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李,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下班路上,刚做完单位体检的孙大姐拉着小李吐槽。“唉,结果还没出来,就是有点担心,这几年家里老人都被查出毛病。”孙大姐突然神秘地说:“你听说过吗?最近单位查出三个癌症,都是A型血!”一句话让本就是A型血的小李心头一紧,“难道血型还能
“小李,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下班路上,刚做完单位体检的孙大姐拉着小李吐槽。“唉,结果还没出来,就是有点担心,这几年家里老人都被查出毛病。”孙大姐突然神秘地说:“你听说过吗?最近单位查出三个癌症,都是A型血!”一句话让本就是A型血的小李心头一紧,“难道血型还能决定癌症风险?”身边的讨论渐渐多了起来,有的说O型血最安全,有的却摇头不信——“血型是爹妈给的,难道还真能决定命运?”真相到底如何?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究竟哪种更容易中招?也许,下面的研究数据会让你大吃一惊,更让我想弄明白血型,真的能预测癌症吗?
在你还津津乐道于星座性格的时候,医学界对血型与癌症的关系,持续研究了60年,纳入全球30个国家、逾10万人病例数据,统计分析涉及30种不同类型癌症!这些真实的大样本数据背后,隐含着哪些风险密码?尤其是,A型血真的如传言中危机四伏吗?O型、B型、AB型又能否幸免?答案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尤其是第3个推论,千万别忽视。血型真的决定患癌风险吗?科学研究怎么说
围绕“血型决定癌症风险”的讨论,其实相当早就进入科学视野。2014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不同血型的人,患某些肿瘤的风险确实存在明显差异。更早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联合隆德大学分析了510万人、1200余种疾病的大规模数据,最终得出的结论令人警醒:特定血型与至少49种疾病存在相关性!
在全球超10万人、长达60年跟踪的权威研究中,A型血的整体患癌风险是非A型血的1.12倍——约高出12%。具体癌种分布中, A型血人群胃癌风险增加18%,胰腺癌上升23%,乳腺癌高出12%,卵巢癌提升16%,鼻咽癌增加17%。 AB型血男性患癌整体风险也较高,在国内人群中,AB型血肝癌、食管癌风险尤其突出。O型血则公认最“抗癌”,相关癌症整体风险比其他血型低16%,其中胃癌低16%、胰腺癌低25%、乳腺癌低10%…… - B型血整体患癌概率比A与AB型低,像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发病率都不高。
看到这里,也许A型、AB型读者心头一紧,O型、B型则松了口气,但等等——这些差异,真是上天“注定”的吗?为什么血型会影响癌症发病?医学界目前尚无定论,但普遍有三大猜想:
一是ABO糖基转移酶酶活性差异,影响细胞间信号、免疫应答及血管生成; 二是不同血型抗原造成的慢性炎症反应不同,炎症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三是肿瘤抗原与血型抗原结构相似,有些肿瘤能“伪装”,逃避免疫打击。
但必须强调,血型只是癌症风险的一个影响因子,真正的患癌概率还受到遗传、环境、饮食、作息等综合作用。血型无法决定一切,更不是绝对命运。
A型、B型、O型、AB型——哪种血型患癌风险最高?最新数据告诉你
如果详细来看四种血型的癌症风险差异,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现实细节:
A型血:整体患癌风险较高。不只是胃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概率较其他血型明显增高。换句话说,每100位A型血人群,约有12人比同龄O型血人更易患癌(基于12%的风险增幅)。不少单位体检或社区排查,也常出现A型血癌症患者比例偏高的现象。
B型血:综合风险不算高。多项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淋巴瘤、白血病等,B型血人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部分统计显示,B型血也并不等于完全无风险,还是应关注个体生活习惯。
AB型血:男性患癌风险突出、肝癌食管癌尤其需警惕。研究显示,在国内人群AB型血与肝癌及食管癌的发病有关联,对于AB型的男性来说,这一步尤其不容小觑。
O型血:综合“抗癌”能力最强。O型血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全球多项流行病学研究都显示,O型血人群患癌风险比其他血型平均低16%。比如,O型血女性患乳腺癌机率比A型低10%、患结直肠癌概率低11%。
当然,风险高不等于“必得”,风险低也不是“铁底板”——医学上任何群体特征都只是平均概率,具体到个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血型只是在游戏规则的一角,影响癌症发生更核心的,还是基因、岁月和生活方式。
预防癌症,血型决定不了命运,健康习惯才是关键
不少A型血的朋友看完这些数据,难免“压力山大”。但实际上,无论血型如何,健康生活才是压倒一切的主因。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癌症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结合血型相关研究,给大家三条通用可执行建议:
保持健康饮食: 多项文献表明,高纤维、低脂、丰富蔬果、有节制的饮食,能显著降低消化道肿瘤及多种癌症风险。要警惕腌制、熏烤、油炸等高危食品,特别是A型、AB型血的群体,更要注意饮食均衡。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吸烟与多种癌症直接相关,特别是血型风险本就较高的人群,更要远离烟草和大量饮酒。晚上11点前尽量入睡,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也是癌症高风险的诱因。
积极体检,早发现早处置: 建议45岁以后(部分高危人群40岁即可)每年至少一次专项体检,胃肠镜、乳腺、肝脏、肺部等视自身情况酌情检查。尤其血型风险偏高的A型、AB型血人群,更应重视定期筛查和早期预警。
总之,无论你是哪种血型,健康命运其实多数掌握在自己手中。血型只是概率,生活才是答案——每天自律一点点,风险就能远离一点点。从今天开始,不妨就行动起来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健康饮食指南》 3.《肿瘤基础与临床学》 4.《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防控报告》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 6.《中华肿瘤杂志》2023年第45期 7.《健康时报》,2020.12.8.《看血型就能预测癌症?真不是玩笑,这两种血型患癌风险就是高》
来源:月浩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