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枣猕猴桃降价一半!消费者乐了,果农却愁得蹲地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2:26 1

摘要:前几天家族群里炸开了锅,我妈连着发三条链接:“丹东软枣猕猴桃39块两斤还包邮!” 我盯着屏幕手里的果子却咽不下——去年这时候,我在果园里挑的“树上熟”,一斤要98块,糖度计一插飙到21,甜得能粘住牙。才一年功夫,价格跌得比我家老枣树的产量还快,可隔壁村老王昨天

前几天家族群里炸开了锅,我妈连着发三条链接:“丹东软枣猕猴桃39块两斤还包邮!” 我盯着屏幕手里的果子却咽不下——去年这时候,我在果园里挑的“树上熟”,一斤要98块,糖度计一插飙到21,甜得能粘住牙。才一年功夫,价格跌得比我家老枣树的产量还快,可隔壁村老王昨天蹲在地头抽烟,说今年扩种到5万亩,产量涨了40%,他却连雇人摘果的钱都快凑不齐了。

我种了十年果树,从一开始跟着老技术员学剪枝,到后来自己琢磨怎么保果,也算摸透了水果行当的门道。这次软枣猕猴桃的事,我特意跑了趟东港,那边有片2000亩的有机基地,门口挂着欧盟GAP认证的牌子,听说出口价是国内的三倍。可基地里的老周跟我说,能进这条出口线的果子连一成不到,剩下的全堆在电商仓库里“内卷”——你卖39两斤,我就卖35,最后大家都没利润。

再说说这些电商平台,盒马说把糖度锁在18-22,京东喊着48小时冷链到家,损耗从15%降到6%,听着都像为消费者和农户着想。可我问了村里种了5亩软枣猕猴桃的小李,他说去年地头收购价还12块一斤,今年平台一压价,直接跌到6块,“这点钱,除了肥料和人工,连给果树打药的钱都不够”。我算了笔账,平台卖39两斤,里面快递4块、包装3块、推广扣点5块,剩下27块,再经过中间商、代办、冷库层层剥剥,最后到农户手里的,也就3块钱。

更让我看不懂的是“科研圈的热闹”。今年8月农科院发了篇论文,说软枣猕猴桃里的Actinidin酶是普通猕猴桃的1.8倍,能助消化。结果直播间里直接喊成“减肥神器”,销量一下子翻了两倍。可咱种果子的都知道,一天得吃两斤才能凑够酶量,先不说能不能坚持,光那糖分就先超标了。还有大连那边搞的-40℃速冻技术,说能保留92%的维C,全年都能卖,可冷库租金涨了三成,这笔成本最后还不是摊到农户头上?

村里还有更糟心的事。有人为了迎合平台“大果径”的要求,偷偷打膨大剂,把果子从直径2厘米催到3厘米,看着像乒乓球一样漂亮,可咬一口淡得像白开水,收购商照样收。我自己种的自然果,虽然小,但皮一撸就能吃,花青素是果肉的三倍,却因为“个头不够”,只能低价卖给小商贩。再说政策补贴,每亩1200块看着不少,可卡得死,必须种龙成二号、桓优一号这两个品种,糖酸比得是25:1和18:1。我跟村里老技术员聊过,这两个品种咱种了五六年,市场早就有点腻了,可换品种?没门,补贴拿不到,平台也不要。

丹东海关开通了绿色通道,6小时就能通关,看着是出口的好机会。可咱小农户哪有那实力?出口配额都攥在几家大合作社手里,咱凑不齐一集装箱的货,连海关门都进不去。还有软枣猕猴桃耐储运的优点,现在也成了麻烦——商家为了让果子快点熟,直接跟苹果装一起,运到消费者手里刚好软,可路上稍微磕着碰着,退货全算农户的,一单退货,一半利润就没了。

说到底,这软枣猕猴桃还是那颗好果子,小身材里有大滋味,可现在的游戏规则把它变成了资本手里的筹码。扩种越快,价格越跌,消费者看似薅到了便宜,可农户被薅得快撑不住了。照这么下去,明年真可能有人砍树,到时候“软枣自由”没了,大家再想吃这口酸甜,可就难了。

我种了十年果树,始终觉得果子得靠品质说话,也得让种果子的人有钱赚。现在想解决这事,一方面得让平台少压点价,给农户留点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咱农户也得抱团,要么一起搞有机种植,要么联合起来做自己的品牌,别再单打独斗。

你们觉得,要是咱农户自己建个合作社,统一把控品质、谈收购价,能不能扭转现在的局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来源:郑在暴富《拒绝私聊》

相关推荐