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音乐的世界里,关于歌曲词曲与演唱哪个更为重要的争论从未停歇。苏柳作词、刀郎作曲、云朵演唱的《我的楼兰》引发此议,而诸多经典歌曲的创作与演绎历程,为我们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音乐的世界里,关于歌曲词曲与演唱哪个更为重要的争论从未停歇。苏柳作词、刀郎作曲、云朵演唱的《我的楼兰》引发此议,而诸多经典歌曲的创作与演绎历程,为我们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丰富素材。
《祝酒歌》诞生于特定的时代氛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渴望用欢快的旋律与积极的歌词来抒发内心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韩伟的歌词率先出炉,以其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勾勒出欢聚畅饮、共庆美好的场景,精准地契合了当时大众的情感需求。众多作曲家纷纷为其谱曲,施光南最终脱颖而出。他的曲调与歌词完美融合,旋律既富有民族特色又朗朗上口,将歌词中的热情推向高潮。这表明,优秀的歌词为音乐奠定了情感与内容的基石,而契合的作曲则赋予歌词以灵动的旋律,让文字真正“活”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这首传唱不衰的经典。
《长江之歌》的创作过程同样耐人寻味。王世光先完成作曲,随后面向全国征集歌词。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创作者,上千首歌词汇聚而来,最终胡宏伟的作品胜出。作曲为歌词设定了音乐的框架与情感基调,而歌词则在这个框架内填充了丰富的内涵。胡宏伟的歌词以宏大的视角、激昂的文字,展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与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与王世光的曲调相得益彰。这说明,作曲与歌词创作并非简单的先后顺序,而是一种相互激发、共同塑造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起歌曲的完整艺术形象。
再看《懂你》,黄小茂的词与薛瑞光的曲构成了歌曲的骨架,然而最初某知名歌手的演绎却未能激起太大波澜。直到满文军重新诠释,才让这首歌一鸣惊人。满文军以其深情且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将歌曲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完美释放,让听众深刻感受到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恩。这凸显了演唱在歌曲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即使词曲优秀,若没有合适的演唱者以恰当的方式呈现,也难以触达听众的心灵。
由此可见,作词、作曲与演唱在歌曲创作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词曲为演唱提供了内容与形式的基础,而演唱则赋予词曲以生命与情感的温度。在《我的楼兰》中,苏柳的词、刀郎的曲与云朵的演唱皆是顶流,共同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共同铸就了歌曲的辉煌,任何一方都难以被单独替代或忽视。
而有人对《我的楼兰》重新填词,在网络上随便传播,侵犯的不是苏柳的词作的著作权,侵犯的也不是云朵的演唱版权,如果未经刀郎许可,侵犯的则是刀郎的音乐著作权。
来源:风闻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