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及实践,推进我校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工作,我校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与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合作开设的《国际胜任力培养》(Global Competence Develop
为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及实践,推进我校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工作,我校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与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合作开设的《国际胜任力培养》(Glob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课程项目。项目报名工作现已启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项目介绍
1. 背景
我校于2021年入选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专委会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国际胜任力培养》(Glob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课程项目由专委会与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联合开发,邀请资深国际组织官员及国内外领域界专家学者授课,通过国际组织实务、国际多边谈判、区域国别学、跨文化沟通、演讲及辩论等核心课程讲授,配合经典案例模拟分析、专题工作坊等实务能力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及国际胜任力核心素养。
2. 课程名称
《国际胜任力培养》(Glob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3. 面向群体
在读研究生,专业不限。
4.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国际胜任力培养 Glob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性质:跨学科选修课
学分:2
课时:32
开课日期:2025年10月12日
结课日期:2026年1月17日
5. 授课形式
课程以线上模式开展,包括录播课及直播课。
授课形式方面,课程主讲教授将通过录播课授课,同时设置思考问题、分析报告等作业,并定时通知进行直播课授课,就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及补充阐明,就思考问题、实践项目作业进行互动交流,以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6. 授课内容及师资
课程将从加强积极的国际交流态度的培养、全球视野拓展、提升国际组织相关认知及可迁移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学生国际胜任力的“深层认知”与“核心能力”,特别聚焦中国学生在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中的能力薄弱领域,设置系列讲座课程,针对性的提升学生能力,为培养后备人才打好基础。
课程师资包括国家留学基金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宁,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别)何昌垂,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副司长王之佳,前世界卫生组织伙伴关系与联合国改革协调员、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宋允孚,伦敦大学学院管理学院教授Richard Pettinger,剑桥大学社会学社会理论教授Patrick Baert,哈佛大学写作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James Herron等近20位专家学者。
注:课程详细介绍及考核方式等详见附件。
二、选课时间和选课方式
1. 选课时间
即日起至10月9日。
2. 选课方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