的隐形性能,雷达反射截面积之小,几乎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歼-35战斗机的隐形性能就是全世界第一。
在《军情时间到》栏目中,涉及歼-35的隐形性能时,表示作为隐身战斗机,歼-35系列的低可探测性,来自于它特殊的机体外形,和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
在电磁的世界里,这只钢铁巨鹰的反射截面积,甚至比人的手掌还要小。这就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人的手掌面积通常在0.012平方米至0.020平方米之间。
这就意味着歼-35隐形战斗机,它在雷达显示屏上所体现出来的面积,恐怕要小于0.012-0.020㎡,对方的雷达操作员,可能会将歼-35作为杂波,一不小心就过滤掉了。
央视在在介绍歼-35隐形性能的节目中,称“共同巨鹰”的雷达发射截面积,要比人的手掌还要小,只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具象化的概念,让人有个大概的概念而已。
以中国人做事公开相关参数的套路,其他这个说法可能并不代表歼-35战斗机真实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换言之,歼-35的隐形性能,已经被中国航空科研人员做到了极致。
同样是第五代海基版隐形战斗机,歼-35在研发过程中,对标的其实就是F-35C联合攻击/战斗机,用来弥补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暂时缺乏隐形舰载战斗机的短板,借此提升我航母编队在中远海的制空作战能力。
有中国网友将歼-35和F-35C,这两种不同的舰载机设置在一起。从人为同框的图片中,即便无军事常识的读者,通过两者整体的光洁和丝滑程度,尤其是机腹的强烈对比,都能够判断具备后发优势的“蓝鲨”的隐形性能,实现了对“闪电Ⅱ”的彻底超越和碾压。
被中国军迷戏称的“肥电”,那胖嘟嘟的臃肿体型,尤其是凹凸不平的机体腹部,都敢睁着眼睛瞎吹说F-35的反射截面积只有0.01㎡。
此前,央视在介绍歼-35隐形战斗机时,就提出了歼-35的雷达、红外、光学、声学隐身等综合性能世界第一的观点,看过这期节目的军迷可能会注意到央视新闻的这一说法。
歼-35,这款舰载版隐形战斗机,以及在此基础上才有的歼-35A陆基战斗机,它们的外观设计和应用了超材料隐身薄膜材料和涂层等因素,决定了它们的隐身性能比F-35A/B/C联合攻击/战斗机更为出色。
相信也不亚于甚至大概率也超越了全球首款入列的隐形战斗机F-22“猛禽”以及中国大规模装备的第一款隐形战斗机歼-20“威龙”,世界第一隐身五代战斗机的“桂冠”就非歼-35莫属了。
总之,歼-35隐形战斗机所独有的机体外形+隐身材料的双重优势叠加,央视新闻曾经公开宣称“隐身性能世界第一”,恐怕不是空穴来风,有着飞行过程中实际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关键数据的获取,才会很自信地有这样的说法。
不过实话实说,中国网友包括像国平视野这般自媒体作者,对于歼-35隐形战斗机的关注,只是暂时借助它在“福建”舰上实现了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回收以后的短暂的“东风”,很快歼-35就将成为“过气网红”。
毕竟中国在战斗机的研制和装备领域,迈开的脚步实在是太大了,成飞、沈飞和西飞公司,中航集团下辖的三个大厂,都搞出了各自的第六代战机。
让关注中国航空装备的军迷和自媒体作者都极为振奋,身为中国军迷自媒体作者也真是太幸福了,时常有饭后茶余关于解放军新型武器装备聊不完的话题和写不完的题材。九三大阅兵中涉及导弹类的武器装备,本文作者国平视野都未写完呢!
现在,中航集团下辖的这三个大厂研制的三款不同型号的第六代战机,都在你追我赶地加速工程原型机的飞行测试节奏。恐怕用不了不久,总有一款无垂尾的六代战机,会率先正式装备中国空军亦或者是中国海军航空兵,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国平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