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九月,我有幸来到周口这片充满教育情怀的土地上,参加河南省“国培计划(2025)”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省级骨干教师研修初中体育(足球)”课程的培训。
在这个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九月,我有幸来到周口这片充满教育情怀的土地上,参加河南省“国培计划(2025)”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省级骨干教师研修初中体育(足球)”课程的培训。
在这十余天的学习中,离不开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精心组织,离不开朱院长、郝院长的统筹引领安排,更离不开吕云龙班主任老师、司马盼迪助教、倪文卓老师的无微不至辛勤的付出,还有各位体育一线教师对体育教育的执着坚守,这一切都让本次国培足球研修班成为我个人生涯中一段熠熠生辉的难忘之旅。
祝兴军老师《基于专项运动技能性质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与反思》课程,为我打开了大单元教学的全新视野。以往教学中,我对教材的处理常局限于单课时的碎片化设计,而大单元教学理念让我明白,要将足球技能如串珠般串联成体系,让学生在连贯的学习中实现技能上的螺旋上升。
王玮老师所讲的《如何进行体育课的模拟上课与说课》,则从教学展示的专业维度,锤炼了我的教学表达与设计逻辑能力,让我在“上好一堂课”的追求中,能更清晰地把握了说课与模拟上课的技巧,为自己的体育专业成长筑牢了根基。
徐虹艳老师对体育公开课价值延伸的分享,让我懂得课堂之外的育人意义;
李冬老师对新时代体育教师进阶路径的剖析,为我的职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赵超君老师对新课标与大单元教学的深度融合解读、朱煦老师对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设计的阐释、王恒老师对体育育人价值的聚焦……这些专题课例如同一束束强光,照亮了我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迷茫,让我深刻意识到,体育教学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在奔跑与跳跃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汗水与欢笑中育人价值的彰显,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大单元思维、核心素养导向思维,才能让每一节体育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若说专题课程是“理论明灯”,那实践课程便是“行动基石”。苑杰老师的《足球基本技术教学——个人带球突破》,将复杂的突破动作拆解成“脚步节奏+身体护球”的简单模块,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带球突破的方法;
陈默老师的《足球绕障碍运球射门》,从路线设计到分层指导,细节里满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董守滨老师的《校园足球教学与训练方法》,则结合真实案例分享了如何平衡课堂教学与组队训练,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诸多困惑。在周口师范学院的绿茵场上,我不仅重拾了作为“球员”的热情,更掌握了作为“教练”的实用教法。从带球突破的动作分解到绕障碍运球的路线设计,从校园足球的训练策略到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足球教学的实操性有了更扎实的把握。我深知只有自己对技术动作、训练方法了然于胸,才能在课堂上精准指导学生,让足球技能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杨玉霞老师的八段锦实践课,为我打开了体育教学的另一扇窗。从她的指尖舒展间,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武术的柔和与力量,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份“文化韵味”融入到自己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丰富体育课堂的形式与内涵,让体育教学既有活力又有深度。
李荣光老师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更是意义非凡,更让我收获了“守护学生”的关键本领——心肺复苏的每一个步骤、急救处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体育教师必须扛起的责任,这堂实践课如同为我的体育课堂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实的防护锁。
我也平生中第一次玩了4s丛林枪战真人秀,结果作为游戏小白的我不到5分钟就光荣“牺牲”了!真的好“尴尬”!
周口百年名校文昌小学的副校长窦金乾首先就他们学校在教科研方面成功的做法对大家作了阐释;然后学校体育社团主任刘艳花老师组织的小学体育足球观摩课、社团展演,让我从不同学段的足球教学中汲取灵感;朱红香院长的初中足球教学设计分享及课例分析、郝明院长的初中足球教学方法策略及案例分析,让我在同课异构、方法研讨中不断打磨教学思路;最后的学员说课、无生上课比赛,更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检验,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我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与各地学友的切磋中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站在国培结业的路口,千言万语的感谢,最终都凝作心底难以言说的不舍。十天的时光,每一份陪伴与付出都温暖动人:在此我仅代表足球班的学员衷心地感谢周口师范学院朱红香院长、郝明院长、吕云龙老师、司马盼迪助教、倪文卓老师!是你们全程的组织和事无巨细的陪伴,让我们在这次培训中有宾至如家的温情;感谢各位授课专家、名师们的倾囊相授,你们用专业的观点拆解我们体育教育中的难点、点亮我们的教学创新思路,让我们在知识碰撞中成长;更感谢各位学友们并肩同行,课上探讨教学方案、课下分享育人故事,这份同频共振的情谊是我最珍贵的收获。
这些美好的画面会在我的脑海中经常回放,才真正懂了“前世的一千次回眸,才换来今生十天相聚”的深刻含义,也正因这份珍视,我想为我的家乡南阳捎来一份诚挚邀约——南阳是历史上“三顾茅庐”的诚意之城,藏着三国文化的厚重;而我的故乡南阳,更是书香浸润的沃土,这里是“四圣”(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我的家乡邓州市更是拥现出了现代著名作家二月河,他的“帝王系列”长篇小说让看的人们如痴如醉,不能自己……
邓州更有闻名于世的宋塔,“邓县有座塔,离天一丈八”其出土的金棺银椁舍利子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馆。
邓州更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花洲书院,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在此修建花洲书院,设立春风阁学堂,为邓县培养无数学生;范仲淹更是在此地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那句“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名句所饱含忧国思想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甚至是大家早餐用糊辣汤传说就是邓州的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据说东汉末年民不聊生,遍地饥荒,瘟疫横行。在朝为官的张仲景回到家乡后,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大量的食材,制做了这道糊辣汤,喝起来又辣又香,吃过后浑身大汗淋漓,把身上的湿气彻底排出体外,使许多人转危为安!
从开班时的满怀期待,到结业时的满载而归,这次国培不仅是我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更使我教育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作为一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着让农村孩子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使命。 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会把这次国培的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在足球课堂上践行大单元理念,让技能教学更有体系;在教学设计中凸显核心素养导向,让每节课都有育人温度;把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课堂,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更会把应急救援技能记在心间,用专业守护学生安全。
结业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体育教育之路新的起点。我满心期盼着未来某天,能与各位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学友再次相逢,或许是在某次教学研讨会上,或许是在某个校园的运动场上,我们继续带着这份培训的收获与热忱,在体育教育的赛道上并肩奔跑,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更多力量。
我始终相信,这次国培播下的“种子”,终将会在农村体育教育的沃土上开花结果。未来,我们会以更扎实的专业能力、更饱满的教育热情,做一名让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学校满意的新时代体育教师,在足球绿茵场与农村体育教育的赛道上,继续追逐育人初心,让绿茵梦想与体育教育情怀一同绽放芳华。
最后在此谢谢大家!欢迎大家有机会来邓州游玩!
来源:球赛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